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苹果悬崖勒马,压力给到军儿!

2月28日,网传苹果取消电车研发计划,取消十年的造车长跑,转头直击AI。目前,苹果汽车团队还有2000人,后面可能面临转岗或离开。那么,苹果悬崖勒马的背后,反映出造车有哪些问题?为何说压力一下子给到军儿了? 

其实,苹果造车并非这两年的心血来潮,之前持续了十年,投入数十亿美元。但是,截止目前苹果造车依旧没有取得理想的进展。造车的门槛并没有那么低,特别是在国外新能源发展远低于国内的条件下。这是为何呢?

首先,因为充电价格高昂和充电基础设施缺乏,近10年来国外新能源市场扩张缓慢。 

第二,自动驾驶技术要求太高,短期内很难落地。想要实现高阶自动驾驶,预估在目前的基础上还要继续投入可能超过数亿美金

第三,苹果预估自己量产的车辆售价要高达10万美金。这已经远超特斯拉的Model S/X的8万美金的售价,过高的定价能否带来销量和利润,这也是苹果需要考虑的重点。 

对于苹果的这个决策,马斯克表示庆祝,毕竟他又少了一个潜在对手。而在国内,雷布斯则表示小米要坚决地进入汽车市场,既然大投入了就不会回头。面对这条新闻,国内不少网友纷纷喊话:军儿,苹果都收手了,你还不收手吗?

 

目前,小米SU7的定价非常尴尬,反反复复拿价格上热搜,加上竞品层出不穷,而且定价都非常大胆。有网友调侃雷军:“书福,船夫,你们可真是让我服了”。

确实,小米SU7定价低了,可能销量还不错,但基本会亏钱。赔本赚吆喝,必定不是长远之路。但碍于小米的品牌定位,定价高了吧,前期可以小赚一波,但后续销量就很难保证。看吧,真的很纠结。 

比亚迪秦荣耀版7.98已经证明,汽车行业只有规模效应和强话语权的供应链管理,才能做价格屠夫。现在比亚迪一降价,所有车企,不管是合资还是自主品牌,全都得跟进。这就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没有儿女情长。

 

写在最后:

苹果“收手”造车说明,汽车行业远比手机通讯等消费类电子行业复杂得的多。以苹果的资金和技术储备,想做出一款“技术领先同时低成本”的车都是很难做到的,何况小米呢?现在苹果都收手了,小米既然不想收手,那价格就得认真考虑考虑。

标签: 小米SU7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