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人人“追逐”的时代,极星只做自己

图片

“我相信,那一切都是种子。只有经过埋藏,才有生机。”

顾城写在《给我的尊师安徒生》的这句话,用来描述今天的极星再恰当不过了。

这个诞生于2017年的中欧“混血”品牌,在中国的存在感并不算高。有行业人士曾这样形容极星:北欧阿那亚,车圈始祖鸟。车是好车,但是更多的是在小众圈层里叫好,“圈外”的人不甚了解,也很难感知。

但在北京车展,极星的生动表现却让很多人开始重新认识这个品牌。

不同于大多数汽车品牌以车为核心的展示逻辑,极星的思维显然要更加发散。在这场没有真正意义上新车的发布会中,极星却展现出了对于自身、行业生态以及未来趋势更加独特且深邃的思考。

正如一位媒体老师所言,在这个人人都想成为保时捷特斯拉的时代,只有极星,始终在做它自己。

1

车展的“热”的极星的“冷”

熟悉极星的读者或许还记得,去年上海车展中极星用8万支郁金香铺满展台的盛景,还记得广州车展前夜极星将品牌logo打在“小蛮腰”的浪漫。这种独属于极星的腔调,同样也在北京车展中得以展露。

不同于车展中流行“蹭流量”“造网红”的做法,在“热闹”的车展中极星显得有些“冷”。这种“冷”不是冷清,而是指极星始终在喧嚣中保持冷静的思考,在千篇一律的跟风、模仿中保持自身调性的“冷”。

图片

其中,最具冲击力的要属极星新推出的一款概念车型——极星Synergy。这辆高1.07米、长4.56米,底盘几乎贴地的电动超跑初次亮相,便生动诠释出极星作为一个中欧混血,独一无二的产品气质。

极简的轮廓设计、极低重心的车身姿态、极致的比例和细节,将北欧设计和纯粹美学发挥到极致,也生动诠释出极星“美是克制”的品牌调性。尤其是在当前审美愈加趋同的年代,极星希望定义而非追逐。

车展中同步上市的还有极星4“双星互联版”,顾名思义就是极星和星纪魅族的互联,当它以一种更加智能化、多元化的视角重新出发,我们不难看出极星的独特思考。

图片

在新汽车的时代洪流之下,极星始终坚守豪华底蕴,以美学思维解读豪华新境,在机械产品的理性架构中书写艺术的浪漫,同时在产品投放、品牌塑造上不断创新进取,持续引领豪华品牌高质量发展。

没有人会否认极星的“美”,就像没有人会否认,极星一直在探索的,如何将新汽车推向新的时代。

2

以“手车无界互联”引领汽车3.0时代

在极星看来,“设计和科技将是我们品牌的两大核心支柱,设计可以让我们脱颖而出,成为全新豪华的定义者和变革者,而科技赋能将助力我们产品在体验和性能方面领先行业。”

因此,除了对于美和极致的阐述之外,极星还发布了首款AI旗舰手机Polestar Phone,这意味着极星正式迎来“汽车与手机的双星互联”。

图片

极星科技CEO沈子瑜曾表示,“智能化和软件将会是极星中国的主旋律。要打造好的车机与手机生态,必须先有一台好手机,没有手机软件赋能的汽车厂商都将逐渐掉队。”

这是因为经过近70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从机械化、到电动化再到智能化,伴随着驱动形式、用车形式的变化,汽车工业已经不知不觉成长为过去人们想象中的“未来工业”。

如果说汽车的1.0时代是机械化,2.0时代是电动化,那么3.0时代就是智能化,在智能化这个全新的汽车时代,极星希望承担起“引领者”的使命。在极星看来,多终端的无界交互、多端融合,打开座舱的应用边界,是关于未来汽车想象的一种。

图片

而极星正在将这种想象变成现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极星是新汽车时代未来汽车创新的综合体,更承载着行业内对于未来汽车的想象和期待。

当汽车行业的变革和融合的帷幕徐徐拉开,极星要做冲在最前沿的领跑者,引领中国汽车3.0时代的发展,甚至成为未来智能出行的“代名词”。

3

从小众到大众

2024年,被视为极星的“突破之年”,更是极星的“中国元年”。

在一位行业专业人士看来,对于现阶段的极星来说,背靠吉利、星纪魅族两方面的资源,加之自身的造车底蕴,造一台好车并不是最难的事。难的是如何摘掉自身“遥远”“高冷”的标签,打破小众高性能电动车的瓶颈,让更多中国消费者真正感受到极星的产品价值。

其中,营销传播思路的转变是极星有位关键的一步。

因此,我们看到陈坤、周迅作为极星代言人在车展前夜的惊艳亮相。这种快速、高效的出圈方式对于当前急需扩大知名度的极星来说,无疑是最具性价比的方式。

图片

在极星的领导人身上,这种思路的转变也清晰可见。如果仔细观察其实会发现,无论是沈子瑜还是今年年初刚刚履新的极星COO的陈思英,都在微博上空前活跃,频繁为极星展台。

此外,在对极星进行全面“体检”后,快速将极星的市场营销业务体系由原来的七八个部门整合成了用户增长、用户发展及用户运营三大板块,目的就是为了更多地触达潜在用户群体。

陈思英表示,“接下来我们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一方面是我们一定要讲好这个品牌在中国的故事,源自北欧的品牌理念、价值观以及极简的设计,怎么样让中国消费者理解;另一方面是我们怎么样在组织建立上离用户越来越近。”

可以预见,随着极星这一轮在营销传播、战略思路的重新调整,以及它所带来的涟漪效应,极星会更加深入到中国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当中,这条从小众走向大众的道路也会更加畅通。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