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大众的中年危机,从佛山开始

作为合资车企的头部,如今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开始遭遇挑战。

据多家媒体报道,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启动人员优化调整。据网传文件显示,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于5月13日发布计划减员情况汇报,佛山分公司将有700名员工面临被裁,一汽-大众分公司拟从2019年7月入职至2024年7月劳动合同期满批次人员(涉及690人)内计划选取绩效排名较后的565人,以劳动合同期满为由不再与员工续签劳动合同,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图片

据了解,一汽-大众公司计划于5月25日前发布公告,通知相关员工劳动合同期满后不再续签,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并提供两个阶段方案:1、自公告发布之日起,5月25日-31日无异议员工,愿意配合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按照N+1给予赔偿金;2、如5月25日-31日员工无法与公司达成一致,公司将自2024年6月开始按照法律规定给予N个月的经济补偿金。此外,一汽-大众分公司表示,佛山工厂将于5月25日至6月10日暂时停产,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针对“佛山分公司启动人员优化”传闻,一汽-大众方面回应称,此次调整为佛山分公司对部分第一次劳动合同到期员工不续约,该情况已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提前报备。一汽-大众依法依规对该批员工及时给予足额经济补偿,补偿方案除对该批员工正常发放N倍经济补偿金外,还发放了专项福利、绩效奖金等额外补偿。

图片

一汽-大众曾是国内最大的汽车厂商,曾连续三年夺得国内乘用车销冠头衔,其中2019年年销207万辆,首次反超上汽大众,2020年同比微增1.9%至211.0万辆,2021年同比下滑15.7%至178万辆。2022年,一汽-大众全年销量178万辆,与同期持平,但却被全面电动化的比亚迪汽车反超,后者全年销量181万辆,同比增长149.4%。

图片

比亚迪反超一汽-大众,是比亚迪史上首次,也是中国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上首次。从根本上来讲,比亚迪反超一汽-大众,表面一汽-大众连续四年蝉联乘用车市场销冠的目标被终止,其市场地位开始出现松动,而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品牌开始挑战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开始瓦解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进入2023年之后,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差距开始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销量前五车企分别为比亚迪汽车、一汽-大众、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上汽大众,其中比亚迪汽车以接近百万的销量差距超越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以123万辆排名第五,前十车企中仅丰田合资公司上榜,东风日产以及本田合资公司均跌出前十。

图片

不久前,汽车博主“孙少军”在微博上发文透露,一汽-大众向全体系员工发送一条名为“突围行动”的推送。内容显示,“一汽-大众正处于最后也是唯一的转型窗口期,除了背水一战我们无路可走,唯有万众一心向死而生。”虽然该内容最后被一汽-大众证实不实,但还是揭露了一汽-大众当前面临的艰难处境。

图片

2024年1-4月,一汽-大众累计销量51万辆,而比亚迪汽车为84万辆,两家公司相差33万辆。截至4月底,一汽-大众月销量已连跌3个月,而吉利汽车和长安汽车通过新能源汽车业务扩张持续实现增长,其中吉利汽车与一汽-大众销量差距不到万辆,一汽-大众或将难以守住销量亚军的位置。

图片

数据显示,2024年1-4月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为15.2%,创近年来新低,德系品牌则跌破20%,为19.8%,美系为6.7%,法系为0.3%,韩系为1.5%,以上外资品牌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而自主品牌份额为55.6%,较2023年的51.9%增长明显。

不管是到期不续约,还是人员优化,这一系列的举动都已经证明了,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除了一汽-大众外,不久前广汽本田也传出裁员的消息,而在2023年的10月,日系合资公司之一广汽三菱则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断臂求生也好,刮骨疗毒也罢,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下,已经让不少合资品牌进入危机时刻,当然大众汽车是最先意识到市场严重性的企业,不断宣布加大资金投资电动化以及中国市场,只不过至少从当前来看还是难以与中国新能源品牌抗衡。

标签: 速腾 大众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