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试驾 秦 PLUS DM-i ,百公里油耗仅为3.2升

说到比亚迪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该品牌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也是国际知名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在新能源汽车在“三电”设计领域是当之无愧的权威。就连丰田汽车都要与其合作,共同开启新能源车项目。




另一方面,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宅”,它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时不时鼓捣出一些黑科技。比如推出了一套DM-i插电混动技术,更是迅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目前累计收获订单超过了10万辆,提车平均要等的时间为3.5个月,可谓一车难求。




的DM-i插电混动技术到底有怎样的魔力呢?近期我们正好有机会参加DM-i一箱油跨七省挑战赛,从南京出发,途径安徽宿州、亳州、河南商丘、山东济南、河北沧州、在穿过天津到达最终站北京,全程近1200公里,深度评测秦PLUS DM-i 120KM 旗舰型,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这款车的魅力。




时尚大气,空间越级


作为一款命名为“PLUS”的新车, DM-i的车身尺寸确实是越级般的存在,该车长宽高尺寸达到了4765*1837*1495mm,轴距则为2718mm,视觉效果上比同级的紧凑型轿车更有气势。




新车采用了最新的“Dragon Face”龙脸设计语言,大尺寸的格栅内部由点阵式金属饰件组成,层次感非常鲜明。上方“龙须”将两侧开眼角式大灯连在了一起,极大地拉伸了视觉宽度。




侧面线条非常简洁,显得车身非常修长秀气。车尾采用了边角锋利的贯穿式尾灯,与顺滑的小溜背配合,给人呈现出相当不错的视觉效果。




DM-i的内部设计延续了车型汉的设计风格,悬浮式中控大屏,液晶仪表,电子挡杆,运动方向盘。再加上顺滑的中控线条设计和不错的质感,内饰方面以及细节设计都显得高端大气,做工用料处于同级别车型中的上乘水平。





空间方面它的表现也是不错的,毕竟尺寸摆在这里。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不成问题,中间地台凸起的高度也比较小,这一点好评。


厚积薄发,无法复制的混动架构


DM-i最出众的地方,自然是的DM-i超级混合动力系统,相信关注这款车的用户,对这套系统都非常感兴趣。




其实早在2004年就申请了DM技术领域的第一个专利,2008年,F3DM横空出世,就搭载了类似DM-i的混动系统,综合油耗做到了2.7L/100km。但当时这套系统依然不够完善,尤其是动力体验达不到混动级别。判断需要专门的混动发动机和动力电池,才能将它的性能最大化,但当时的技术还远达不到这个水准。




于是一等就是12年,直到2020年年末,首度发布了DM-i系统,再次震惊世人。这套系统的架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通过多用电的方式实现节油,将驾驶切割成了几种模式。




在市区走走停停的时候,就采用EV模式,以秦 PLUS DM-i 120KM 型为例,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120km,一切非常“费油”的工况,都采用电机驱动,自然油耗不高了。




而当速度起来之后,市区中低速运行的时候,车辆会采用HEV串联模式,即发动机发电,带动电机驱动,多余的电量则给电机充电“回血”,这时候的“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会以43.04%的超高热效率发电,同样非常省油。




而当速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试驾是在75km/h左右),则会进入发动机直驱模式,我们也不用担心一般电动车高速飞速“掉电”的问题。而如果有非常强的动力需求,可以调到HEV并联模式,就是电机和发动机同时发力,让人可以享受到风驰电掣。


该车的所有驾驶模式切换都可以自动进行,系统自动判断什么模式用什么驱动方式。市区99%的工况都是采用电驱动的,发动机要么不工作,要么当“充电宝”高效发电。通过多用电的方式实现了省油,不得不说真是鬼才。




关键它这个其他车企还无法模仿,它的几个核心部件,“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混动专用的功率型刀片电池、扁线设计的超高转速电机、EHS电混系统,全都是自主设计的,也就这种同时在燃油和电动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的车企,才能做得出来。学不会,特斯拉也模仿不了。


看家本领的刀片电池技术


既然是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自然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部分。秦 PLUS DM-i 配备了最新的刀片电池,它采用的是创新架构型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在循环充放电寿命和安全系数上遥遥领先各类竞品。




早在刀片电池推出之初,就放出了“针刺试验”自检视频,直接用钢针快速刺入电池模组,电池居然安然无恙,这与我们印象中的动力电池易起火完全相悖。因此宣称它的出现,会将自燃从新能源车的历史上抹掉。


而且刀片电池的循环充电寿命也到了夸张的地步,可以循环充放电3000次以上。而且在混动模式下,根本不用像纯电车型那样频繁充电,因此秦 PLUS DM-i 基本不用担心电池的衰减问题。厂家也非常“识时务”地给出了首任车主不限年限、不限的质保政策。




除此之外,刀片电池还采用了全球领先的冷媒直冷技术,让电池在大电流充放电时能维持合适的工作温度,将换热效率提升了20%。因此冬季续航问题,也被缓解了不少。


生猛输出,省油只是众多优点之一


看网上各家关于DM-i的介绍,几乎都是把省油当成最大的卖点。但我们真正开起来,最大的感受却是行车质感,带给我们极高的用车满意度。在所有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体验里,省油甚至不是最亮眼的感受。




该车起步相当迅捷, DM-i 120KM 型配备了一款197匹马力的大电机,电机的最大扭矩达到了325Nm,这基本上相当于普通燃油车2.0T级别的动力了,带动一款紧凑型轿车自然是游刃有余。


电机的优势是第一时间输出最大扭矩,而不是像发动机还有个“预热”的过程。我们驾驶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生猛”,爆发力相当强悍,超车游刃有余。而且这款车不像一些燃油车一样只是“前段动力猛”,在时速到120公里之后加速超车,感觉还有绵延不绝的动力储备,信心很足。我们也试过思域等等一系列运动轿车,老实说,跟 DM-i比起来,还差了不少意思。




第二感受是安静平顺,我们平常开燃油车,要么是AT、DCT变速箱,多少有些顿挫,CVT倒是够平顺,但是加速无力。而 DM-i给我们的感受是绝对的顺滑,发动机介入也非常轻微,完全感觉不到它是什么时候开始工作的,这个输出仿佛与世隔绝一样,即便刻意去感受,依然能发现发动机的介入情况,车里也是异常安静,个人觉得有B级轿车的水准。




第三当然是省油了,这个网上实测很多。但大家似乎都集中在油耗上了,我们也试了下,在开启“智能保电”模式下,电量最低会保留在25%。当然,这种情况依然可以强制调到EV模式,那么电量在20%的情况下,发动机将强行介入提供动力以及充电,这个时候车辆会自动“保电”,你想切回EV模式都不行,所以不用担心电被用光。这种情况下市区行驶其实就是HEV串联模式,即发动机发电带动电机运行。




在节能比赛中,我们从高速、市区道路、省道等综合情况下测试,尽可能地模拟真实的用车环境,其中有40%的时间开启空调,最终得出的百公里油耗为3.19L/100km,远远低于官方公布的油耗数据。甚至比赛团队中的冠军得主以极致省油的方式驾驶,最终得出百公里油耗1.9升的惊人成绩。




如此低的油耗表现,这款车使得我们没必要去纠结加油成本的负担。更令人惊喜的还是油电混用的时候,想怎么开就怎么开”,车子无论是纯电带动,还是混动,要么发动机直驱,油耗依然非常低。按我们正常开车方式,同级别车型(燃油车)市区驾驶至少6-8个油,而 DM-i的百公里油耗却只需要3升出头,总体用车成本真的相当低。




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电机在驱动,加速迅猛,异常平顺,甚至感觉不到发动机的介入。但这款车又能很好地解决电动车的焦虑问题,开起来确实相当爽。


当然,车好必须还要有好的价格,秦 PLUS DM-i 价格不算高,我们试驾的顶配秦 PLUS DM-i 120KM 型指导价也只需14.58万元,再加上免购置税,落地价其实与同级别的燃油车价格差不多。但是这款车颜值高、空间大、动力强,并且极度省油,具有传统燃油车难以抗衡的优势。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