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4月销量同比下滑15.6%“除了背水一战无路可走”旗下多款车型降价

最近,汽车圈最大的新闻莫过于一汽-大众的内部信事件了。没错,就是那封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的”突围行动”。有消息称,一汽-大众近日向全体员工发出了这则通知,内容直指要么背水一战,要么无路可走,言语之间透露出一股视死如归的悲壮感。

消息一出,立马在业内引发了热烈讨论。虽然官方很快辟谣说内容有出入,但这恐怕也是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了。毕竟一汽-大众最近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他们不得不祭出这招来给员工打鸡血,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问题来了,堂堂汽车巨头一汽-大众,怎么说沦落就沦落到这步田地了?稍微关注过汽车行业的朋友都知道,一汽-大众可谓是头顶”合资一哥”光环多年,市场份额和销量傲视群雄。但如今,他们非但没能守住江山,反而节节败退,甚至沦落到发悲情檄文的地步,其中缘由令人唏嘘。

说到一汽-大众最近的”罪状”,那可真是罄竹难书。单说4月销量,同比就大跌了15.6%,在比亚迪吉利等后起之秀面前完全不够看;主力车型表现也不尽如人意,16款在售车型中月销过万的只有速腾迈腾两款,多年的当家花旦也开始掉队;更别提在新能源领域乏善可陈,中型纯电轿车ID.7上市半年销量连千辆都难破……种种迹象表明,曾经的”一哥”如今风光不再,日渐式微。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还是一汽-大众转型跟不上市场变化。 出身”高贵”的大众似乎还沉浸在燃油车时代的荣光里,占比超9成的车型仍是老一套的速腾宝来迈腾等。但放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这些车早就失去了昔日的竞争力。不论是价格、空间还是智能配置,都已经被国产品牌全面碾压。没有足够有竞争力的产品,单纯比拼价格无异于饮鸩止渴。

一汽-大众走到这一步,归根结底是没有真正搞懂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人家需要又大又高性价比还能上绿牌的车,你非要端着个”德系”的架子,做些又贵又low的玩意儿,新能源领域投入更是少得可怜,消费者不买账才怪呢。比亚迪、吉利、长安等自主品牌则抓住了市场风口,凭借着高品质、高颜值的新能源车型迅速抢占了市场,一汽-大众的落寞与他们的如日中天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汽-大众的困境恐怕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面对全面溃败的危机,仅凭一纸”突围宣言”能力挽狂澜吗?恐怕并非那么简单。 与其整天琢磨这种苦情戏,倒不如老老实实反思自身,在品牌塑造和产品创新上狠下功夫,争取早日走出泥潭,重回巅峰。

这一切的前提是一汽-大众能够放下身段,审时度势。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即便是昔日的王者,也早晚会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一个合资巨头的彻底沦为”弱鸡”,恐怕也就为期不远了。

眼下正是一汽-大众的生死存亡之秋,他们能否突破重围,走出困局,我们拭目以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他们还是不愿意接受市场变化,顽固地坚持”祖传”的那一套,结局恐怕只能是死路一条。 市场就是个无情的擂台,不进则退,慢半拍就可能满盘皆输。奔驰宝马等其他合资品牌的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一汽-大众又怎能独善其身?

一汽-大众目前危机重重,内忧外患。能否绝处逢生,还需要靠真刀真枪地实力说话。空喊口号、发檄文是没用的,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才是出路所在。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一汽-大众理应勇敢地直面挑战,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市场不相信眼泪,新时代属于那些敢于创新、勇于改变的品牌。一汽-大众,加油!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与我互动!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