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凯美瑞 新款上市

日本车企再曝集体造假,制造神话的封建迷信该破一破了

在追求效率和利润的过程中,可能把产品质量和安全抛到九霄云外的思维也与日本那种菊与刀的民族性格分不开关系。


多年以前,德国制造和日本制造堪称两大牢不可破的神话,萦绕在当时的互联网青年心头,久久不能释怀。


严谨的德国人为中国青岛修建了受益百年的良心下水道、德国火车永远准点。而日本新干线是全世界最安全的高铁、传承上千年的工匠精神、各种行业之神的传说更是屡见不鲜。


德系以及日系车型也长久以来牢牢地占据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有利地位。可笑的是,被国内各工业领域奉为圭臬的日本制造业在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惊天丑闻的曝出,开始走下神坛。


曾经被捧得多高,企业领导弯腰鞠躬的时候头埋得就有多低。


据时事通讯社、《每日新闻》等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国土交通省6月3日通报称,丰田本田马自达、雅马哈、铃木5家汽车、机车生产企业在申请车型生产认证时存在舞弊行为。


图片


这一次的造假案涉及范围之广、性质之恶劣堪比以往的任何一次。


先说结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发布信息称,截至今年4月底,该公司测试违规行为所涉及的车辆总数约为170万辆。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发布信息称,自2009年以来,该公司在车辆噪音测试、发动机测试等方面存在不当行为,涉及的车辆总数约为435万辆。有网友看到这里立马也不淡定辆,就本田那样的nvh还需要造假吗?


除此之外,丰田、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铃木的38种车型存在认证欺诈问题。国土交通省要求,在确认丰田、马自达和雅马哈发动机3家公司的6款现有车型符合安全标准之前,暂停出货。


图片


日本国土交通省要求相关企业进行内部调查,将根据《道路运输车辆法》于4日对丰田公司展开进驻调查,其他4家公司也将陆续接受相关调查。


日本实权二把手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6月3日在记者会上痛批,“这损害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信誉”。



“工匠精神”成“躬犟精神”



时至今日,我依旧能够记得,在多年以前刚刚涉足汽车行业之时,同事跟我科普,雷克萨斯的座椅都是采用高端的手工缝线,来自九州工厂的高级技师们可以左右手同时折出千纸鹤,以展现其技术之高超。


到后来,这样的工匠精神也在日本车企领导人一次次的低头认错后,成了“躬犟精神”,主打一个鞠躬和造假永不冲突。对于被发现的错误我诚恳道歉,对于来自广大群众的指责我虚心接受,但在制造这个专业领域我还就是屡教不改。


往往是上一次丑闻的罚款还没交完,新的污点就被发现了。


这一次也不例外,在消息走漏的第一时间,各大车企一把手就召开记者说明会,在全世界面前道歉,熟悉的样子令人心疼。


图片


不得不说,在鞠躬这件事情上各位车企领导们同样有着造车般的严谨,脊柱的弯曲角度、两臂的摆放甚至颈椎的屈服强度都保持了惊人的一致。网友们甚至有理由怀疑,这大概是道歉已经道出了肌肉记忆。


截至目前,只有丰田在这一次的造假事件中对中国市场作出了回应。


丰田中国6月3日就认证申请问题发布声明称,“关于日本市场部分丰田车辆认证申请不规范,给各位顾客带来的担忧,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经过确认,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与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车型与本次事件无关,相关认证实验按照中国法律法规,在中国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完成,不存在安全和品质问题,请用户安心使用。”


图片


这一波说明实属是把中国用户感动哭了,网友直呼,“简直是倒反天罡。”在过去,只有中国企业被网友诟病,出口到国外的都是好的,差的产品都留给了自己人。没想到的是,这样的操作是以真心换真情,丰田在日本造假都成这样了,对于中国市场依旧保持了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


在各大日系车企中,丰田也依靠这份声明脱引而出,但消费者买不买帐又是另外一回事了。2023年日系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 369.4 万辆,同比下跌 9.9%,不但与德系车的差距被拉大,更是难以和正在飞速崛起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相较量。


今年4月份,日系乘用车在华市占率降至15.2%,创下了自2013年以来的历史新低。日系神话在中国市场正在这一次次的造假事件中逐渐被打破。



造假蔚然成风



事实上,日本企业造假已经是成为了传统,只不过是近些年才被揭露发现而已。


2009年,高田气囊被曝出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气囊破裂,造成金属碎片飞溅,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召回。此次事件使得高田公司最终破产,这件事情直到今天还有巨大影响。


2016年,日立金属被曝出篡改部分铝制品的强度数据,涉及多家汽车制造商。日立安斯泰莫不仅不定期做实验,测试产品质量,还杜撰测试报告,甚至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变更设计规格。


2017年,神户制钢所被曝出篡改铝制品和铜制品的强度、尺寸等数据,涉及多家汽车制造商和航空公司。同年,三菱电机被曝出在检验报告中篡改设备性能数据,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


2021年,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承认,在日本工厂生产出来的刹车及零部件产品中,有114000多项质检数据是假的。而他们的造假行为至少可以追溯到2001年,也就是说,他们坚持造假了20年。


2023年12月,隶属于丰田集团的大发汽车因碰撞测试数据篡改被曝光,违规操作高达174项,涉及64款车型,导致超过100万辆汽车被迫召回。


图片


走出汽车产业,日本制造的造假丑闻更是数不胜数,从三菱电机到化工巨头东丽会社再到医药巨头小林制药,在这几年都被爆出了造假丑闻。


反思违规操作和造假丑闻的原因,丰田章男曾经解释过:“为了迎合更多汽车消费者的需求,丰田也采取了市场全方位战略扩张等战略,在这样的战略指导下,公司也将优先考虑新车的开发周期和效率生产。但是,扩张战略会导致极少数的短视行为,作为公司一直坚守的生产价值观,正在动摇。”


子公司大发工业对造假更是找了一堆借口,“工作时间表过于紧张和僵化,造成极大压力”“现场过度担责,管理层缺少参与”“管理层只注重短期发展,对违规问题视而不见”等。


图片


从这些回应上来看,这些企业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是把责任停留在事实的表面。并没有从深层次的人性以及意识形态上反思。


对和谐氛围和秩序的维护,是日本职场文化中一堵看不见的墙,谁也冲不破。


这就是为什么像高田、丰田、神户制铁、东芝这些日本企业,可以心安理得地造假,而且一造就是二三十年,因为高层知道内部没人敢说,除非被客户发现。


这种在追求效率和利润的过程中,可能把产品质量和安全抛到九霄云外的思维也与日本那种菊与刀的民族性格分不开关系。


从这几年日系车企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再结合这一系列造假丑闻,何以作出那些亮眼的财报,或许也有迹可循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