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当制造业沦为广告学:主机厂卷不动“全栈自研”了

全栈自研,最早是脸书一位工程师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工程师不仅要会写代码,还要做产品经理开发APP,要成为一个有全局视野的跨界人才。

他或许做梦都没想到,现如今借用他的概念最多的领域竟然是汽车。在车圈,自研这个概念就像滥发的货币,从“全栈自研”到“全域自研”,从“深度自研”到“联合自研”,一时间让人感觉,车圈都很硬气,大家都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都要牢牢地掌控自己的命运。

当然,不管外人怎么说,车企仍在积极宣传自研。

2021年,上汽董事长陈虹提出了灵魂论,矛头直指华为,他宣称车企必须牢牢地掌握自己的灵魂,不能把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交给供应商们。

积极响应的是造车新势力们,蔚小理宣布以全栈自研是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但与此同时,以百度、地平线、禾赛为代表的自动驾驶供应商们却带头唱起了反调。百度副总裁储瑞松建议车企“与其追求全栈自研,不如追求全栈可控”。

地平线副总裁李星宇则表示:“全栈自研是个奢侈品,从历史来看,真正拥有全栈能力并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公司绝对是少数,也是不可复制的极少数。”

站在供应商们的立场上,说这话很正常,你们都自研了,我们难道去喝西北风吗?

一边是主机厂高喊灵魂论,疯狂自研。另一边是供应商苦口婆心,积极求合作。

可见,全栈自研到究竟为何物,全栈自研的性价比到底高不高,自研和与供应商合作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至今大家仍无共识。在汽车行业,整车厂和供应链的博弈永远存在,只不过,这种博弈在产业链洗牌阶段显得格外激烈。

不过,这种博弈是一场有限游戏,当双方都付出代价后,都将明确自己的能力边界,最终回归开放与合作。

灰盒模式,才是合乎理性的选择

今天,对全栈自研最狂热的要属自动驾驶领域,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算法和数据掌握在自己手里。

最早提供完整自动驾驶服务的供应商是以色列的Mobileye。它的想法是,只提供黑盒模式,把芯片和感知算法封装在一起,客户只管买,但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原理,既不能看,也不能改。

汽车行业都知道自动驾驶是未来,如果接受这套黑盒无异于把未来的发展拱手相让。很快,坚持搞黑盒模式的Mobileye衰落了。

Mobileye衰落提醒了所有车企,自动驾驶不像传统零部件,供应链以及合作模式都比较成熟,车企也非常熟悉,但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车企在这方面几乎等于外行,如果对强势供应商听之任之,那么长此以往,车企必将失去“灵魂”。

以此为起点,许多车企开始坚定地走向了全栈自研之路。

要知道,一个自动驾驶大模型就有上亿行代码,而且算法只是最上面的冰山一角,冰山之下还有诸如操作系统、芯片等无底洞,大部分车企既没有那个资金实力,也没有技术实力去搞全栈自研。

但总有人坚持自研,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自研算法有助于车企形成数据闭环,充分地从容地开发适合自己的硬件。比如小鹏P5的城市NOA方案只用一块0TOPS的Xavier芯片和两颗激光雷达就可以完成。

由于电动车的整车结构已经从过去的分布式结构变成了集中式结构,所以车企开始设计、开发属于自己的特殊结构,全栈自研似乎已经成为一家车企彰显技术实力和进取心的标准动作。

比如蔚来汽车,其全栈自研的丰硕果实,就是ICC智能底盘域控制器,能够更好地协调制动、转向、空悬以及CDC减震器等不同模块,并可以通过后期的OTA来提升行驶质感。这也是蔚来汽车推出80万级高端旗舰轿车蔚来ET9的底气。

但尽管如此,“蔚小理”在现阶段也不可能自建一个像特斯拉DOJO这样的超算中心,答案很简单,没那么多钱。

可见,全栈自研好处很多,但是代价也很大。根据数据,2022年蔚来、小鹏和理想三家新势力研发投入分别达到108亿元、52亿元和67.8亿元。要是没有强悍的融资能力,那么这种烧钱模式显然不可持续。

实际上,就算是特斯拉也不是全栈自研,其座舱芯片也是由AMD提供的,底层操作系统也是基于Linux开发的;而垂直整合的拥趸比亚迪在自动驾驶领域也是和Momenta、大疆、速腾聚创等供应商们合作;此外,诸如上汽投资Momenta,理想绑定地平线等案例也比比皆是。

可见,即便车企想要全栈自研,能力也达不到,还得和供应商们深度协作。

由此,车企通过和自动驾驶供应商的合作,一方面熟悉了解算法大模型、数据闭环等关键环节,还能节约成本,进而确定自研的重点领域,实现独立灵魂和产品差异化。

比亚迪副总裁廉玉波说:“车企和Tier 1和Tier 2之间的合作方式主要是全黑盒模式和全白盒模式,但黑盒模式产品不能满足车厂的需求,而全白盒模式会让供应商失去部分竞争力,他认为未来行业需要探索出一种介于两种模式之间的灰盒模式。”

想要大规模量产,主机厂离不开供应商

比起自动驾驶全栈自研,硬件全栈自研似乎更简单,更有必要。

但其实不然,很长时间里,大众对硬件全栈自研的认知就是尖端技术攻关,似乎只要能拿出技术就万事大吉了。

但实际上,技术攻关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成本控制下的大规模量产,具体来讲,技术攻关是第一步,更为困难的是第二步,能不能量产,良品率有多高?

比如饱受舆论质疑的小米自研V8s电机,有人认为这是汇川科技的技术,但是在实验室里突破技术并非难事,困难的是能否保证高良品率前提下的大规模量产,也就是能否突破良品率、库存管理、产能扩张等环节的制约。

车企可以独自完成第一步,但对于某些零部件来说,要完成第二步的难度太大,必须由主机厂和供应商共同完成。

比如,宁德时代之所以能成为动力电池巨头,是因为它抢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前,就突破了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路线,并实现了大规模量产,目前能比肩宁德时代技术和产量的主机厂只有比亚迪一家。

另外,强如特斯拉,也不是所有环节都是全栈自研。比如当马斯克从玩具制造上想到一体压铸时,地球上刚好存在一家能制造出 6000 吨压铸机的公司——力劲,如果没有力劲的协助,单靠特斯拉自己研发一体化压铸设备,那特斯拉的电动车还能否量产,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仅是主机厂需要供应商协助,哪怕是动力电池巨头要研发、量产它们自主设计的电池,也要次一级供应商的协助。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长城旗下的蜂巢能源,他们自主设计的方形的动力电池壳,在量产时需要大量的叠片机,只能选择与韩国供应商合作,要知道,叠片工艺的难度也相当大,怎么对齐、怎么减少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等都是业内顶级难题。

终于,在与供应商的协作下,蜂巢最终从易拉罐的产线中找到灵感,推出了多工位并联的新式叠片机,一举突破了大规模量产的良品率问题。

由此可见,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全栈自研,主机厂砸钱投入技术攻关,肯定不是为了博得一个“独立自主”的好名声,而是通过自研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换得利润,让企业健康地活下去。

进一步拓展来说,理性的主机厂应该意识到,全栈自研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掌握产业链附加值最高的环节,进而掌握话语权。

对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如此,能否主导一个产业的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产业链附加值最高的环节。动力电池占电动车整车成本高达40%,但世界上只有中国有最完备的电池供应链,离开了中国供应商,基本做不好电动车。中国就掌握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附加值最高的环节。

比如,日产把自己的电池业务卖给中国远景后,导致日产电动车难以量产,最终只能寻求中国供应商欣旺达的帮助。本田和大众的新能源车电芯同样来自宁德时代,丰田的bZ3里装着比亚迪的电池,国产特斯拉的电池来自比亚迪和宁德时代。

所以,即便大众、丰田、特斯拉不是中国品牌,但只要使用中国的动力电池,那就意味着40%的成本,以及背后的营收和就业留在了中国,中国的工人就能赚到钱。

总结来说,全栈自研貌似很提气,但实际上难度大、烧钱多,对大部分主机厂来说,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于是,全栈自研从制造业变成了广告学——主机厂一边立“全栈自研”的人设,一边暗地里和供应商打得火热。

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如今大部分所谓“全栈自研”已经沦为了营销工具,而真正的“全栈自研”是技术攻关和大规模量产的巧妙平衡。“不惜一切代价”听起来回肠荡气,但在商业上往往是极其危险的。


标签: 速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