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当下的造车“简单”,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近些年,造车新势力入局汽车行业,通过新能源汽车掀起了腥风血雨。汽车号称工业上的皇冠,但现在好像给大家的感觉好像什么人都可以来造车了。特别是近日小米雷总在直播中提到造车的门槛比造手机低得多,可谓舆论一片哗然。

虽然不得不承认手机生产制造设计到芯片和系统等高精尖科技,但造车的难度也真的不小。雷总看似用时三年造车,但他的汽车新能源技术和研发团队,包括整套汽车生产需要的零配件体系都是各个品牌日积月累打下的坚实基础。没有中国汽车人一代一代的艰苦奋斗,哪敢想象如今国产品牌的强势崛起。

因此,就如广汽埃安的古总所言:“车辆关乎人的生命,人命关天,只有心怀对生命的敬畏,才能造好车。”手机坏了无非是财产损失,但车辆由于自身的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安全和质量是中国汽车人造车的第一要义。保证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让驾驶者具备容错的概率,这才是中国一代一代汽车人需要传承下去的造车精神。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新闻组出品


标签: 造车 小米SU7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