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讲智能化、大降价,销量却依然一路下滑,合资车彻底凉凉?

  • 作者: AcDriver
  • 2024-06-10 18:26
  • 463

如果时间回到十年前……不对,只要五年前,手握二十来万的预算,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的购车清单里,途观汉兰达凯美瑞等合资车型一定占有一席之地。

毕竟彼时,在这个价位自主品牌尚且未能推出颠覆市场格局的产品,上述几款依然是当之无愧的标杆车型。

但近几年,自主品牌快速发展,新势力相继崛起,汽车市场更多地朝新能源方向转型,越来越多优秀的新车型出现,电动化、智能化愈发受到消费者关注,竞争激烈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语。

如此境遇,那些我们熟知的老牌合资车型会如何应对呢?

途观L Pro:打不过就加入

或许初代途观的设计师怎么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途观也会和“彩电”扯上关系。

但事实就是,当下的汽车消费市场,“彩电冰箱大沙发”远比机械素质更受关注。

秉承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此次焕新的途观L Pro直接翻身搞智能化。

10.3英寸液晶仪表、大到夸张的15英寸悬浮中控屏、副驾前方11.6英寸的娱乐屏……途观L Pro搭载了迄今为止大众车系中尺寸最大、数量最多的屏幕,势必要颠覆消费者心目中的“老旧”燃油车印象。

与大众电动车相同的怀挡式换挡,沉浸式未来感智能座舱、专为中国消费者设计 的车机交互系统,此外还有IQ. 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实现智能驾驶,单看这些,途观L Pro确实对得起“超聪明的油车”这一名号。

但上汽大众或许忽略了一个不起眼、却极为重要的逻辑,就是如今新能源车型普遍优异的智能化用车体验,其实是建立在电气系统之上——毕竟车机系统、音响、空调等都得耗大量的电,而新能源尤其是纯电车型因为本身拥有一块大电池,供给座舱部分当属“洒洒水啦”。

但途观L Pro则不然,作为一台纯燃油车,其全部供电来源就是一台12V小电瓶。是的,你没看错,它连48V轻混系统都没配备。这就意味着途观L Pro车内一切电器设备都要通过燃烧95号汽油带动,所谓的智能化,几乎就与驻车无缘,体验自然要大打折扣。

而IQ.Pilot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其实也只是与大疆车载联合开发的一套L2+级辅助驾驶。不是说大疆车载不好,而是这套低成本的智驾方案,没有激光雷达,全部感知硬件为9颗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最智能的功能为拨杆变道……

不可否认,相较于前代产品,或者是同级别的合资燃油车,途观L Pro在智能化水平上确实有着长足的进步。但如今的市场早已不是五年前,随便挑出一台十几万的电动车,其智能化体验几乎就可以秒杀途观L Pro,更不要说各家车企都在疯狂怼智能化配置的二十万级市场。

途观L Pro的上市指导价格为23.68万元-26.68万元,这个价格已经几乎与理想L6相当,而后者“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竞争力想必我不用多提。

所以问题并不出在“超聪明的油车”,而是在这个普遍讲电动化、智能化的时代,以机械素质见长的途观L Pro被迫挤上了本不属于它的赛道,更重要的是价格也不见得很有竞争力。

汉兰达/凯美瑞:官降,直接官降!

面对新能源转型浪潮下自主品牌的崛起,销量逐渐呈现颓势的汉兰达与凯美瑞,选择了更为直接的手段:增配+降价。

在配置上,汉兰达2024新款将智慧空间软硬件全面迭代升级、驾乘体验全面升级——标配Toyota Pilot高阶智驾、车机全面升级——搭载12.3英寸中控屏、高通骁龙8155芯片,从智能化方面全面领先合资。

当然最为吸睛的显然不是配置升级,而是昔日“加价王”、神车汉兰达,如今“挥泪降价”。

2023款汉兰达双擎版的售价为26.88~34.88万元,而2024款汉兰达,搭载智能电混双擎车型全系官降4.3万元,包含建议零售价下调2.3万元,官方APP权益2万元,起售门槛下探至22.98万元。搭载2.0T发动机的380T车型全系官降5.3万元,包含建议零售价下调3.3万元,官方APP权益2万元,起售价为26.48万元。

要知道,时间往前推移个五年,彼时汉兰达可谓一车难求,不加个几万你休想从4S店开走,三十大几万落地的大有人在。而那个时候的媒体圈,你也会看到在这个级别无论是国产还是合资车型几乎都要和汉兰达来对标一番,可见其标杆地位。

可惜时过境迁,现在二十出头就能买的汉兰达,在市场上也几乎掀不起波澜。

再说凯美瑞,今年年初才完成换代,作为家族车系的第九代产品,它可以说集结了广汽丰田时下的最新科技。

高通骁龙8155芯片,12+128G 内存,支持自定义下载软件,操作流畅度和功能应用的丰富性都得到保证,它甚至用上了和华为合作开发的语音交互功能,在互联体验上已经领先于同级车型太多。

动力系统方面,先期上市2.0L汽油版与2.0HEV电混双擎两个版本,2.0L汽油版售价17.18-19.68万元,2.0HEV电混双擎售价17.98-20.68万元,这个价格不说多么惊艳,但作为双擎混动车型确实门槛不高;而后续上市的2.5L电混双擎车型,官方建议售价为21.98-25.98万元,6月30日前下定并按期提车还可以享受5000元的上新见面礼和15000元的感恩回馈礼,相当于额外优惠了20000元,裸车价19.98万元起。

除了汉兰达和凯美瑞以外,广汽丰田的另一款MPV赛那,也在北京车展期间“焕新”,综合优惠后限时售价28.48万元起。

短短三个月内,三款车型,全都以“全球最高标准”完成改款或换代,并实施“价格重塑”。可以说这是广汽丰田面对自主品牌冲击的一次突破与尝试。

但,消费者只为价格买单吗?

是,也不是。

众所周知,合资品牌曾经成功席卷中国市场靠的是占据优势的动力系统、底盘调校,以及稳定的质量与口碑,过去自主品牌在这些方面确实不见长。但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给了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这场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下,车机系统、座舱体验、辅助驾驶,这些当下汽车消费市场实实在在的消费需求,自主品牌已经大有领先之势。而在质量与口碑方面,自主品牌也正迎头赶上。

10万级比亚迪秦L、20万星纪元ET综合续航里程破千、30万级理想L8独立6座,纯电200公里,充电只要十八块八,外加冰箱彩电大沙发...无论何级价位,自主品牌的车型可选择的数不胜数。

所以,价格不是夺回市场的关键,产品力与价格匹配才是。如果还把消费者当“冤大头”,合资车只能被动挨打。

广汽丰田这一波操作可谓是走对了一步棋,不过火候还是差点。

AceDriver点评:

回归标题,合资车真的穷途末路了?

不尽然...尽管新能源车现在声势浩大,但燃油车(含油电混动)仍然占据了整个市场近7成份额,而这正是合资车的大基盘。

并且在“价格屠夫”比亚迪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一度猛上第一的压力下,细观近年来的销量,丰田、大众等合资车企仍然努力在中国市场大放光彩。

所以只要合资车企下定决心,是可以在成本上与中国品牌竞争的,因为其依托全球市场,在规模上更具优势。

当然,能否拿回绝对优势还是问号,不过至少这一局面将会让国内汽车市场百花齐放,消费者也将有更多适合自己的选择。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