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车市大变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过半,油车党终成少数派

在电动浪潮风起云涌的时代,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行业格局有望重塑无疑早已成为共识,但这一天来到来得如此之快,仍然大大超乎预判。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2024年4月上半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为50.39%,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5月第三周(13日-19日)最新数据,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16.8万辆,终端上险渗透率也首次突破50%,达到50.2%。这个时间节点比国家规划目标整整提前了十一年!

燃油电动车市场渗透率的此消彼长,追根朔源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发的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的深刻变革。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过半,并成为消费者主流选择,燃油车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小,燃油车的坚守者们也终将成为少数派。

产品体验领先,新能源车成购车首选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成熟,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性能、使用体验、用车成本等方面信息获取渠道也不断丰富。很多新能源车的用户都会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用车体验和观点,这势必会影响很多对新能源车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买车就买新能源”的种子。

而当这些消费者真正到了购车环节,去实际体验过新能源车型,我相信他们很难不被打动,从而做出最终的购买决定。因为新能源车型对比传统燃油车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就拿很多老司机最在意的动力性和平顺性来说,燃油车因为有变速箱的存在,是不可能做到完美平顺的,多少还是会让人察觉换挡的存在,而且普通的家用燃油车0-100km/h加速10秒以内都算很快的;而新能源车型则可以靠电机做到完全平顺驾驶,而且0-100km/h加速基本都在6秒以内,高功率车型跑进4秒以内也很常见。

单就动力性和平顺性这方面来看,新能源汽车都足以动摇燃油车的基本盘,更不用说在智能座舱、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等方面新能源汽车更是做到了断层式领先。当新能源车主已经用上了体验完善的智能座舱,燃油车车主还在研究手机支架的选购,这样的体验差距无疑让更多追求新体验的消费者转投新能源阵营。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从今年北京车展的展台热度上就可见一斑,很多中国品牌展台新能源产品阵容丰富。比如比亚迪展台,秦L和海狮07EV等新车都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参观,相比之下很多燃油车为主的合资品牌展台则是门可罗雀。

这足以说明,新能源汽车在产品体验上多多重优势已经改变了很多消费者的固有观念。就连我这个曾经坚定不移的油车党,看着8块多一升的油价和油表上10打头的百公里油耗,也打算把自己的车置换掉,买一辆新能源车。

 

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像我一样的消费者被新能源车的产品体验所打动。不管他们是首次购车就投入新能源车的环抱,还是置换掉燃油车买新能源车,只要是用钱包投票,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还会进一步提升。

中国品牌强势崛起,燃油车再度雪上加霜

与新能源汽车井喷式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燃油车市场进入寒冬。日系燃油车更甚,今年三月,曾经的合资车头牌本田雅阁降幅达72.6%,而丰田凯美瑞降幅59.2%、卡罗拉降幅54.4%,大众朗逸降幅36.4%同样可用断崖式下跌形容。

 

而反观中国品牌,则是在新能源领域对合资品牌实现了全面超越,不仅打破了合资多年构建的价格体系,更是打破了消费者“买车选合资”的固有观念。

以新能源头部玩家比亚迪为例,今年年初一句“电比油低”的口号,让整个中国车市都为之震动,王朝网、海洋网的多款荣耀版车型接连上市,用极具吸引力的价格抢走了原本合资品牌的客户。上面提到的车型销量暴跌,很难说没有受到比亚迪的影响。

 

今年4月份,比亚迪的销量已经达到313245辆,位列车企销量排行榜榜首,而且排名前三的车企也都是中国品牌,这样的增长势头用强势崛起形容再合适不过。

由于市场占有率的下滑,有不少合资品牌都选择以价换量,新车价格不断下探,隔两三个月就是一个新行情,这也导致了这些车型在二手车市场的价格体系也完全紊乱,很多车商收车压价,合资品牌燃油车的高二手保值率已经不复存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与北京精真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也显示,2023年合资品牌燃油车保值率呈现较为明显下滑趋势。

二手车价格明显下滑,保值率神话破灭,也进一步形成燃油车的负向传导。再加上包括知名汽车品牌在内的经销商退网,以及时不时产生的消费者纠纷和维权,一定程度上让燃油车再度雪上加霜。

 

新能源汽车市场则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新能源车企,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和技术积累,掌握了三电技术、人工智能、生产制造等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优势,比亚迪的刀片电池、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璇玑智能化架构等一系列领先技术已经形成了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护城河。

我们不难发现,相较于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型,比亚迪的产品往往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而且在成本方面也会更有优势,定价自然也会比合资品牌同类产品更具竞争力,这点在销量数据上也能体现。

现在中国普通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车型时首先关注的都是比亚迪和其它中国品牌,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基本没有市场热度,这也说明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品牌才是消费者心中的“正规军”。

 

所以说,无论是拼产品体验、性价比还是品牌力,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已经占得了先机。未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留给合资品牌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

 

一同说

回顾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史,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1%用了10年之久,而渗透率提升到了5%,仅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2020年,中国制定了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的目标,这一目标已经在2024年提前实现,并且比计划整整提前了11年。

 

不过在我看来,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会远超普通人的想象,新能源渗透率突破 50%,只是中国汽车市场大变局的开始。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未来排放法规的愈发严格以及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进阶和产品升级,纯燃油车的生存空间只会变得更为狭窄,而作为消费者我们能做的也只有积极拥抱变化,享受新能源车带给我们的美好体验。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