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禾赛和速腾,都准备好赚钱了


ADAS激光雷达,即将迎来一个历史性的节点——商业正循环,盈利就在眼前。


几乎是同一时间,速腾与禾赛两家头部激光雷达玩家,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


不同的是,速腾向上,交付、营收、毛利……同比向上;禾赛向下,在出货量向上增加近7成的前提下,营收同比减少16.5%,毛利率同比减少1个百分点。


因为各自一开始选择的战略不同,二者的光景并不一致,但对于未来盈利的预期相当一致。


具体来讲,禾赛目标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速腾预期要在明年实现收支平衡。


目标兑现之日距离现在都不算很长,不管能否如期实现,至少当下他们对于自身发展都很自信。


从两家企业的财报信息,我们也可以看出:ADAS激光雷达头部玩家已经在技术和规模化的准备之下,探索出一条可执行的商业化之路。


我们将看到,长期被质疑的ADAS激光雷达,要在不久之后进行最终自证了。


01

禾赛&速腾,第一季度过得如何?


从两家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基本面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是,激光雷达尤其是ADAS激光雷达的出货量,双方都保持了高水平的周期性增长。


速腾聚创第一季度交付情况


其中以速腾尤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速腾累计出货量达到12万颗,同比增长超过457%,环比上个季度减少17.3%。


ADAS激光雷达产品出货量占到总出货量的绝大多数,达到为11.62万颗,同比增长542.0%,环比去年第四季度减少21.22%。


禾赛虽然没有速腾那么夸张的增速,但依旧有所增长,今年第一季度禾赛激光雷达产品出货量5.9万颗较去年同期增加69.7%,环比去年第四季度减少32.6%。


禾赛第一季度销量情况


其中同比增长的主要支撑来自车载的ADAS激光雷达,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86.1%,出货量来到了5.25万颗,不过相较上个季度的8.04万颗环比减少34.8%。


二者双双环比出现下降情有可原,向下追溯,年初汽车市场传统淡季的寒风会吹到供应商这里,如果抛开这种周期性波动的因素,禾赛和速腾在出货量增长都非常可观。


但二者的相同点也仅限于此,同样是激光雷达销量大涨,速腾与禾赛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趋势。


具体来看,在出货量增加的同时,速腾的营收、毛利等均同比有所上升。


速腾聚创部分财务情况


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速腾聚创营收规模来到3.6亿元,同比增长149.1%,其中主要营收来源还是来自于产品销售,为3.451亿元,该业务板块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95.6%。


得益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产量规模的持续增长,速腾聚创毛利同样有所改善,实现毛利为4450万元,2023年同期毛损为590万元,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的4.1%毛损率大幅提升至本季度12.3%的毛利率。


其中,用于ADAS应用的产品毛利为3250万元,2023年同期毛损为4190万元,该产品类别的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的毛损率58.5%,显著提高至本季度的毛利率10.6%。


在此情况下,速腾的亏损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3.43亿元减少至1.3亿元。


镜头拉到禾赛这边,则是完全不同的光景。


禾赛第一季度财务亮点


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禾赛营收规模为3.5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3亿元同比减少16.5%,环比去年第四季度的5.61亿元下降36%。


营收的降低,禾赛解释为Robotaxi需求放缓,导致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这里可以理解为机械式激光雷达)业务收入减少,ADAS激光雷达的收入上升填补了一部分营收,但总体营收规模下降。


营业成本与营收维持同步下降的趋势,今年第一季度禾赛营业成本2.6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7%,环比去年第四季度减少6.7%。


综合对比之下,禾赛科技第一季度的毛利率变化不算大,维持在38.8%的水平,较去年同期增加1个百分点,不过相比去年第四季度的41.2%还是有所下降。


营收规模收缩,禾赛在各项支出上也略显保守,比如研发费用由去年同期的2.1亿元减少到1.94亿元,同比下降6.8%。


亏损方面,禾赛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但是不多。今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1.0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00万元,环比下降10%。


对于下个季度的预期,禾赛在财报中表示,预计今年第二季度营收将来到4.4亿元,较第一季度增长0%-4.5%。


底气略显不足,不过从第一季度的财报来看,这样的谦逊也在合理范围内,毕竟相比速腾聚创第一季度整体向上的大好局面,禾赛还是略逊一筹。


02

不一样的光景,一样的根源


都是产品出货量增加,为什么传递到账面上就变成不同的结局?


这个谜题的答案就在谜面上,根本的原因,也正是由于产品大规模增长,尤其是ADAS产品业务快速扩大所致。但相同的根源不同的结局,根源在于两家头部激光雷达公司一开始所站的位置不同。


拿速腾来说,自2015年开始由静态测绘进入激光雷达行业,之后到2017年all in 车载激光雷达,所以今天我们能看到,车载(ADAS)激光雷达已经占据其营收和出货量的绝对主力。


速腾聚创ADAS业务毛利率变化趋势


这里带来的问题是,过了2020-2021年ADAS激光雷达作为少量实验性质上车保持高毛利率的时间之后,车企开始对进入商品阶段的ADAS激光雷达提出性价比的要求。


这种要求在近几年随着行业越来越卷的情况下更甚,所以速腾在all in 车载激光雷达的情况下,进入到2022年之后该细分业务的毛利率一直处于低位运行。


同时伴随着出货量的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部分技术革新(比如芯片化、集成化)使得激光雷达成本降低,这种低位运行的毛利率开始显著上升。


禾赛机械式激光雷达产品


禾赛则是在跷跷板的另一端,一开始抓住高阶自动驾驶的风口,以高溢价的机械式激光雷达为主要业务,所以在其ADAS业务还未大规模上量的2023年之前,禾赛的毛利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甚至70%左右的水平。


不过,随着自动驾驶市场逐渐转冷,以及禾赛ADAS业务比重逐渐上升,过去高位运行的毛利率开始出现显著的下行。


同时因为Robotaxi需求放缓而空出来的营收,出货量大但单价较低的ADAS激光雷达并未做到完全补位。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样是销量增长,禾赛营收反而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说到底,不管是禾赛还是速腾,随着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占业务比重的上升,二者的营收结构、毛利水平以及利润情况,最终将会趋于一个共同的模式。


到时候我们也将看到,ADAS激光雷达这类备受争议的传感器,及其背后的供应商,自证商业正循环的那一天。


03

禾赛&速腾,自证时刻来临


ADAS激光雷达要自证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这门生意可以做,至少要在几个问题上给出肯定回答:


其一,技术层面,激光雷达可以为纯视觉做感知的补充,而且是必要补充;


其二,市场层面,激光雷达可以通过技术革新大幅降低成本,让可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价格不断下探,从而获取更大的市场渗透率;


其三,商业层面,在前两个问题实现的前提下,车载激光雷达公司实现商业上的正循环,更直白一点就是能赚到钱。


如今我们在两家头部公司的财报里,以及市场趋势上,看到这个时刻已经到了我们面前。


市场趋势方面,纯视觉同名词特斯拉的FSD入华在即,此前关于纯视觉还是融合感知的争议,更多主要停留在隔空喊话的阶段,而随着FSD进入国内市场,同一个时空下用事实说话无疑是最直接的。


而在激光雷达成本的问题上,近期包括禾赛、速腾给出了近乎相同的解:通过芯片化高集成的千元级低价格小型化产品,作为下探市场的主力,主要面向15万元乃至更低的车型市场。


禾赛ATX


这样的产品是禾赛的ATX,速腾的MX,说不定后续还有别的什么X……已发布的两款产品都将会在明年一季度量产。两家公司都将此类产品视作未来业务爆发的主要动力。


除了产品,激光雷达行业也在对激光雷达本身的定位探讨更有利的口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禾赛CEO李一帆的安全件概念,即在智能驾驶中,激光雷达应该是一个安全件,而非功能件。


二者的区别在于,功能件可以不要,无非是体验上的损失,安全件就像安全气囊或者安全带,必不可少。


必不可少带来的市场潜力,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


最后,商业层面,在技术、市场都有了前提的情况下,借着此次财报发布,两家公司都对未来盈利预期给出明确指引:


李一帆在财报会中给出了第四季度实现盈利,今年全年交付量达到50万颗的目标。至于更长期的,李一帆表示,预计2025年出货量会达到100万颗。


速腾方面,则是将收支平衡的时间定在2025年。


时间都不算太远,被质疑已久的ADAS激光雷达,或许将迎来其最重要的正名时刻,我们或许将有幸见证。


标签: 速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