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
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662
乐道L60赶在国庆前上市,在密密麻麻的车企活动中,流量并没有被淹没,某种程度上可以算作是成功的,是最近难得的现象级产品。
不管是因为它的换电方案,还是市场上独有的BaaS策略,还是说作为蔚来的子品牌,乐道从一出生就有的高度,当然具体到产品力上,乐道的智能座舱,还有蔚来先前发布的天枢操作系统,让这台车成为特斯拉Model Y最头疼的车型之一。
好多人说,乐道就是蔚来的命门,但实际上,真正决定品牌发展走向的,销量只是一个阶段内的结果,更应该看重的,是整个成长周期内,车企的研发能力。
所以也能听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讲“自研”,某种程度上,明明就是一个OEM而已,靠各级供应商整合就够了,但为什么还要自研,为什么还要拼技术甚至是拼专利?
因为如果不把核心的技术掌握在手里,会出现两个很被动的局面,一个是成本的控制,另一个是产品迭代速度。
成本控制很好理解,比如电池自产自用甚至带销售,一台车的成本就会少一些,假使一台车只便宜了5块钱,但如果能卖100万台车,就是500万的成本被省下来,这就是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主动权,市场上最典型的例子是比亚迪,搞价格战的底气,一部分重要原因就是来自电池成本的控制。
再比如产品迭代速度,以智驾方案举例,如果方案是别人的,当需要收集、处理和优化数据的时候,需要先经过供应商,才能到自己这关,这时候你的OTA或迭代,周期就被拉长了,但如果是另一个自己掌握核心技术的车企,也许半年内更新了多次,慢慢就形成了技术和体验上的代差。
这只是举例,会发现不同车企押注的赛道略有不同,有的玩儿硬件,有的玩儿软件,有的拼服务,有的拼宣传,如果把这些技术用一个指标来量化,“专利数”是一个参考,毕竟每一个技术背后,基本需要诸多个专利去支撑,专利多了,某种程度可以认为技术储备的庞大。
今年7月底有一个数据,是由中汽信息科技统计制作的《2019-2023年汽车专利数据统计——国际知名豪华汽车品牌与国内头部造车新势力篇》,其中蔚来的成绩引人注目。
所以回过头说,乐道站在蔚来的肩膀上是有高度的,这个高度真正的意义,是蔚来背后的技术、专利支持带来的。
拿换电方案举个例子,这就涉及到一项专利,就是充换电站,直到现在蔚来已经迭代到了第四代站,其发明名称叫做:一种可兼容多车型和电池型号的换电站。(顺便说一句,蔚来三代战经过技术改造,也能够具备四代站功能,同样支持多品牌车型的换电)
其中涉及车轮的定位,安装等,涉及的专利又不一样,通过距离+扭矩判定车轮定位的方式,来完成换电的准备。等到具体要执行换电时,又涉及到新的技术和专利支撑。
刚刚提到的“可兼容多车型”需要划重点,意味着不是只为了蔚来车型去打造的,乐道也能使用,甚至是形成“换电联盟”之后,有更多的品牌都可以使用,当形成规模之后,一项技术就变成了一门赚钱的生意。
所以很多用户和车企尤其关注乐道的换电表现,毕竟电池选择了更主流的60度和85度电池包方案,这是大多数纯电动车型的电池包容量方案,规格上的接近,意味着换电的适配性更高。
诸如换电,蔚来端到端智驾路径,蔚来ET9上的天行底盘,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等等,每一个名词背后,都有毛细血管一样的专利支撑。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底,蔚来有效专利及专利申请总数约9200件,专利知识产权布局涉及整车工程、车型设计、数字座舱技术、电池技术电驱动技术、充换电技术、用户数字产品技术制造运营及质量等全领域。
这些就是“NIO IN 2023 蔚来创新科技日”上,“蔚来技术全栈”的底层逻辑。
那这些对用户有什么用?答案就显而易见了,技术的诞生带来体验感的变化,买一台电车可以选择超充也可以选择换电,购买一台有液压悬架的ET9,底盘的操控和舒适表现就会高上很多。
而对于车企来说,市场也给出了正向反馈。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蔚来交付新车20176台,连续4个月超2万台;今年1~8月,蔚来共交付新车128100台,同比增长35.77%。
以上种种,可以视作品牌的硬实力,靠技术能力建立起壁垒,除此以外还有一项“软实力”,就是传播。
燃油车时代,外资品牌也不乏技术和专利,但向用户传达时似乎并不明确,甚至隔靴搔痒,而中国品牌尤其是新势力阶段,不仅会大声传播,还会抓住用户痛点去传播,精准推销,这就是品牌的软实力,无论蔚来、理想还是比亚迪们,都做的不错。
其实仔细一想,如果只会喊口号也是不行的,窗户纸一捅就破,只有软件硬件皆具备,品牌才能走的远,走的稳!现在看来,李斌深谙此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