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为什么我说这届北京车展“创新乏力”?只聊这3点

北京车展媒体日第二天我说,这是一届“创新乏力的车展”,网友不答应,200多条评论里怕是有一半觉得我说得不对。

至于有网友说我影射小米华为,那也不是的,我完全没有此意,否则我也不会当着雷总尹总魏总斌总几位大人物的面儿也表达同样观点了。

WechatIMG11189

其实这句话不是我第一次说了,去年广州车展我就说过类似的观点。

20年,一年3场大展,1-2场小展,我基本上没缺席过,十几年前做杂志那些年我还是车展报道的负责人,确实到2023和2024年,车展变得简单而无趣了。

WechatIMG11193

先说过往吧,总结一下车展展出的是三个点:“品牌、愿景和产品”。

例如:品牌,会展示未来5年设计方向的概念车——用来收集公众反馈并预告未来方向;愿景,会有突破性技术和理念,一些车企也会展示F1赛车等代表品牌愿景的展具;然后才是重磅新车。

但2023年开始,车展里的“诗和远方”越来越少,例如本届北京车展,概念车寥寥无几,更多的是“show car”,show car和concept是不一样的,concept是展示未来五年的方向的,show car往往是产品都已经设计得七七八八再做一个夸张一点的车来准备预热,能在2024年对未来概念提出清晰展示的品牌,其实没多少,合资也好、自主品牌也好、新势力也好,对未来产品的长期规划,并不清晰

车展上做技术的展示也不太多,多数是“把现有技术进行阶段性展示”的展具,如果说“对未来技术的展示”,比亚迪的云辇和吉利的轮边电机等,还是有一些的,但合资品牌基本上就看不到了;

show car倒是不少,比如说吉利的大SUV银河星舰,项目进度比这台展车更前。

所以,去年广州车展我也发出类似的思考:创新乏力。

WechatIMG11192

原因是什么呢?咱不能管杀不管埋,这其中看到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玩家变化了,过去合资品牌会在北京车展秀肌肉,利用global的资源进行展示,但很显然,2023和2024两年的情况来看,合资品牌已经没有肌肉可秀了,这届车展,各大合资品牌的外方老大几乎尽数到场,车展后的两三天时间,我参与了几场外方老板的局,问题只有一个:中国市场玩不转了,咋办?

我哪知道咋办,道理很简单,大家都看明白了,就看外方在战略上如何看待这块市场了,以及庞大的组织架构是否及时应对。

所以,第一大变革是:失去合资品牌玩家的车展,热闹劲少了很多,毕竟历届车展愿意烧钱展示品牌的,都是老外,中国人这方面确实欠点功夫,或者说咱中国人不太擅长于展示这一点。这也不算是啥优点,不会表达品牌确实是一个短板。

WechatIMG11191

第二个变革呢,是技术路线的高度收敛,同质化,在过去的七八年间,电动、增程、插电基本上就把未来描绘清楚了,以往的车展往往还有点武林大会的意思,各自为自己的门派喊一嗓子,现在大家都一样,能聊的就那么几件事……

WechatIMG11188

第三个变革,其实说的是产品的高度趋同。

我再问一个问题:热热闹闹的北京车展,你记住了穿绿衣服的雷军,你记住了穿红衣服的周鸿祎,你还记住了各家车企的老板直播,请问:你记住了哪一款产品?评论区里告诉我。

高度同质化的产品,才需要大力出奇迹的营销出圈,科特勒的4P理论里,我们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这3P高度同质化,才需要利用第4P,也就是推广(Promotion)来发力,所以车展现场变成了营销现场。营销场也没问题,但这可能不是各大车企最体面的参展方式。

WechatIMG11190

你肯定会问,来自Product产品的创新力呢?去年在某车企研发中心的演讲,我曾经分享过一段观点:我们一直是benchmark基准,过去是,现在也是,即便我们建立了全世界最好的研发硬件,但中国汽车行业里真正的产品经理依然少得可怜,绝大多数车企的脑子里依然是跟在合资车屁股后学习,学完日企长志气马上学习德企,而当老师们萎靡不振的时候,本该建立自我思考的我们,却依然路径依赖——我们开始依赖“已经成功的中国品牌”。

恍然大悟啊,不是崇洋媚外,真不是崇洋媚外,只是一直慕强而已

75ede7f4gy1hp5bp07z53j20ji0sj41z

我在半年前的广州车展表达过观点——造轿车的都有一台秦Plus相似的产品,造电车的就又一台特斯拉相似的产品,如果造SUV呢,都有一台理想L789相似的产品。

理解理想,学习理想,成为理想,本该是个方法论。但落实到最后,大家没仔细研读雷军的产品方法论,没仔细研究华为的五看三定,没仔细读完李想的产品《李想产品实战16讲》。

我看到不少人的路径是:直接一步到位,抄袭理想。

我们一直没有建立出原创的产品观,而是继续在benchmark的老路上做产品研发。

究其原因,我想有二,昨天偶遇深蓝邓承浩直播,被拉进直播间聊了聊我的想法,我说:“卷让我们只顾眼前,看着下个季度的生存问题;卷也让我重新思考我们这代人思维方式——起码是我们这代人,从小被灌输了太多的标准答案,让我们灭掉了创新的包容性。”

好在,和往年车展截然不同的是,这一年车展有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媒体日的第二天、第三天,我都在展馆见到了车企高管,结束流量大战后,有人在认真看车,认真琢磨产品——这才是觉醒的早鸟。

4e07dcf1ly1hp5j5qgvo0j20zu0zu7dt

我问了一位兄弟,他说临时改签了机票,留下来多看一天车——反应很快的一批车企,已经开始放弃死盯着对手比亚迪和特斯拉了,他们开始研究产品和用户,这才是创新的原点。

最近我在看日本近三十年的历史,历史回到1985年,广场协定带来的日本内卷,几年的内卷竞争后,1990年代的日本汽车工业开始以新的方式复苏,各自定位,错位竞争,各自获取自己的用户,并打出了一波20年的小高潮。

也许,我们当下的困惑,也和他们一样,在解题前行。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