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EM90启航亚太实力圈粉,沃尔沃的品牌跃迁如何布局?

  • 作者: 玩电8
  • 2024-02-07 18:17
  • 565

豪华品牌的自我跃迁绝非易事,往昔的光环往往会在这时幻化为刻板印象和历史包袱,反过来限制品牌的再度突破。在独特的历史机遇(电动化)面前,沃尔沃是如何布局转型和品牌升级的呢?最近它在香港、在日/韩/新等几国的布局与静展,背后所折射出的思路,就值得好好研读一番。


EM90亮相“新·日·韩”三国四地机场,亚太静展开启


开启春节旅行的你,可以留意一下成田机场(日本东京)、关西机场日本大阪)、仁川机场(韩国首尔)、和樟宜机场新加坡)这四个机场中沃尔沃EM90的身影,从2月2日起,沃尔沃已陆续开启海外静展活动,积极向海外市场扩大影响力。


如果细究这四场静展的选址,你同样会发现沃尔沃的考究:

新加坡樟宜机场内,一辆白色的EM90吸引着往来旅客的注意。近些年新加坡政府也在大力推广新能源车,不仅可以减免45%的额外注册费 (ARF) ,还可以享受一定的退税额度,在道路税费方面也可下调34%。所以比亚迪奔驰保时捷都将新能源车型陆续投放进来,打下新能源市占率的基础。



在韩国仁川,这个连续五年拿了全球服务最佳机场第一名国际机场,摆放了一台黑色的EM90。沃尔沃是韩国进口车排名第三的品牌(宝马奥迪之后),在韩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在这个相对闭塞的本土汽车市场,能占有一席之地实属不易,而EM90的出现相信会给起亚嘉华现代STARIA,两款销量担当车型一些“触动”。虽说现代起亚也有自己的纯电SUV与轿车系列,但对于纯电豪华MPV这个品类却仍未涉及。


细心的你,可能已经发现了,沃尔沃这次日本的静展选择了东京大阪两地,这其中的缘由不仅仅是对日本市场的重视,更是对第一大市场的尊重。此前在去年十一月广州车展期间,EM90首次亮相就得到了日本媒体的广泛关注,就像这个标题所写“超豪华的EM90竞争对手是埃尔法还是雷克萨斯LM?”

强烈的危机意识是日本企业的共性,纯电属性的EM90首次出现在日本展示,想必也会像东京出行展似的,对展车仔细“度量”。毕竟EM90在日本市场是孤品一般的存在,5206mm的作为量产非改装绝对可以碾压一众走Kcar系列的车型,即使LM的车身长度也才5040mm,但真正实现降维打击的是EM90的智能装备与拉满的配置,例如车内的后舱智慧屏+智控面板组合,双腔空气悬挂,以及让日系车难以“撼动”2000Mpa高强度车身结构。不知LM的车主在机场看到如此“孤傲的EM90”会不会萌生换车的念头。



从香港到亚太,力争步步为“赢”

在亚太静展前,沃尔沃EM90南区上市选在了香港,虽说亚洲在最近的几十年多出了不少都会城市新贵,但香港仍然是那个被Old Money们所认同的那个唯一的东方之珠。无论是考虑到传统定位为其确立的金融、贸易上的重要地位,还是各界名流云集于斯所带来的人脉潜力,香港都还是亚太乃至东半球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就好比东半球的摩纳哥一样。

所以,沃尔沃选择让EM90在香港上市目的很明确——这里将不仅仅是一个起点,更是将来沃尔沃扩大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支点;在香港各种意义上的明星效应助力之下,沃尔沃所图将不只是战术层面上的“存地”,更有战略意义上的“存人”。


首先是字面意义上的“明星效应”。配合这次的南区上市,前跳水奥运冠军郭晶晶从XC90车主到EM90车主的转身,也就被聚焦到了镁光灯下:倘若说先前选择XC90只是出自她对沃尔沃产品的信任,那这次选择EM90,则更能投射出她对沃尔沃在品牌层面上有了更多信赖和认可——要知道,EM90所面向的【大型纯电豪华生态位,在整个大陆以外的亚太市场目前算是独一份存在;这种刻意的差异化,也是沃尔沃寻求豪华产品定义权和品牌升级的关键通路。

另外,就EM90这个车系而言,选择将香港作为亚太市场首发站还有一层更直接的意义——填补百万级豪华市场空白,同时辐射到亚太市场的其他地区。香港这个对同样高度认同的市场,绝大多数都埃尔法这类日系,对于香港顶级圈层的人来说,选择余地太少,确实需要EM90这类【豪华安全+纯电动力】这个新兴品类来“补缺”,毕竟EM90面前,混动版埃尔法从舒适度到科技配置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产物——从平台架构到电子电气架构,从算力到车身强度,从智能配置到空间理念,相信用户对比过之后,都会感叹沃尔沃的“电气化战略”真的很硬核。



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看,港媒近期对EM90的反应来看,应该说沃尔沃的这一步是很成功的:在整体偏向正面的报道中,“顶级豪华”“奢华”这类形容词已经开始频繁出现——在习于巧妙诙谐且尖刻批判的港媒口中仍能获得如此评价,足以看出它的被接受程度。


俗话说“走棋看三步”,上述四场静展的预期效果与香港上市,应该已经足够引发EM90乃至转型后沃尔沃在当地的品牌形象和讨论度。对沃尔沃后续的品牌提升推广活动中,这些静展无疑也将成为日后的样板,以点到面,进一步带动沃尔沃品牌在整个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品牌升级,有表更需“里”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品牌的提升都要合理搭配其形象与内涵的共同进步,单纯强调形象只会沉沦于营销本身,过于偏科内涵又难以在市场上立足。步入2024年,沃尔沃对于这种同步感的追求提高了一个台阶,关于其品牌内涵的升级,沃尔沃明确表现出要将品牌印象从相对狭义的“产品安全”,过渡到“看到这个品牌就有安全感”的跃升之上。

不过,【安全感】这个词汇本身终归过于抽象,营造这种感受需要立体地作出表态。就目前所采取的行动来看,沃尔沃的思路显然是分了三步——


1.【作为个体的人】对沃尔沃印象的加分

这是“安全感”最基础也最直观的部分。沃尔沃最近开启的“AED道路使者联盟”项目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面向全国招募沃尔沃AED道路使者——后者在经过专业的线下急救培训和AED操作培训之后,将获颁对应的设备和专用车贴,并在未来成为一些危急关头的“关键先生”。需要强调的是,沃尔沃是目前唯一官方率先成立AED联盟的车企。

应该说,这一活动更强调的是公益性质和社会责任感,救死扶伤的内核,带给一般路人的印象就是“沃尔沃车主靠得住”。这种观念在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后,路人对于沃尔沃的印象也会从“车子很安全”慢慢转变为“这个品牌可靠踏实”,无形中的安全感印象就此形成。

实际上,有关这种“守护爱与生命”的话题,在沃尔沃的品牌历史中并不鲜见:50年代末发明三点式安全带时、70年代发明带氧传感器的三元催化器用以控制排放时,他们都第一时间将这些技术无偿公之于众;2019年向行业无偿分享E.V.A.沃尔沃安全平等行动的研究成果时,他们也是抱着类似的“济世”觉悟。

如果说这次的AED道路使用者联盟项目与先前那些行动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那必然是其影响力从【行业内】到【全社会】的一次跃进——单纯的应用技术无偿推广,对于不专门关注这个方向新闻的普通人而言并不具象化;而当公益活动与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都可能直接联系时,这种“有安全感”的形象自然会变得更加立体化。


2.产品本身的安全感精益求精

公众对品牌认识的加强——尤其是安全性这个方向的——反过来也会对品牌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维持拥趸们的好感度,还是更进一步强化产品本身并将其转化为更多“安全的口碑”,增强新车型产品的安全性都是沃尔沃接下来必做的功课。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沃尔沃伴随自身电气化所提出的“世界树”安全体系:在脱胎于北欧传统神话架构的名字之下,沃尔沃提出了更多适应新时代的安全标准:他们将防护行为本身也合理地“模块化”,细分为车内、车身、车外和人员四个不同的安全空间,沃尔沃一贯强调的主被动防护由此变得更加科学。

早在20年前就成立“鼻子小组”的沃尔沃,本身自然是极端重视乘员健康保障的——沃尔沃新车的内饰气味控制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如今他们携手Blueair共同研发CLEANZONE清洁驾驶舱技术又更进一步,过滤系统具备吸附PM1颗粒的能力;至于内饰选材的防过敏、“婴儿级亲肤”等等卖点,沃尔沃实际上也一直是快人一步的存在。

另外,在智能化时代面前,隐私和数据保护也被沃尔沃视为安全的重要一环:沃尔沃承诺,其车辆不会记录车内影像,且不会发送或存储未经用户授权的任何数据。在越来越多车载功能内置后门、用户信息画像变得越发重要的今天,还能够坚持这样的原则实属不易。

或者可以说,上面这些在防患未然意识上的先见性,正是沃尔沃在接下来的电动化时代中,提升【安全感】的核心力量。


3.品牌安全感进一步塑形

这部分仍然比较抽象,但解释和理解并不困难:简言之,公众对沃尔沃所强调和承诺的“安全感”有了更全面的认知,沃尔沃的品牌认可度、销量和盈利水平才会趋于乐观、报表上的统计才会更加惹人注目。从而,沃尔沃的品牌形象期许,以及其致力于冲击更高端豪华品牌的形象也会更加深入人心。这种“表”与“里”将是互相促进的,以良性循环推动沃尔沃的品牌进一步建设。


而如此宏大愿景的起点,正在眼下悄然推动着;EM90在香港的登场,以及已经开始跟进的多国静态展示,实际上都在引领我们见证历史——这是一个豪华品牌借助行业格局洗牌,重拾往日荣光的故事的新篇章。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