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车市第三轮价格战已打响,这7款车降幅有望增大

看得见的是一款又一款的新车上市,看不见的地方,是新一轮价格战的暗波涌动,第三轮价格战早就打响,这7款车型价格“撑不住”了。

智己LS6

也没出啥事,就是突然销量崩盘了。

从一个月销即将破万,有爆款潜质的产品,到月销量三位数,没什么人问津需要多久?智己用自身实例给出了答案——半年。

只用了半年的时间,这款备受期待,很有可能成为中型SUV领域的新晋黑马车型,就从月销9878辆,沦为现如今的483辆。差距悬殊,令人咋舌。有人说是车机系统故障负面影响,导致销量下滑,有这部分原因,但是智己后续跟进调整动作也很迅速,所以销量的暴跌和崩盘,这只是个导火索,并不是根本原因。

主要还是市场环境影响,竞品尤其是20万上下价位区间的车型实在是太多了,层出不穷的新品,在产品生命周期、版本选择多样性,乃至价格层面,优势都格外明显,潜在受众不可避免地会被分刮。尤其是以往智己LS6主打同级别全系配备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 X芯片的车型高阶智驾加分,现如今零跑C16只要17万上下,这些配置都上车,还是增程版本,消费者接受度更高。相比之下,智己LS6曾经的优势逐渐消失,品牌影响力乃至价格上的短板依旧存在,销量下滑也是情理之中。

而且智己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销量稍有起色就涨价,比如智己L6,刚有点热度和销量,终端优惠就收窄,劝退不少消费者。目前从车主实际成交价格来看,终端降幅从2-4万不等,入门版裸车价格最低在18万上下。还有0首付0息和低日供的金融政策支持,为了提振销量,煞费苦心。智己LS6年初就完成了改款,所以今年下半年的走势依旧会在价格上做文章,降幅可能还会加大。

丰田汉兰达

曾经,它是所有中型SUV的公敌,不加价就是另类的优惠,二手车比新车还贵!

这都是坊间流传的关于汉兰达的传说。虽有夸大,但也证明了曾经的地位和受欢迎程度。虽然颜值空间以及拉胯的配置,都算不上顶尖,但就是凭借品牌影响力和车型综合相对均衡的实力,稳住了自己的地位。

不过那都是新能源车型兴起之前了,新能源车型开卷,同价位能给到消费者更出色的用车体验和感受,同级别车型则能给到更低的价位,最关键的用车成本还有优势,汉兰达的优势不再,销量也是逐渐下滑,最低月销量只有4K+。不仅如此,日系车的份额溃缩,地位和影响力大不如前。各个细分市场代表车型,经典标杆,都开始被新能源车型替代。

所以丰田也好,本田也罢都学聪明了,终端也开始出现降幅了。就拿汉兰达为例,现如今官降+增配,还搞冰箱彩电大沙发,怎么不算另一种意义上的价格崩盘。指导价下调,24.98万起,大部分门店还有2万的现金优惠,进入到22.98万价位区间,还有8155芯片上车。

外观虽然还是那个熟悉的日系车风格,但是内饰针对性的进行了提升和改进,侧重于车机系统和用料材质以及隔音等方面,对注重品牌和青睐燃油车的消费群体来说,汉兰达现阶段是很有吸引力的。就是对比同价位的新能源产品来说,高阶智驾没有搭载相对遗憾。

雷克萨斯ES

日系车“神话”也没能幸免,20万出头买雷克萨斯ES

雷克萨斯ES算是一款非常特别的产品,虽然它尺寸只能算作B级车,但是凭借纯进口的身份,加上质保期内免费保养和维修等一系列政策,还有JD.Power可靠性排名第一位的赋能,在消费者心中,一度越级和奥迪A6L以及奔驰E级还有宝马5系来竞赛。其实从定位和售价都不难看出,它对标的还是奔驰C级以及宝马3系奥迪A4L这类豪华品牌B级车,并不算C级车阵营。销量也稳定破万,巅峰时刻甚至能够得上两万,这都是国内消费者对它认可度高的体现。

雷克萨斯ES火爆时候,终端加价是常有的事,不加价就是另类的优惠。即便如此,综合下用车成本,质保期内免费保养和维修的整车,还有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很多人也是对它趋之若鹜。现如今不一样了,终端不仅有优惠,优惠都奔着10万去了,从车主实际成交价格来看,优惠7、8万是常有的事,部分地区综合优惠下来,入门版裸车真的能进入20万出头,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很少见的情形,日系车的“神话”也未能幸免。

奔驰EQA

不到20万,奔驰SUV,纯电续航619km,理论上应该不愁卖。

但事实却证明了,奔驰的品牌光环在新能源领域并不能奏效,奔驰EQA5月只卖出了242辆,哪怕降幅13万+,一样没多少人买。

这款车指导价更是令人瞠目结舌,32.2万,就一款车型,也没有选择困难。看到这里只能说感谢国产新能源,如果没有国产新能源的加入和开卷,可能现在大家还在花30多万买EQA这类车型,并且还沾沾自喜。现在就不一样了,消费者的胃口已经被国产新能源“惯坏了”,不再执着于品牌光环和效应,而是实打实的看重车型的自身实力,像EQA,定位紧凑型SUV,从尺寸到设计再到配置和用车体验,在同级别乃至同价位车型中都不算出彩,自然就没办法吸引消费者的目光,降价也卖不动不是不能理解。

从车主实际成交价格来看,EQA目前终端优惠在13万+,入门版裸车进入到20万价位区间,甚至跌破20万,在19万左右,有的地区极限价格能达到16、17万上下,也只能起到一个参考作用。

奥迪Q4 e-tron

19.9万,小米都没实现的交个朋友价格,奥迪带来了。

奥迪的纯电动SUV,纯电续航560/605km,后驱+四驱,标配可变转向比,还带模拟声浪,降幅超10万,19万起。听上去还是挺有吸引力的,但实际为之买单的人就没有那么多了,从5月的销量数据显示,Q4 e-tron只卖出了1200辆,奥迪的品牌光环在新能源领域同样不奏效。

这是奔驰宝马奥迪所在的一线豪华品牌所面临的困境,综合产品力也不是不出彩,甚至没有太多拖后腿的短板,但销量和认可度就是不高。奥迪Q4 e-tron目前降幅已经超10万,入门版裸车价格在19万上下,小米SU7卖的都比它贵,很难打破消费者对于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固有印象”,真是风水轮流转,当年的国产车在燃油车领域也是难以突破印象定位,现如今轮到了合资车

奔驰C级

20万出头的奔驰C级,价格崩盘的燃油豪车,刺痛了多少人。

活久见吧,奔驰C级价格都进入到20万出头了。如果说新能源领域奔驰宝马和奥迪的车型靠大幅降价,是因为电气化转型不成功,那么燃油车领域一线豪华品牌也开始了大幅优惠促销,价格崩盘,那么至少反映了,新能源车型的冲击,已经不再仅限于新能源领域,整个车市,燃油车型也将迎来颠覆。

你看奔驰C级,作为B级车豪华细分市场的经典标杆和代表车型,价格也是格外坚挺,但是近来终端降幅是奔着10万走,裸车优惠后已经跌至23万上下,部分地区甚至更低。买辆小米SU7的钱,买辆奔驰C级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传统燃油豪华品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过显然降价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在5月奔驰C级卖出了1.7万辆+,环比4月的1万辆月销数据,销量提升显著。

保时捷Macan

前两天的热搜看到了吗?45万的保时捷,还有打7折的Taycan,让人大呼,超豪华一线品牌也扛不住了?

好消息,的确是有45万+的Macan,和打7折的Taycan,坏消息,保时捷都需要选装,没有低于50万的Macan,打7折的Taycan是老款。

新能源集体开卷,燃油车日子难,燃油豪车日子就更难了。但即使是商业化最成功的超豪华汽车品牌,保时捷如今也遇到了困境。以前的保时捷加价都买不到,现在的保时捷,降价都不太好卖。销量也是肉眼可见的下滑,第一季度保时捷中国只交付了16340辆,同比下滑24%,再不做点什么,面对问界M9等车型的成功,也预示着高端市场合资品牌的失守和未来。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