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一季度俄罗斯市场占比超5成,东欧和中亚都买什么中国车?


过去几年的中国车市,经历了史上罕见(甚至是世上未见)的剧烈转变,新能源车、自主品牌各层面捷报频传,中国市场格局被彻底重塑的同时,也强烈冲击了全球汽车产业的现状。


最大的转变节点,发生在2023年,国内市场中国品牌的份额首次突破50%,正式和主导市场数十年的海外品牌分庭抗礼,同时中国的汽车出口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几乎是一夜之间,人们对外国的看法,从之前一个个政治生态各异的国家,转变成了可以开拓业务、赚取利润的市场,而对于汽车媒体从业者,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销量表现,也成了经查要做的基本功课。



不过当我查阅海外市场数据时,发现并不如国内那么简单,部分车企经常会发布自己的出口数据,但大多语焉不详,很少提及具体卖到哪、或者卖了哪些车型。而部分第三方机构统计的数据,又和车企的数据有很大差异。


例如,宣称“蝉联中国车企出口第一”的奇瑞,其公布的2023年出口总量高达93.71万辆,而第三方统计机构针对海外主要市场的统计,奇瑞集团2023年出口量只有35.8万辆,即便其中漏掉了一些难以得到数据的国家/地区,两个数据的巨大差距还是让人难以理解。


既然如此,我们就暂且把没有详细统计数据的市场(基本是经济极度不发达国家)抛开,以外网上各国(地区)的零售量作参考,好好盘一盘今年一季度,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具体表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单纯按照地理分布去看,很多同属一个区块的国家/市场环境、政治生态差异很大,所以我就不打算严格按照区域划分,而是按照我的理解,尽量将相似或相关的市场放在一篇文章里。


今天系列的第一篇,就从近两年中国品牌增长最快、份额最高的国家——俄罗斯,以及和其生态相似且关联紧密的东欧/中亚地区开始吧。


01

俄罗斯:一季度中国品牌份额超5成

和受到俄乌冲突影响的去年相比,今年一季度俄罗斯车市强势反弹,乘用车新车总销量达到了33.07万辆,同比大涨了93%。不过考虑到俄罗斯1.4亿多的人口,这个销量规模和欧洲的德法英意等国差距依然很大。



品牌层面,俄罗斯的本土品牌拉达,一季度销量9.1万辆,销量规模遥遥领先其它品牌,一家就占据了27.5%的市场份额。不过除了拉达,俄罗斯基本上就没其它上规模的车企了。


由于统计数据不够全面,我们只能得到排名前十的品牌销量,其中在拉达之后的9个品牌,都是一水儿的中国品牌。


单看品牌的话,当地份额最高的中国品牌是哈弗,一季度卖了3.76万辆,同比涨了1.3倍;吉利以3.63万辆紧随其后,同比增幅更是达到两倍多。


不过从集团层面讲,俄罗斯份额最高的无疑还是奇瑞,除了奇瑞主品牌的3.19万辆外,星途和Omoda(欧萌达)一季度销量也都过万,再加上卖了5千多辆的捷途,几个品牌一季度总销量达到了5.82万辆,在当地的份额达到了17.6%,仅次于第一大品牌拉达。


不过论增长速度的话,长安算得上一个新崛起的势力,一季度在俄罗斯销量突破2万辆,同比增幅高达十倍。


至于吉利,除了增长两倍的主品牌外,还有在白俄罗斯组建的合资品牌——Belgee,它一季度在俄罗斯贡献了4260辆销量增量,进入了品牌销量榜前十,其首款车型名为X50,也就是国内市场的缤越


以上这些都是以燃油车为主的传统自主品牌,而全部转型插混和纯电的比亚迪,并没能入榜俄罗斯前十,较寒冷的气候环境是原因之一,但以增程为主的理想却是个例外,今年一季度销量突破了8千辆,成为目前俄罗斯市场唯一实现规模销量的新能源品牌。



车型方面,国内已经停产的哈弗初恋,在俄罗斯市场化身Jolion,成为当地最畅销的中国品牌车型,一季度达到15770辆,可见国内滞销的车型,来到海外依然有成为爆款的潜质。



此外吉利的星越L(Monjaro)和奇瑞瑞虎7 Pro Max,一季度销量都超过1万辆,这个规模放在国内也是不可忽视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拉达在俄罗斯的份额依然很高,但相比去年一季度的34.7%已经大幅下滑,而受益的无疑是中国品牌。按照这个趋势,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份额还会进一步增加。


02

乌克兰:中国品牌无缘Top 10,但仍有一定份额

聊过俄罗斯,再来看看仍与其出于敌对状态的乌克兰。相比之下,乌克兰的市场规模就远小于俄罗斯了,今年一季度的总销量只有16660辆,但和去年同期相比还是实现了近50%的增长。



品牌层面,日系、欧系品牌在乌克兰市场占据主导,同时韩系的现代也有4%的份额,Top 10品牌榜没有一个中国品牌的身影,但是在当地经营业务的中国品牌并不少。


其中表现最好的比亚迪,一季度在乌克兰销量为475辆,同比大涨了6倍以上,超越了奇瑞和名爵。其它类似东风极氪、吉利等品牌也有一定销量,但基本都可以忽略。整体来讲,中国品牌在乌克兰有7%的市场份额,但从体量上这个地区对于中国品牌的出海,基本是无足轻重的。


03

波兰:欧日韩“瓜分”,中国品牌无立足之地

和乌克兰接壤的波兰,市场规模比前者大得多,一季度销量达到13.6万辆,这里提及这个市场,并不是要关注中国品牌的表现,因为中国品牌在当地的份额基本可以忽略。



品牌Top 10中,日系、韩系和欧系基本三足鼎立,中国品牌想要开拓欧洲市场,在德国、法国等汽车强国遇到的阻力,可能都比在波兰要小得多。


04

土耳其:地处欧亚交接,但市场全盘欧化

对于处于欧亚交界的土耳其,经济和政治存在感不及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大国,但市场规模并不算小,今年一季度汽车销量达到23.6万辆,年销量规模在百万辆级别,同时当地也有比较成熟的汽车生产工业,值得中国品牌重视。



但是目前来讲,中国品牌在土耳其的存在感还很弱,以法国、意大利车企为代表的欧系品牌在当地占绝对主导,尤其是菲亚特一家就占了两成以上的份额,遥遥领先其它品牌。至于排名第二的福特,虽然本身是美系品牌,但在土耳其主要依靠的是福特欧洲部门的车型。


而除此之外,即便强如丰田,在土耳其也仅仅勉强排在第十,占了不到4%的份额。


中国品牌在当地表现最好的名爵,多少也沾了其欧系血统的光,但市场份额也只有0.6%,其它类似奇瑞、东风小康等品牌,一季度销量都在三位数。土耳其对中国品牌的接纳反而不如大多数老牌欧洲强国。


05

哈萨克斯坦:中国品牌份额超三分之一,但仍不及韩系

俄乌冲突之后,除了俄罗斯市场之外,中国品牌在中亚地区的份额也在快速增长,这里除了中国品牌本身的进步,也离不开国际政治环境的改变。


以中亚五国中最大的哈萨克斯坦为例,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品牌在当地的市场份额超过了三分之一,达到35.2%,虽然该国的市场规模很有限,1-2月总计只有2.35万辆,但把整个中亚放在一起看,依然有不可忽视的市场潜力。



由于数据获取不畅,目前只能找到今年1-2月哈萨克斯坦的销量数据,在品牌Top 10中,就有6个中国品牌上榜,表现最好的奇瑞拿下了9%的份额,江淮、哈弗的份额也超过5%。


除此之外,星途、坦克、Omoda、极氪、广汽、东风、红旗一汽等品牌也都在哈萨克斯坦有了一定的存在感。


即便如此,以上这些中国品牌加到一起,份额依然不及现代、起亚两个品牌,此前韩系品牌在俄罗斯市场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否拿下中亚市场,主要就看和韩系品牌的竞争了。



车型方面,在当地卖得最好的中国车型是奇瑞的Tiggo 2,相当于国内的瑞虎3,此外Tiggo 4 Pro(瑞虎3x)和瑞虎7 Pro销量也都不错,另外类似捷途X70哈弗M6、吉利帝豪等,都是国内10万元左右的中低端车型,定位较高的哈弗H6,在当地的销量反而不算高。



06

驾仕总结

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东欧、中亚地区,整体的经济发展在世界上处于中等水平,人均GDP不算低,但人口密度不高,市场规模有限,若非特殊的政治局势,我们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也很难有规模上的突破。


而波兰、土耳其等地的销量构成也显示出,中国品牌出海可能遇到的阻力,并不仅仅是在于老牌西方发达国家,很多没有强势产业链的国家,也不见得对中国势力持欢迎态度。


至于其它市场,就留到接下来的文章来聊吧。


(END)

标签: 瑞虎7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