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雷军神级营销,把保时捷价格直接打到了40万!

一贯在国内认可度和口碑都不错的优雅豪车品牌保时捷,最近被曝出因销售指标和补贴等问题跟经销商未达成一致,导致国内经销商公开"逼宫”德国总部,拒签销售目标计划停止进车。

而此次产生冲突的根源还是保时捷在国内的业绩不尽人意,并处在销量持续下跌的境况;有经销商甚至把保时捷的入门款车型价格拉到了40万,却依然卖不动。

保时捷的销量遇冷,跟前阵子被网友称为“保时米”的小米SU7热销抢爆的盛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小米SU7的外形设计和保时捷的Taycan比较相似,但两款车的价格却相差数倍,让人不由产生怀疑:原本打算买保时捷的顾客,难道真的都跑去买小米SU7了?

我们把时间再往前拉就会发现,保时捷销量低迷跟小米SU7横空出世,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能还真不大;因为保时捷在国内市场的销售疲软,从去年就已经展露出来了:

“2023年保时捷在中国全年交付79283辆新车,同比下滑15%,其最大销售市场也由中国变成了北美;而进入2024年后下滑趋势仍未停止,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交付16340辆,同比下滑24%。”

当然作为营销人,老泡这篇文章并不是来唱衰保时捷的,也没有什么真知灼见或建设性意见,能够挽救保时捷的业绩于水火之中。

这里主要是想聊聊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很多传统的造车豪强们表现得步履维艰,而作为后起之秀的小米SU7为何能够一炮打响,成功实现名气和销量的双丰收?

相信提到小米SU7成功的核心要素,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那就是因为有雷军的存在!

雷军超强的资源实力以及超前的战略眼光,让小米SU7在产品研发和设计方面,丝毫不弱于那些头部的造车势力;并且在营销和造势方面的优势,雷军则显得鹤立鸡群,一眼望去看不到对手直接吊打所有人!

小米SU7一夜爆红之后,网上涌现出不少介绍雷军的传奇经历、总结小米SU7的营销手段、以及分析雷军如何造势刷屏等报道和文章。
但我发现大部分文章,都还停留在介绍小米SU7的营销传播战术、或者记录此次小米SU7营销全过程的层面,导致大部分文章和报道的内容千篇一律,也缺少一些更底层更深度的研究。

因此这篇文章,希望带着大家去层层剖析雷军此次的营销策略、去窥探雷军做营销的方法;以便我们能够学会其背后真正的逻辑和思路,而不是学到一些浮于表面的战术手段,这样才能在实战当中做到学以致用。

先抛结论,老泡认为雷军营销方法的大获成功,可以提炼为“极致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把个人和公司IP,用到极致!

第二板斧:把产品性价比,做到极致!

第三板斧:把话题和流量,炒到极致!

下面老泡会逐个详细介绍,这所谓的“极致三板斧”应该怎么理解?以及在实战过程中,如何具体运用和实操落地?

1. 借势个人IP和公司标签

雷军本人作为一个现象级的企业家IP,在大众心理一直都呈现出“踏实、亲切、珍惜用户、懂感恩、靠谱、努力“的正面形象,这种认知形象的根深蒂固,是雷军多年来日积月累经营而成的结果。

这就致使雷军每次推出新的产品或投入一个新的事业,都会引来大众的自发关注和媒体的主动报道;更厉害的是雷军人设的成功,让大众对与他有关的事物都产生天然的信任感,这种大众心智层面的信任感以及主动吸引过来的流量,比打多少广告、做多少宣传都更有效。

而SU7这款新车沿用了小米这个母品牌,目的就是把小米“产品好用且价格实惠“的品牌标签嫁接到SU7身上,从而大大减少了大众对SU7的认知成本,提升了对SU7的心理信任:小米的数码家电产品都是高配置高性价比,那车子的品质自然也会很不错。

2. 把情怀和经历故事化

在经历小米SU7发布会被疯狂转发,以及会后半小时创造5万订单的狂热之后,本以为雷军造车事件的高潮已告一段落。
殊不知突然冒出了“雷军10集爽文男主”的传奇故事,被网友在社交平台疯狂追捧和讨论,其热度丝甚至毫不亚于SU7的发布会:

第一集《一不小心高考中了状元》

第二集《武大课程不过如此》

第三集《大学赚了人生第一桶金》

第四集《上市公司大佬邀我当总经理》

第五集《财富自由后的迷茫人生》

第六集《热脸贴老黄屁股之我第二天就单干》

第七集《令人激动的十万块人民币投资》

第八集《印第安粉丝见面会单曲are you ok》

第九集《八年完成上市并进入世界五百强》

第十集《北漂九年买了34.8万平方米》

雷军极其丰富精彩的个人经历,很难用简单几句话就梳理清楚,因此采用多集故事的方式,不仅能把雷军的履历脉络清晰地进行描绘,还提升了可读性便于大众快速了解和传播。

后面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随着爽文男主传奇故事的口口相传,让雷军和小米SU7有关的话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霸占着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和话题榜,再次迎来一波话题和流量的高潮。

谈到“性价比“这个词,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跟价格便宜划上等号,殊不知这是对”性价比“一词很大的曲解和误会;在很多现实场景中,消费者心中真正认可的性价比,跟嘴巴上说出来的性价比往往不是一回事。

拿一个具体的购物场景举例,买一个容量10000毫安的小米充电宝价格大概是99元,但在拼多多上买个同等容量的充电宝可能只需要9.9元,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拼多多9.9元的充电宝比小米充电宝更具性价比?

答案显而易见,拼多多9.9元的充电宝虽然便宜,但消费者对这款充电宝的性能预期和要求会很低,即便它存在体积大、使用寿命短、外观丑陋等缺点,消费者通常也能够接受,毕竟价格摆在那里。

而小米的充电宝因为花了99元,因此消费者对它的使用寿命、外观、充电速度、体积重量等使用方面的体验会有一定的要求,只有满足这些条件之后消费者才会满意。

因此前者只能叫低价,而后者才是真正的性价比;它们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性价比是要在保证商品品质的前提下,尽量去压缩成本和降低利润空间,从而让消费者买到品质好且价格合理的商品。

回过头来看小米SU7这款车的发布过程,雷军一直号称它是50万以内最好看、最好开、最智能的轿车;而当公布出来的价格只要20万出头的时候,自然会给消费者带来一种极高性价比的感受:性能/驾驶体验/外观等堪比50万豪车,售价竟然只要20万出头。


除了外观媲美保时捷、配置胜过特斯拉model3之外,雷军在发布会上还特意强调了很多贴心的细节设计,比如一体压铸、8层上漆、水滴大灯、防晒车窗、半隐藏式门把手、3个手机收纳位、2个水杯放置区等。

再加上限定时间内大定,还能免费赠送车载智能冰箱等配置,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把小米SU7这款车的性价比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仅凭个人IP故事和打造产品性价比,依然无法让雷军在营销界称神;个人IP和产品可以理解是威慑力十足的武器,但必须把武器成功发射出去并精准命中,才能真正实现杀伤力和破坏力;因此对话题和流量的持续炒作,成为了小米SU7持续破圈刷屏的催化剂

让我们来梳理下雷军宣布造车的这一路,是如何维持话题和热度的:

小米SU7对话题的炒作,可以追溯到2021年雷军宣布造车的那场发布会,他哽咽道"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致使大众和媒体这几年来,一直主动关心着小米的造车进度。

2023年底小米召开SU7技术发布会,承包了一线城市的地标建筑来致敬中国电动车的先行者们;同时把小米SU7价格的悬念留在最后,最后让“SU7到底会卖多少钱?“演变成了一场全民的谈资和竞猜游戏。

后面又接上了一系列刷存在感的操作,比如让小米汽车模具登上春晚,雷军每天在自媒体上更新小米SU7产品细节,两会期间雷军作为人大代表不忘宣传小米汽车,发布视频带领参观小米汽车超级工厂等。

直到发布会当天,邀请了多位电动汽车友商大佬参加(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等);随着发布会的不断推进,网友更是把友商大佬心理状态变化做成一系列表情包,赚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搜。

最后就是发布会结束后的常规操作,把雷军在发布会上的金句二次包装炒作,把情怀直接拉满,比如“造车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浑身都闪耀着乐观与自信的光芒“等句子在朋友圈引发无数人共鸣被疯狂转发。

雷军造热搜话题、吸睛引流的这套打法,可谓是一步接一步有条不紊地推进,每一招都能够直击要害引发讨论或共鸣。

在营销实战操盘过程中,这些战术打法我们是可以直接学习和模仿的;不过是建立在某些前提之下,比如你也有一个影响力的IP做支撑,同时能够协调足够多的资源和足够庞大的阵容。

雷军每一次的神级营销,表面看上去是一炮而红,实则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影响力、人设、资源、人脉、经验等因素的集中绽放,这才是雷军“极致营销三板斧”得以落地的真谛!

回复“小米”即可领取《小米SU7上市传播复盘PPT》

作者 | 老泡OG 营销人的策略知识和观点!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