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汉兰达 新款上市

实锤数百万车辆造假,丰田、本田等日系车的工匠神话破灭了?

从拉面之神、寿司之神、煮饭仙人,到联合舞弊的日系车,到底发生了什么?

6月3日,日本国土交通省通报,丰田、本田、马自达、雅马哈和铃木5家主要汽车和机车生产企业在申请车型生产认证时存在舞弊行为,具体的舞弊行为包含车辆性能测试造假、产品检测违规、车辆噪音测试违规等,仅丰田与本田两家涉案车辆就已超过600万辆。

事件发生后,不仅企业的高管在当天分别召开了记者会,就此事向公众道歉,而且日内阁官房长也对此事进行痛批,表示“这损害了日本汽车产业的声誉,动摇了汽车认证制度的根基”,并指出将对此事进行“严正处理”。

有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日本制造业丑闻不断,涉及汽车、钢铁、化工等诸多领域。仅以丰田汽车为例,前年以来,其子公司日野汽车、全资子公司大发工业等也都相继曝出在产品检测中存在违规行为,再次给丰田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在公众认知里,日本始终以工匠精神而著称,拉面之神、寿司之神、煮饭仙人等案例,都向世界输出了一个严谨而极富工匠精神的形象,尤其在汽车制造领域,国内用户对日系车始终怀有高可靠性与高品质的印象。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日系企业不顾百年名望而铤而走险?就以丰田为案例探讨:

首先,产品检测违规、车辆噪音测试违规以及车辆性能测试违规等事件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在制造端存在着“以次充好”的行为,而近年来,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等因素,日系车企普遍在企业利润增长上遭遇了瓶颈,如丰田在2022年经营利润就出现了大额的下滑,此年利润折合人民币为1255亿元,较去年下滑了14%。

事实上,自2020年开始,丰田就开始面临着盈利能力增幅不断降低的难题,正因如此,也导致了丰田股价的下跌——其不仅早被特斯拉超越,而且如今更面临着比亚迪的步步紧逼,在巨大经营压力下,丰田不得不以批量关闭工厂为应对,但仅节流、不开源的做法,自然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于是也就出现了上述舞弊事件,或许也正因其造假行为,才能在2023年拿到更漂亮的财报。

其次,这仍然显示出了丰田的保守派思想。无论是原材料端的价格上涨,还是新能源汽车的冲击,这些均属于外部因素。而以丰田为首的日系车企,最核心的是企业创新能力问题。换言之,新能源汽车对丰田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了市场端。

从对成本影响最大的生产制造端来看,一直以来,以丰田为首的日系车,均是坚持精益化管理生产模式,这源于风行于日本的TQC质量管理体系,在燃油车时代,这一套体系大放异彩,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品质。但在新能源时代,这样的理念却不太行得通。

这是因为,新能源汽车有着更简单的构造,这为特斯拉与比亚迪的垂直化经营提供了基础,也创造出了一种完全自控的成本与品质控制体系,可从全产业链进行成本的优化,而非仅仅在制造端——就像WIN7系统再怎么打补丁也无法比起WIN11的高效流畅一样,在新能源市场,垂直化管理对精益化生产带来的打击的不是超越,而是颠覆。

最后,这或许是来源于市场策略的转变。

近年来,随着国内竞争压力的变大,日系车开始与国产车竞争东南亚市场,而这一部分市场受限于经济水平与汽车产业发展,对务实、廉价的汽车需求更加旺盛,同时在法律法规上并不像成熟市场那般严苛。从这一方面去看,日系车的舞弊不会影响在该市场的销售,反而会提升车辆的价格优势。

当然,国内用户暂时不必为此担忧。在事件发生后,广汽丰田通过微博进行回应,表示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及雷克萨斯在华销售车辆与本次事件无关,并表示车辆是按中国法律法规进行生产。而在汽车有文化看来,(汽车有文化 欧阳/文)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