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大空间长续航品控稳定是优势 上汽大众ID.3对比欧拉好猫

当电气化时代到来,电动汽车更加注重续航表现、科技应用带来的愉悦体验。伴随这样的评判标准而来的,还有大家对传统品牌价值的忽视,在新势力快速壮大的现阶段,传统品牌也在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参与竞争。

上汽大众通过引入风靡欧洲的ID.3车型,为自己打开了电动紧凑轿车市场的大门,稳定的品控和品牌背书是消费者信赖感的源泉。另一方面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中国品牌精准定位,以子品牌加新品类的方式刺激消费者的新鲜感,以攫取更多市场份额。当ID.3遇到欧拉好猫,谁才是消费者的心头好?

ID.3定位于一款紧凑型电动轿车,基于MEB模块化平台打造,ID.家族设计语言在ID.3身上体现出更为精致干练的主基调。采用柠檬平台打造,外形上更为复古,与ID.3有着明显的性格差异。前脸方面,两款车均采用圆润曲线进行勾勒,并且都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相比之下ID.3的前包围设计更运动一些,更俏皮可爱。

灯光方面,两款车都采用全LED大灯,灯腔造型与各自设计基调保持一致。ID.3的IQ.Light大灯为其增添了十足的科技感,并且运用了贯穿式前LED日间行车灯进一步突出了辨识度。前灯造型造型十分呆萌,观感上无法体现出科技感,审美上的确自成一派。功能方面,两车均具备自动大灯、高度可调和延时关闭,独有自适应远近光切换。

ID.3车身侧面线条比较饱满,A柱倾角较大,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风阻,线条走势依然是家族风格,简约而利落。侧面线条仍然十分圆润,复古味道十分突出,从造型来比较,风阻会比ID.3大一些。

尺寸方面,ID.3长宽高分别为4261/1778/1568mm,轴距为2765mm。长宽高分别为4235/1825/1596mm,轴距为2650mm。ID.3轴距优势达到115mm,乘坐体验区别更加明显。

ID.3轮毂动感十足,具有鲜明的数字化风格,采用韩泰Ventus S1 evo3 ev轮胎,规格为215/55 R18。轮毂采用复古样式,观感上稍显低调,但也足够精致,采用佳通GitiComfort 225轮胎,规格为215/50 R18。ID.3轮胎扁平比更高,因而舒适性要好于

车尾方面,ID.3采用十分新潮的设计手法,通过线条赋予该车更高的整体性,在双色拼接设计的点缀下,更加年轻时尚。尾部造型更为简洁,造型圆润但缺乏一些潮流设计,贯穿式尾灯融入尾窗当中,倒是增添了一些辨识度。

总的来看,ID.3的外形特征更符合年轻消费者对时尚感和科技感的双重诉求,简约的设计风格搭配科技元素从感官上营造出精品小车的意境。承袭复古设计,观感上具有经典元素带来的设计感,但缺乏科技氛围加持,而且定位女性座驾,消费群体不如ID.3广泛。

在内饰的设计氛围上,尽管两款车都采用了比较简约的设计风格,却仍有很大差异。ID.3内饰设计贴合新能源车型定位,独立的仪表和悬浮式屏幕强调其数字化、集成化优势。内饰采用双色拼接体现豪华质感,以及时下流行的双联屏设计。

ID.3采用一款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钢琴烤漆触控按键搭配镀铬饰条和红色装饰看上去既精致又带着些许运动基调。方向盘采用圆形设计,多能能按键尺寸较大,双色拼接的配色手法有一定的观赏性。

ID.3仪表盘采用了电动车的主流设计,5.3英寸的尺寸小巧且实用,行车信息一览无余。仪表尺寸为7.25英寸,界面区分合理,读取各项信息也很方便。

ID.3搭载10英寸全液晶仪表,UI设计清爽简洁,运行起来十分流畅。搭载10.25英寸屏幕,功能配备较为全面。车机系统两车均配备了GPS导航、车联网、4G网络、语音识别控制、Wifi热点、原厂手机互联等功能,其中ID.3独有CarPlay和CarLife功能。

主被动安全方面,两车均配备6颗安全气囊、前排安全带未系提醒、车道偏离预警、疲劳驾驶提醒、前方碰撞预警、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等功能,辅助驾驶等级达到L2级。欧拉的弱势在于缺失了前方驻车雷达。

整体来看,ID.3和都以简约为主基调,前者优势在于品质的可靠性,高度数据化集、成化优势让人眼前一亮。的优势在于对豪华质感的诠释,双色内饰体现了家用代步的诉求,双联屏尽管是主流设计,但缺乏创新性。

座椅方面, ID.3采用皮质和织物包覆座椅,配备主副驾6向调节功能。采用仿皮材质包覆座椅,主驾驶配备6向调节,副驾驶仅有前后和靠背调节,不支持高低调节。

空间方面,ID.3体验者身高175cm,坐入前排调整到合适坐姿后,头部空间达到1拳。体验者身高165cm,坐入前排调整到合适坐姿后,头部空间达到1拳。

得益于MEB模块化平台优势,ID.3的前后悬更短,有益于进一步扩展车内空间,2765mm轴距带来更加出色的乘坐体验,舒适性和实用性都好于尽管乘坐空间不如ID.3优异,但对前排乘客的舒适性有一定的偏爱,前排座椅具备电动调节、加热/通风/按摩。

ID.3后备厢设计较为规整,内部纵深表现好于后备厢放置日常用品毫无压力,搬运更大一些的物品会有些力不从心,但尾门的开口较大也是一项优势。

对比而言,ID.3的空间优势非常明显,满载状态也能兼顾每位乘员的舒适诉求,实用性更好。而尽管不能满足所有人对空间的需求,但至少重点呵护了前排乘员的舒适性,二者算是各有侧重。

两车均采用一台永磁同步电机作为动力单元,ID.3采用后置布局,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漂移,可玩性更高。采用前置布局,属于比较常规的布局方式,操控性和可玩性都不如ID.3。ID.3电机最大功率125kW,最大扭矩310N·m,电机最大功率105kW,最大扭矩210N·m,ID.3的加速能力和高速巡航能力都更好。

传动系统方面,两车均配备1挡固定齿比变速箱,都是目前纯电车型的常规配置。

电池方面,ID.3配备宁德时代57.3kWh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70kW/kg,欧老好猫采用蜂巢能源45.99kWh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65.4kW/kg,百公里耗电量ID.3更少一些,仅为13.1kWh/100km,为13.3kWh/100km。

续航能力方面,ID.3在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450km,在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401km。从测试方式来说,CLTC测试包含低速、中速、高速三种工况,测试过程更接近真实用车场景,结果更真实。相对地,NEDC测试数据的真实性仅具有参考意义。从电池能量密度和百公里耗电量来看,在CLTC工况下的续航尽管会比NEDC工况长一些,仍不及ID.3续航表现和动力表现。

经过对比我们发现,两车价格接近,ID.3定位紧凑型车因而轴距更长,大空间带来更出色的乘坐舒适性,而科技氛围两车各有侧重。尽管外形设计存在较大的差异,ID.3的科技感和时尚感做到了更高水准,的复古设计拥有经典元素带来的美感,但在创新上弱于ID.3。最后是性能和电池方面,ID.3后置布局和更高的电量带来了和燃油车一样的可玩性,同时续航里程也更真实。从这方面能够看到多年造车经验的技术沉淀,是消费者信赖感的主要来源,电动车快速发展时最应当留意的莫过于品控,这正是汽车的优势。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