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凯美瑞 新款上市

破局阵痛期 广汽丰田逆势走高的背后暗藏这些“杀招”

近日,寰球思想汇智能电混双擎新格局系列论坛活动举行,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合资车企在华经历转型阵痛期的相关话题,并就广汽丰田为范本共议了未来新能源时代的技术路线与合资车企突围方向。

针对这一议题,《一品汽车》同样极为关注,近期也与车质网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张炤虎、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以及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以及等行业大咖开启“一品大咖谈”相关策划,探讨步入2024年后,广汽丰田等合资车企如何复兴再创新佳绩?

唯有中国陷困局 合资品牌已然度过“危险期”

事实上,过去的一年是合资品牌集体发力的一年,我们看到各家车企深化智能化与新能源转型步伐。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12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量约79万辆,同比下降7%。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约20.5%,同比持平;日系品牌零售份额约16.5%,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7.3%,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相较于此前骤降的销量数据,合资品牌正在逐步恢复元气,度过所谓的“危险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市场疲态尽显的当下,大众、丰田、本田以及现代等品牌在海外市场则呈现一番喜人之势。其中,丰田2024财年(4月至9月)全球销量达到517.24万辆,同比增加9.1%,创同期新高;此外,现代汽车第三季度在全球市场销售了104.5万辆。这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而大众汽车集团今年第三季度则在全球交付了 234.37 万辆汽车,同比增长 7.4%,尽显喜人之势。

由此可见,合资车企陷入阵痛期中国市场销量下探的同时,各大车企在全球市场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谈及合资车企的运营转型苦难之际,张炤虎对《一品汽车》提到:“新能源浪潮之下,中国主导电动汽车关键原材料和主要零部件供应链,不少企业可以电子电气架构全栈自研。加之内卷的特点是以产品为王,合资企业面临着几乎无法逾越的时间成本和发展期鸿沟。两田一产电动车布局几乎为零,大众的软件开发部门整体裁撤。强者恒强的传统观念已经被颠覆,合资车企正因战略准备不足、电池技术与软件研发落后以及成本控制能力不足等原因,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持续陷入发展瓶颈期。”

面对合资车企在市场中挣扎的表现,崔东树同样指出:“合资新能源市场压力较大,近期新车的推出力度较大,燃油产品优惠幅度同样很大,以钜惠换销量已经成为各家合资车企的主要营销方式。在此背景之下,如何提速合资品牌出口效率便是关键所在。”

在《一品汽车》看来,如此鲜明的对比数据表明,丰田与大众等品牌的整体运营并未出现困难,各家合资车企在中国面对的阵痛期注定是极具特色且注定短暂的挑战。

不利因素之下 广汽丰田表现颇为亮眼

在合资阵营销量整体表现并不强势之际,刚刚过去的2023年,广汽丰田凭借着技术优势、市场积淀等因素的共同助推,交出了一份出乎意料的“成绩单”。尤其是在新合资时代的大背景下,作为“合资新头部”的广汽丰田在全面混动化的产品策略下,电动化渗透率超过35%,位居合资第一。

根据2020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到203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形成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两分天下”的局面,即纯电/插混与混动年销量各占50%,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部转化为混合动力。按照当前混动车型的市场渗透率,以广汽丰田智能电混双擎为首的混动路线显然还“大有可为”。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广汽丰田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销量逆势再进阶,排名位居日系第一,合资第三,行业第六,站在2024年的起点,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广汽丰田正在展现。谈及广丰的表现之际,行业主流声音一致认为,“当前,合资汽车企业进入新阶段,持续探索低碳动力释放积累的能量。表面上合资车企或许并不耀眼,但其在技术与口碑上的积累,是存量市场中最为珍贵的部分,广汽丰田在其中发挥着积极的先锋作用。 ”

在《一品汽车》看来,尤其是当电动化技术愈加多元,混合动力是汽车产业重要的一条技术路径,新能源不是要打倒燃油车,而是要让燃油车如何的环保节能,智能电混双擎是一个有效路径。对此,寰球汽车集团总裁李鸿武同步提到道:“未来汽车能源结构一定是多元的,无论是站在今天还是站在未来,任何试图用单一能源结构去做自己未来支撑动力能源尝试都是短视且不可持续的,汽车企业的竞争,不能看一招一式,汽车企业的竞争是五年以后的竞争。尤其在当前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即将迎来重大的变化的关键时刻,还是要倡导回归本源。广汽丰田是中国合资的头部企业,拥有强大的体系能力,这也是广汽丰田未来竞争的优势所在,需要持续巩固和加强。 ”

结合前面已经提到,丰田在全球范围内销量呈现喜人之势,基于此丰田汽车仍然位居车企销量榜的第1名,累计销量为541万辆,比排在第2名的大众汽车多卖了100多万辆车。对此,宋清辉对《一品汽车》表示:“丰田仍然是全球车市中不容置疑的领跑者,基于强大的资本实力和技术体系,其在中国市场中的瓶颈期注定短暂的,广汽丰田国内销量的提振之势,进一步证明了市场仍然需要实力过硬的丰田车。”

对此,张炤虎同时提到:“丰田产能三三布局从来就没有改变过,既30%产能,保留在日本本土300万左右,另外三分之一在美国,最后三分之一分布在全球,其中最大的一块是中国市场。但相比大众、本田,甚至奔驰宝马,这个比例还是比较小。这种战略布局决定了他不太可能在中国市场有太大的增长 ,因此广汽丰田能够呈现喜人的增速还是弥足珍贵的表现。”

从各位行业大咖的话语中,可以清晰看出合资品牌的困局时代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各家车企同步在积极转型自救。在铃木雷诺Jeep以及三菱纷纷退市的背景下,丰田积极开与比亚迪合作、大众联手小鹏、广汽丰田也将带来全新一代凯美瑞,一系列针对中国市场的战略正推动各家合资车企走出泥潭。而在燃油维度,各家合资品牌也在通过自身极为成熟的技术与更加年轻化产品和亲民的态度破局新生。

微信图片_20240115152548

写在最后:

通过与各位行业大咖的沟通,可以清晰得出结论: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等浪潮的不断冲击之下,中国车市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在现阶段广汽丰田等多数合资品牌遭遇的瓶颈期注定是暂时的。在保证现金流充足、理清燃油年轻化推新以及新技术研发的基础上,像丰田这样的踏踏实实造车的企业能够活下来,并与逐渐占据市场主导的中国品牌一起为用户带来绿色出行、智能出行新生态。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