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销量跌跌不休,被迫连续裁员,广汽本田前景堪忧?

如今,国内新能源汽车对整个车市的影响,不仅仅是新能源市场份额的上涨,而且也已严重威胁到了传统燃油车企的生存。受此影响,广汽本田这样的行业巨头都开始被迫裁员。继2023年第四季度,广汽本田首次裁员900人之后,有消息称,近日广汽本田又开启了新一轮的裁员。

据媒体报道,广汽本田从5月初就在生产员工中征集资源离职人员,截止到目前已有1700人应征,约占合资公司总人数的14%。

而针对这则消息,广汽本田官方并未否认。同时,广汽本田官方表示,广汽本田并没有宣布裁员这个动作,而是基于年内新能源工厂的投产,结合中长期发展,考虑最优的生产能力和人员效能,以此为实施的自愿离职招募,并且将依法依规面向对象人员进行经济补偿。

据了解,早在2022年就有媒体报道称,广汽本田投资35亿元,将在广州建设一座年产能12万辆的新能源基地,新厂按照计划将于2024年投产。按照广汽本田对裁员消息的官方回应来看,年内新能源工厂的投产应该就是这个12万辆产能的新能源工厂。

或许,广汽本田新能源工厂的投产,并不是此次广汽本田“裁员”的根本原因。而连续三年销量下滑及缺少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才是广汽本田“裁员”的根本所在。

要知道,自2021年广汽本田销量出现下滑之后,就再没有出现回暖的趋势。2021年-2023年,广汽本田销量分别同比下滑3.1%、4.93%、13.66%。而进入2024年,广汽本田销量继续下滑,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广汽本田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9.01%。

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广汽本田除雅阁销量刚刚突破1万辆之外,其余车型销量均在1万辆以下。曾经的小型轿车之王,本田飞度连续三个月销量不足2千辆;曾经非常火热的冠道也早已失去“战斗力”,今年以来月销量也仅在1千多辆的水平。可以说,目前广汽本田也就是靠雅阁及皓影两款车在苦苦支撑销量。

依靠出色的动力表现及燃油经济性,广汽本田在燃油车市场曾大红大紫,尤其是本田的地球梦发动机更是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坊间也因此流传着“买本田车,送发动机”一说。但这放在新能源时代,显然已不再是优势,反而成了广汽本田的“拖油瓶”。

面对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市场的“反扑”,广汽本田这些传统燃油车企倍感压力。广汽本田原本寄希望于通过雅阁PHEV、皓影PHEV来保持市场地位,但两款新车型推出后,月销量均仅保持在三位数的水平,对整体销量的贡献度非常小。此外,广汽本田还推出了e:NP1极湃1及e:NP2极湃2两款纯电动车,但e:NP1自上市后月销量基本维持在两位数的水平,e:NP2极湃2在今年4月份上市前夕就不被看好,很大概率会淹没在新能源“大潮”中。不得不承认,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广汽本田目前的存在感几乎为零。

虽然近期本田中国发布了全新新能源品牌“烨”,但首款车型上市最快也要到今年年底。而且品牌一发布,就遭网友的吐槽。很多网友表示,“烨”字带火,作为新能源品牌显然有些不符合国人的消费习惯。随着新能源车企的竞争愈发激烈,本田“烨”是否还有机会?目前还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写在最后

销量连续三年下滑,而且下滑幅度不断加大,在新能源市场上的“战斗力”又几乎可以为零,面对这样的困境,广汽本田采取的“裁员增效”更是让网友们对其的唱衰声愈发强烈。面对新能源车企的强势攻击,广汽本田这样的传统燃油车巨头也已抵不住压力了,未来是否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依然有待观察。

(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夏沐,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