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行业丨汽车价格体系被颠覆, 20万级是舒适区?

关注新车发布会的朋友都知道,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都将最尖端的技术放在20万级别的车型上,智能车机、高阶驾驶等持续加码,以强大的综合实力闯进传统合资车和入门豪华车的主力价格带。

为何车企尤为青睐20万级价格区间?难道竞争最激烈的不是“7.98万元”的混动车市场吗?20万级市场何时变成车企的舒适区?一切答案都有迹可循!

市场混战,自主、合资、豪华价格体系重塑

回望燃油车时代,20万元几乎是自主品牌的定价天花板,但同时也是豪华品牌的入门车底线。在这个阶段,消费者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购买中高端车型只能选择合资品牌。

比如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大众帕萨特等,虽然落地价在20万元以上,但可以满足部分人群对于舒适性、商务需求等用车需求,是不少家庭的消费升级选项。而20万元左右的豪华车型,当时只有宝马1系、奥迪A3、雷克萨斯CT等车型可选,这些车主打个性、时尚,对实用性要求不高。

但进入到新能源汽车时代,自主品牌不断突破价格天花板,在20万元以上的价格区间也能轻松站稳脚跟,汽车消费趋向明显改变。同时豪华品牌的入门级车型变得不再吃香,而合资品牌的中高级车型也逐渐被落下神坛,加价提车的局面不复存在。

这主要是因为自主品牌在突破了品牌价值的桎梏后,凭借着丰富的功能配置和日渐提升的设计水平,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使得人们更加关注车辆的性价比。比如同样的价位,自主车型拥有“冰箱、彩电、大沙发”,更契合家用车属性,把合资车拉下马就不出奇了。 另一方面是电动时代,大马力变得不值钱,自主车型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进一步拉近了自主车型与合资车、豪华车的距离。综合来看,自主品牌在汽车市场掌握了更多主动权,也有了挑衅合资车、豪华车的资本,汽车价格体系被颠覆。

捏住豪华品牌命门,新能源弯道超车

眼见自主车型的定价越来越高,从30万到50万、上百万,已经将触角深入到超豪华车市场的腹地。但突如其来的价格战,一下把车企拉回现实。 受到自主品牌上攻的影响,豪华品牌释放出更大的终端优惠,无形中加剧了价格战。特别是豪华中型SUV的核心价格段,30-50万元区间本是护城河,宝马X3、奔驰GLC、奥迪Q5L、沃尔沃XC60、林肯航海家等,基本是躺着赚钱。但现在,这些豪华车型的起售价已经下探至30万元以下,最大的一块蛋糕被自主品牌分食了。

再来看看自主品牌在30万元以下提供的中大型SUV,越级竞争策略用得越来越“溜”。比如问界新M7、小鹏G9、魏牌蓝山等,基本上从智能化配置、舒适性配置、动力等方面全面超越。

传统豪华车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甚至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新的鄙视链,智能座舱、高阶驾驶已经挺进了选车要素的前三名,品牌价值的位次反而退后了不少。因此,自主品牌弯道超车也是意料之中。

赛道越发拥挤,汽车价格战加剧

大量的新车都集中在20-30万元价格区间,消费者的选择更加丰富,车企却越来越焦虑。比如小米SU7在上市前热度颇高,但定价时却不敢任性,反而将配置的价格一一摆出,用低利润的策略博得消费者好感。

还有小米SU7的竞争对手,极氪007、智己L6等,都不约而同地将主力价格段放在20万元左右,纷纷采取相对克制的定价策略。可以说,在保证盈利的前提下,车企已经给出了相对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不过,这也导致了20万级新车市场过于拥挤,消费者选车时更加眼花缭乱。
20万级市场“神仙打架”,但不会无休止地继续“卷”下去。站在车企的角度,淘汰赛中的失败者将会带着巨大的沉没成本离开市场,剩下部分最具竞争力的车型会成为赢家。

一众车企不约而同地将新车售价区间定在20-30万元,既打出一张有竞争力的王牌,又不会陷入亏损的境地。就当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而言,这似乎是最优的定价和产品策略。不过,大量玩家涌向舒适区,势必会“卷”成新战场,接下来定价多少才有竞争力?

标签: 车价 小米SU7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