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开丰田汉兰达的爹,为何爱上儿子的特斯拉Model Y?

我的一个朋友,家里有两辆车,一辆是他父亲的丰田汉兰达,一辆是他自己的特斯拉Model Y,我问他这两辆车的区别,他的回答是:

差不多的价格,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开头先介绍一下两辆车的购车时间、配置、价格和行驶里程等基本信息——

汉兰达是2022年年初购入的2023款双擎 2.5L四驱尊贵版,裸车价他记不清是31.8万还是32.8万了(厂家指导价32.98万),行驶里程将近5、6万公里。

特斯拉Model Y是2023年年底购入的双电机长续航版,落地价格31万多,行驶里程1.4万公里。

说到价格,这里还有一点小故事。

很不巧的是,他刚买完,特斯拉就宣布 Model Y 价格下调,其中长续航版降价 6500 元。其实在这之前的2023年8月,Model Y就降了一波价,并且力度很大,长续航版降了1.4万,起售价从31.39万调整为29.99万。所以他买车的时候觉得已经很划算,万万没想到刚入手特斯拉又降价了,但还好这次力度不算特别大,还在他能接受的范围内。

而且说实话,早买一年多的汉兰达终端报价已经降了5万多,相比之下Model Y还算好的。

所以说单就合资车型这两年的降价幅度,就足以让很多老车主“因爱生恨”,就像我这位朋友的父亲,一位忠实的汉兰达粉丝,会爱上Model Y背后也有这个原因。

但汉兰达毕竟曾经是中年消费者的不二之选,在七座SUV市场上保持不可撼动的地位,不仅造就了“流水的对手,铁打的汉兰达”这一奇观,甚至两三年前加价1万元还不能立即提车。

那时的汉兰达,就像许多奢侈品一样,其情绪价值和品牌影响力所带来的实际使用价值都值几万块。因此,朋友的父亲选择从汉兰达转向Model Y,并非仅仅因为价格因素,而是Model Y从实际体验上真正征服了他。

朋友总结了几个他和他父亲觉得Model Y比汉兰达更好的原因——

01

汉兰达是好车,但和对手相比还不够好

在传统油车里,汉兰达其实算是很好开的车,而且还是双擎版,车子开起来平顺性很不错。但最大的问题是,和对手相比,汉兰达还不够好。

首先颜值即正义,这句话放在何时都不会错。

朋友作为95后的年轻人,对于一辆车子的外观还是比较看重的,汉兰达双擎版的家族式前脸虽然注入了现代元素,营造出了大气的视觉效果,但与Model Y的极简主义设计比起来还是显得保守和老气,整体感觉不如后者简约、摩登。

其次汉兰达有点太大了,对于成都这座汽车保有量超高的城市确实有点不太友好,不好停车。而又因为汉兰达属于油混,无法上绿牌,和燃油车一样会限号,在城市出行场景下很多时候都不如电车方便。

最后说说两辆车的油耗/电耗。和同尺寸同级别的燃油SUV相比,汉兰达其实已经算是很省油的车,但再省油,对于朋友这种去哪里都喜欢开车的人来说,一个月的油费基本都要上千块,比Model Y每个月的电费要高得多。

列个直观的数据:

汉兰达加满一箱油在五百块左右,续航在1000公里左右,等于每公里5毛钱;

再看Model Y,长续航版搭载的是78度电池,但一般推荐是充到80%,也就是60度左右,这种情况下真实续航能跑三百公里左右。由于朋友没有安家充桩,需要去公用充电桩充电,低峰期60度电的电费是四十多块,换算下来一公里也就一毛多。如果家里能安充电桩,充满电只要二十多块钱,更加划算,其实电耗都可以忽略不计。

但这些都还不是决定性的,汉兰达比起Model Y输的是一辆车的里子——驾驶。

02

在Model Y的“好开”面前,一切缺点都可以被原谅

“一日特斯拉,终身特斯拉”,很多开过特斯拉的人都会说这样的话,朋友和他爹也不例外。

他表示,特斯拉的驾驶感受是自己之前没有体验过的感觉。“特斯拉跟我之前开的所有车都不一样,这种感觉很难形容,像是在驾驶一台玩具,异常的丝滑。尤其是在试驾了某中国品牌的纯电车型之后,我感觉特斯拉简直太好开了。”

尤其是特斯拉的怀挡设计,用了一次后就很难再回去,现在他再开没有怀档的车型都有点不适应了,所以不得不承认特斯拉确实改变了很多人的驾驶习惯。

当然,Model Y也不是没有缺点和短板。

比如特斯拉的造型和简陋的内饰,他一开始是不太能接受的,而且电车的续航焦虑也确实是无法逃避的问题,尤其是在长途出行场景中,虽然现在充电桩很多,但还是需要提前规划行程。

不过他说这些问题在第一次驾驶Model Y后,感觉都不是问题了。

“好开”绝对是一辆车的终极诉求,在这个优点面前,一切缺点都可以被原谅。

03

在智能化方面,两辆车不是一个维度的物种

除此之外,两款车体验上比较大的差异还在于智能化。智能化给汽车的确带来了体验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方面,汉兰达和Model Y已经不属于一个维度的物种,后者对前者是降维打击。

朋友表示,传统车企的智能化做得确实比较一般,甚至可以说没什么智能化可言,驾驶辅助方面大部分也只有并线辅助和自适应巡航,还是要驾驶者随时控制方向盘,虽然解放了双脚但开车还是很累。

再说到人车互动,汉兰达这方面更是无从谈起,虽然支持语音助手功能,但语音识别能力可以说还在“幼儿园”阶段,而且车机卡顿、功能少也都是老生常谈,久而久之他也放弃使用了。

反观Model Y,虽然不像国产车或者其他竞品车型的功能按键多,但一块屏幕也能干所有的事情,这一点完全秒杀汉兰达。

04

驾仕结语

最后,再谈一谈这位朋友选车的心路历程。

其实一开始朋友父母不太同意他买电车,因为觉得电车目前还没有太大的技术突破,买油车更安心一点。

他们当时也看了很多车,除了Model Y,还有二线豪华品牌和BBA的C级车、比亚迪海豹和汉、问界M7智己LS6等。

朋友表示其实也挺喜欢智己LS6,但因为这个品牌太小众,最后还是选择了“不会出错”的特斯拉。

从朋友这个个例,其实也能找到一些合资品牌这几年开始走下坡路,并且在30万以上的高价位区间失守的原因——

1、因为设计和智能化跟不上新势力,很多合资品牌现在已经压根不在年轻一代的购车选项里,只有父母那辈还会因为担心电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考虑油车;

2、随着电车技术的进步和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可靠性和稳定性越来越不是影响年轻人购买电车的首要因素,感觉他们在尝鲜心态下,并没有长久持有的心态,更重要的因素变成了“颠覆性的体验”,消费者在实际开过电车后也很容易被“种草”;而最后去选择一个销量更好的品牌就变成“求稳”的最后一步。

3、不少合资品牌的价格体系已经崩盘,即使汉兰达这样的“加价神车”也走下神坛,最新有消息称汉兰达最低配的起售价已降至18万。

这个过程表面上看是消费者获得了更大的实惠,应该能促进终端销量,但我在实际采访后认为,当汉兰达在中年人心中跌落神坛,它已经丧失了最具价值的购买群体,已经难复荣光了。

4、当中年人们放弃了汉兰达之后,究竟谁会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呢?本文所采访对象有“儿子影响爸爸”的限制性因素。

但从总结中不难看出,操控和驾驶体验是打动他们的第一因素,其次是更便捷的使用体验(比如我认识有中年人认为在车里没办法语音呼出老歌和郭德纲,也不能一次性呼出准确目的地的车机就是拉垮,其实他们要求并不高也不炫酷,追求的是准确性)。

而内心求稳的他们,其实最终会选择一个“从众”也就是销量更大的品牌。

智能化体验上的便捷准确性,操控体验上的机械素质,加上“不会出错”的口碑。就能造就中年人心中的“电车时代汉兰达”。

最后,我最感慨的是:

当汉兰达在中年人心中的信仰都已经崩塌、或者说已经祛魅,在年轻人心中更是没有存在感,足以说明电车在当下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而对于市场竞争的参与者们来说,能提供给人足够的差异化和颠覆性体验之外,大家也越来越看重品牌和口碑本身的稳定、可靠。完全尝鲜一个全新品牌需要足够理由,而那些体系力摇摇欲坠的边缘化品牌,我认为在下一步也会越来越危险。

毕竟那些曾经喜欢汉兰达的人,内心不能接受去买一个可能会消失的品牌。

(END)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