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比华米、蔚小理,谁来逆向一下奥迪RS e-tron GT


求求了,谁来“山寨”一下奥迪RS e-tron GT。


今年的一些新车,从自主品牌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到部分合资品牌,我完全理解不到他们的设计美感,甚至试图去理解时都呼吸艰难。就在我抓耳挠腮的想,是我个人的问题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时,难得一见的奥迪RS e-tron GT实车,仿佛一道光照了下来,让我眼前一亮。


能力有限,下文的表达可能不到位,但我还是想先大声喊一句,谁来逆向一下奥迪RS e-tron GT的设计!!说通俗一点,谁来山寨一下奥迪RS e-tron GT的设计。


例行狗头保命,把不好的先说了:



奥迪RS e-tron GT用93.4kWh的电池,CLTC续航只有495km,即便百公里加速3.3秒、最高车速250km/h。再看看小米SU7 Max版,101kWh的电池,CLTC续航能到800km,百公里加速2.78秒,最高车速265km/h。


奥迪RS e-tron GT车长4989mm、轴距2900mm,比小米SU7 Max版还小一号。小米SU7 Max版车长4997mm、轴距3000mm。


奥迪RS e-tron GT指导价高达124.78万元,即便是普通版的奥迪e-tron GT指导价也要99.98万元,小米SU7 Max版指导价仅仅只需29.99万元。在键盘上这么一对比,直接坐实了奥迪RS e-tron GT的“杂牌电动车”身份。



第二排地板中间那么高的凸起,作为一款纯电动车,给你戴个油改电的帽子,敢反抗么?



高速NOA都没有,夜视功能有啥意义,摄像头位置那么低,随便溅一点泥水不就挡住了。



奥迪e-tron GT在2018年的洛杉矶车展就发布了,2019年上映的《复仇者联盟4》中,这货的概念车版本就在电影里被钢铁侠开着亮相过。看起来“历史悠久”是吧?2018年距今2024年,都6年过去了,但人家还是800V电气架构。


当然,“百万级+纯电动”,这两个词一叠加,奥迪RS e-tron GT的槽点确实可以再说三天三夜。不过非常难得的在车展上,站在实车面前时,文章开头我所说那种关于设计的迷雾,逐渐的就在我眼前消失了。而且,我只是走来看一个细节的,结果越看整车越入迷,越看整车设计就觉得越好看,眼里有光、心中有爱。


美虽然分很多种,而且个人喜好也不同。但是,奥迪RS e-tron GT的工业设计之美,是可以作为电动车设计领域灯塔式的作品,为电动车开发引领设计思路和方向。


我们先来多角度看看全车。



之前看广告觉得这车挺小,结果难得的在车展上看到实车,体量感是大于想象的。看到实车第一眼的感觉,其实就两个词:协调、稳。


协调是整车线条、前脸、车尾、前后大灯、前后保险杠、轮胎、色块等等,这些总的、细的加起来,第一下就能看着顺眼。


稳是在掀背的动感气息包围下,在电池布局的底子上,整车姿态、视觉重心贴地。看起来有性能车的低趴感,能让人想象跑起来后那种平稳感。


我觉得像这样的车,协调和稳的感觉有了,或者通俗讲,有眼缘了,才会让人接着去细看、去把玩。说起来这样的设计貌似很简单,就跟有键盘人人都能敲字,有口锅人人都能煮饭吃一样。


然而我们回头看看某些车,不是线条臃肿,就是前脸色块怪异,有些侧面线条柔但大灯尖利,有些主打性能然而车尾却诡异的方形线条上翘。


细节突兀、比例失调、车头车尾气场完全不同,以简单表达简洁、用素色代表质感、用暗示性强的配件修饰车辆气质(如尾翼、剪刀门、brembo刹车),近年来很多新车在设计上的迷失,强烈的摧残着我们的审美。


审美这个事,主流积极的方向,还是要把“真、善、美”连着看,是协调,是不突兀。汽车作为运动、速度的代表,更需要一种流畅的协调。“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我认为,这句话用来描述汽车的审美就是“自然”。


核心其实很简单,但简单的背后,必然是不简单,更何况是还要有可把玩性。带大家把玩下细节。



掀背的线条是恰到好处的。我觉得是一种融合了奥迪掀背车,如奥迪A5,和保时捷硬顶车,如911 Carrera GTS,两车车顶曲线的精髓,融合而成的一种更舒展、圆润、更大气、更富有力量感的掀背。


这种曲线更强调的是整体性,所以你可以在纯侧面看出它的确是辆比较大的车。同时又保留了尾部该有的特征,不会像断尾的车。所谓有始有终,视觉审美才能有起有伏。蔚来、小米、极星都应该在车尾曲线再多下点功夫。


车头我一直带着批判的视角去看,那么大的色块合适么?越看越觉得合适。



除了黑色之外,还有什么,这直接影响了车头的颜值。大灯下部是有三条横向的导流板,中间红色格栅是做出了棱纹凹凸,最绝的是四环LOGO也是从格栅凸起的,再加上X形的激光大灯(这灯真是好看),再加上下面两个其实没必要的探头,整个前脸元素丰富、层次饱满,以2024年的眼光看也很有科技感。



这种多元素的组合,大灯、LOGO等部分细节的巧妙造型的运用,面板的适当塑性,所营造出的独一无二的风格,正是现在有些新车设计时缺乏的想象力。再加上前盖板上,两块面板共同组成了一条隆起的粗线条,这种工艺的美感,绝绝的实力炫耀,对整个品牌力有极大的提升作用。即便这个车卖不出去几台……


看看现在的新能源车,前脸要么封起来一片光秃秃,要么搞个贯穿LED灯带,要么用锤形大灯,不同品牌之间都太雷同了,搞得像韩国的选美比赛。即便同一品牌内部,区分6789不同型号也不要仅仅用车身大小、座位数量、续航里程来区别,真的很乏味。


群众真正需要的是像林青霞、张柏芝这种有相似的美,但又有各自惊艳之处的美。



再看车尾的大灯,真是用造型做的立体感,配合上多层次造型的扩散器,尾部的立体、动感全都有了。


造型设计部分,我还得说说中控台和座椅。



我们看看奥迪RS e-tron GT中控台的折叠层次感,不仅左右分了两个区域,而且仅是右边从上到下就有5-6个面、3-4种材质,视觉效果非常饱满。仪表上面凸出的覆盖件,特别有战斗气息,再配合六边形仪表完整清晰的信息展示,以及前面的抬头显示,这才是真正的性能车该有的味道。


现在新势力车型的中控台就是大平台加大屏幕的,太平了,太缺乏个性和乐趣,不多的心思和亮点全在大屏上,真的是太乏味了。姑娘们化妆都知道脸上要有层次感,中控台怎么不能多些细节了?细节啊细节,细节是关键。



座椅也是这样的。修长的一体式座椅;侧面该凸凸该收收的包围;紧致均匀的靠背缝线纹路;黑红白RS标点缀的头枕;实际非常硬挺且严实的承托感和包裹感;这一看一坐就是跑车的感觉,坐上去就会对速度产生敬畏。百公里加速3秒级的车,就需要这种感觉。


反而那些加速如此快的车还是居家的氛围,真的容易让新手产生速度很好控制的错觉。毕竟现在30万以内就可以买加速3秒内的车,没有太多驾驶经验就来操作这种级别的车,那是要出人命的。


对于设计,我愿意这样总结——


品牌实力,不仅仅是按周计算的销量,不仅仅是现金储备,还有为了审美而付出的设计和工艺成本。我非常认同局座的观点,好看的东西往往代表着技术进化和制造工艺的进步,因此,颜值也是战斗力的一部分。简而言之,只要好看,战斗力就不会低。汽车同理,只要好看,性能往往不会差。


奥迪RS e-tron GT的空间优化能力,我也强烈推荐自主品牌新势力们学习。



奥迪RS e-tron GT车身高度1393mm,我坐在后排能轻松的把脚放到前排座椅下方,还可以随意摆动,这太难得了。小米SU7 Max版车高1440mm,后排脚部是塞到前排下面擦鞋的水平。所以,奥迪RS e-tron GT即便膝部只有一拳空间又怎么了,后排坐垫够长,承托够好,脚可以舒展开,头部能有一拳空间,后排坐着就舒服多了。这种空间优化能力,好多品牌的轿车都应该学学。



另外中控台有放水的杯架,有放手机的地方,车门储物槽和后备箱够大,第二排能放倒这些空间表现,都做得很好,完全是日常可以家用的水准。这些倒是优化了传统性能车储物空间不足的短板。


车内好多材质的质感和处理方式,也表现出了较高水准。



比如,车门上简单说就是有真皮、反绒皮、碳纤维、镀铬等材料,键盘上敲出来好像很多品牌都有。但我们仔细看皮面间的缝线的平稳度;仔细看真皮和反绒皮在贴合紧密度之外的叠面造型,以及造型的棱角;仔细看镀铬把手的多面形样式,哑光的质感;仔细看各个面板拼接处均匀的缝隙;这就是一个面料和造型的艺术品。



再者,前面说过的座椅。无论前后排,都不是传统性能车那种纯硬的座椅,也不是普通家用车那种软座椅,而是一种紧致的、富有支撑性的、线条贴合的座椅。这样设计的座椅能让人在感觉到运动感的同时,得到一定的长途乘坐舒适性。


说两个细节:



如图所示的翼子板的位置,不仅前部有螺丝固定,底部我专门拍了,还有下包围件凸出的一块遮挡。这是非常小的细节了,牢牢的固定了覆盖件,即可以防止各个方向的水流冲击,又可以抵抗刹车降温风道高速风的冲击。,



前刹车盘特别大,而且我看官方资料,是碳化钨涂层刹车盘。另外还有陶瓷刹车盘供选装。虽然选装价格是贵了些,但多种刹车的选择,才是对待3秒级速度的态度。我还挺期待能有博主开到赛道上去跑几圈,看看刹车片能撑多久。


驾仕总结:


假如有人这么问我:


奥迪e-tron GT已经是2018发布的车型了,不嫌老么?而且为啥还推荐的是奥迪RS e-tron GT?


我想原因在于,那会还是站在燃油车的时代,对电动车报以无限的想象,所有的设计都很美好,没有被后来的环保等等因素影响。奥迪e-tron概念车的设计是用力很猛,且元素够多的,足以影响到现在新推出的e-tron SUV车型。


但我还是喜欢这辆轿车,我就见过这么一次实车,在车展上,围着看了半小时。这辆车所有的设计语言我都能理解,在我的理解里,它的设计也足够的未来。RS版更是做到了极致,所以我推荐。



其实,算起来,奥迪RS e-tron GT这货是宝马i8同时代的产物。宝马i8啊,也是多么美好的一辆艺术品,可惜也不卖了。奥迪 e-tron GT系列看能撑多久吧。


站在燃油时代看电动时代,想象都很美好。但真正的站到了电动时代,才发现电动竟变得那么乏味。我们还算幸运,经历了时代的衔接,感受过极致绚烂的美好。


(END)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