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传统车企的新能源逆袭,飞凡R7/F7领衔

刷到最被低估的新能源品牌的榜单,很有意思!其中几家我就反复提过几次。比如说高合,我一直觉得这种“有情怀有想法”的品牌,是今天中国汽车工业繁荣的一种表现。再比如说蔚来小鹏(小鹏没在榜单上实在过分了),尽管作为“新势力御三家”之二声名浩大,但在销量上他们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认可,我是觉得相当可惜的:蔚来的换电、小鹏的智驾作为一种典型的长期主义,是相当认真的技术壁垒。


这种认真的“品牌”,对市场来说,才是用户体验出现革命性颠覆的来源。


再聊聊这个榜单有意思的一点。

除去蔚来和高合不提,飞凡、岚图和阿维塔,实际上都有一种共同点,而且是我比较喜欢的属性:背靠传统车企。飞凡是上汽,岚图是东风,阿维塔是长安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传统车企,“稳如老狗”---这件事主要体现在几个维度上,一个是研发体系“经验更丰富,验证更充分”,一个是生产体系“质量管控更严格”,还有就是“供应商体系比较完整、稳定”,它们对资源的整合能力通常会更优秀一点。


有些人可能会说,“稳如老狗”的代价就是牺牲“创造力”。

其实不全是。飞凡,岚图,和阿维塔,他们都是传统品牌在新能源时期要进行“人设转型”的一种尝试---不论是上汽,东风还是长安,他们也都知道过去的形象在社会层面上根深蒂固,要扭转大家的印象,“新品牌”是必须的。但比如你说你换了一段感情要有新形象,难道只是做一个新发型而已吗?你当然是用一种新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感情。


飞凡这些从传统品牌里面走出来的“新品牌”,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但这三家,又有所不同。

阿维塔最早是长安和蔚来的产物,后来风风雨雨,成为了长安、宁德时代、华为共同的结晶,长安作为传统的主机厂,在这里面是作为一个组织者,负责最后产品落地的形态,但是它的心脏---三电是宁德时代塑造的,它的灵魂---智驾与座舱是来自于华为的,三位一体是比较特别的一种风格。但你会知道,它其实是长安无心插柳的一个存在,以及,今天因为华为,实际上阿维塔的声量并不小。


至于岚图呢?

岚图是东风在新能源赛道all in的结果---所谓all in的意思,就是只能赢,不许输。于是梦想家、追光这些产品拿出来的时候,存在感也是非常强的。


唯独飞凡,是这几家当中“最被低估”的品牌。

为啥呢?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合资”在新能源赛道集体熄火的今天,唯二在纯电平台早早进行布局的是大众的ID系列,和通用的奥特能,这两家都在上汽。

比如说,这两年大家都在说不要内卷,出海挣钱,出海最成功的两个企业,一个是奇瑞,另一个,就是上汽。


于是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我相信市场上不少用户甚至都没听过这个品牌,不认识这个品牌,或者对它“属于上汽”没有什么认识。但你要说它的产品力,实际上很能打,毕竟它用的一样是上汽体系的资源。


它就是那种平时默默无闻,成绩一流,但从未进入过“前三”那种自带聚光灯效果舞台的同学,所以你平时没怎么认识到它,可是高考结束后学校放榜,你以为发现它原来也上了985。


其他大家都很熟就不提了,就简单提提“产品力”好了。

一项产品好不好,我觉得有一种指征是很重要的:自研的程度。普通人大可以认为主机厂是“组装厂”,但组装实际上是个很核心的能力。家里装修就像是一个组装的过程,空调买的,冰箱买的,柜子买的,但是组合成什么样的风格,家人满不满意,需要一个统筹的设计方案---这个“设计方案”,就是主机厂的“集成能力”。


今天有不少品牌把这种“集成能力”下放给到供应商,后端产品到市场上看起来销量也不错,但缺了“集成能力”这个环节,它就没办法完全释放底层结构的潜力。


飞凡背靠上汽,在整车架构、三电和智能化上基本上全栈自研,从已知的信息能看到几年来研发上已经投了数百亿,你说它没点东西那真不可能:举个例子,魔方电池。


常规的电池都是“站立设计”,但飞凡用的魔方电池是“躺着的”,于是电芯与电芯互相“贴着”的,实际上是“头对脚”那点微不足道的面积,接触面积小的时候,热失控的情况下就更安全。以及,它是一种模块化、叠积木的设计,根据不同车型的大小可以实现平台化的分布,在大家讨论“电池很重”对底盘操控性影响的时候,飞凡会能够比较灵活地应对这种问题。


你可能会以为“不就这样而已吗”,实际上因为“电池躺倒”以后,高度变低了,这个平台解决了纯电汽车的一个大痛点---大家注意过没有,纯电汽车的天窗经常没有遮阳帘,就是因为电池侵占了底盘空间,乘员头顶空间不足。

飞凡因为魔方电池的缘故,在底盘找了一截空间回来,另外是座椅上做了一个创新的设计找了一截空间,比如说F7,我知道的是“前排空间高度99cm”,在这个级别的车上,它可能有着目前最大的空间。


自研的意义,就在这里了。


如果你说每个产品或多或少都有点“特色”,飞凡有啥差异化的存在吗?

我觉得就是“全栈自研”背后给到你的种种“爽点”---它主打的巴赫座舱,大概是这个价位里舒适性最好的座舱。

如果你说今天的新能源产品非常的同质化,什么三电、底盘、智驾、座舱大家有的都有,这车为啥会被低估呢?


飞凡目前主打的两台车,F7和R7,都是18.99W起,B级车的价格给的是D级车的体验。你就说,是不是被低估了吧。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