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雷达RD6凭啥拿下“十佳底盘”:彻底改变皮卡工具车的属性

  • 作者: DearAuto
  • 2023-11-01 10:22
  • 1154

10月31日,由中汽中心主办的2023汽车安全大会暨砥砺行者大会在苏州举行,并在开幕大会上对2023年度中国十佳底盘进行颁奖。

每次十佳底盘名单出来的时候,舆论的关注点毫无疑问都在榜上有名的十款车型,毕竟它是服务大多数消费者的,能给他们提供有建设性的购车参考。但是,作为一个行内人,其实我更关注的是这个评选结果的最后一个奖项——“评审委员会特别奖”。如果说“十佳底盘”评选的是过去已经存在的底盘,那这个“特别奖”评选的是底盘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可以说,后者的创新性会更足一些,颇有一种开疆辟土的意思。

2022年,这个奖项颁给了金龙汽车的阿波龙Ⅱ,那是国内首款实现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巴士。2023年,也就是今年,这个奖项颁给了吉利雷达的 雷达RD6,那是基于国内首个原生纯电皮卡平台的真正乘用化纯电皮卡。

雷达RD6的“特别奖”代表了两个风向,首先是皮卡底盘的乘用化,另一个则是皮卡的电动化。

1、都说皮卡要乘用化、电动化,但却没人从底子里去改变它

皮卡的电动化和乘用化其实在业内已经吹风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在雷达RD6之前,市场上真正付诸行动的皮卡品牌却是鲜少的——别说打造一款皮卡专属的纯电平台了,真正的乘用化皮卡也没有几款。

目前市面上更多的所谓乘用化的皮卡,还是没能从底子里改变了皮卡工具车的属性,只是单纯地将过去基于货车底盘打造的皮卡平台越野化,重新设计一下外观内饰,让其看起来更加的彪悍,更有力量感而已,让内饰看起来更像乘用车罢了。

这样的改变,带不动皮卡市场。根据乘联会的数据,皮卡到目前为止,还是没能迎来单边上涨的市场趋势,甚至还略有回落:今年前9个月的累计销量仅为37.8万辆,去年同期是38.7万辆,已经连续两年下滑。

要真正打开乘用皮卡的市场,推动皮卡的电动化,首先就得从底子里将皮卡乘用化,打造皮卡专属的乘用化纯电平台。

然而,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皮卡区别于轿车、SUV和MPV,其特点就是超强的载货能力,需要足够强大的车身刚性,但与此同时,它也不能过于笨重,影响其操控安全性、高速稳定性以及续航达成率。

雷达RD6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打破了皮卡过去的固化思维,以舒适性、安全性和操控性等乘用化的指标主导其底盘的开发工作,研发出了国内首个原生纯电皮卡平台M.A.P,重新定义了皮卡的车身科技。

2、把皮卡的底盘做出高级感

打开雷达RD6的配置表,你就很容易发现其与其他皮卡的不同。它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的四轮独立悬架。这样的底盘配置,在乘用车上是很多见的,但在皮卡身上确实鲜少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雷达RD6应该是其同级车型中唯一一款采用四轮独立悬架的皮卡。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四轮独立”?因为这不仅涉及舒适性,同时也关乎整车的操控安全性。

经常跑高速的人应该会发现,在高速上,皮卡这类货车法定的最高车速一般都是100km/h,但轿车和SUV这类乘用车的最高车速却能跑到120km/h。这其实并不是区别对待,而是考虑到货车太快在弯道上并不安全。

现在许多基于货车底盘打造的所谓乘用化的皮卡,为了满足更大的装载能力,依旧采用的是整体桥式的非独立悬架,有的甚至连螺旋弹簧都不用,直接用笨重且站空间的钢板弹簧。

这样的硬件规格也就决定了这些皮卡的轮胎定位参数是死板、固定的,会在弯道上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轮胎的抓地力,也就会导致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尤其是现在的很多皮卡还是以载货为主,整车重心本来就比较高。

采用四轮独立悬架的雷达RD6可以像乘用车的底盘那样,可以根据车型的定位自由设定轮胎的定位参数,束角该toe in就toe in,该toe out就toe out, Camber的角度该正就正,该负就负。

也正因为有一个更加稳定、操控极限更高的底盘,所以雷达RD6可以把性能做得更加极致一些,例如它的“零百加速”时间只需要6.9秒,最高车速甚至可以达到185km/h,比尺寸相当的一些纯电SUV的性能来得都要更极致一些。

不光前后悬挂都和乘用车看齐,就连转向和制动,雷达RD6也是以超过乘用车的标准去打造。

例如,它采用了三档可调电控EPS电控转向系统,相比起现在还有很多皮卡依旧采用的液压转向,它不仅驾驶模式更多,而且调校的范围更广,更有利于研发人员在舒适和操控之间寻找平衡点;

还例如,它采用的iBooster线控制动,不仅动能回收可延长续航里程20%,也大大缩短了刹车距离——100km/h-0刹停距离仅38m,比很多同等尺寸同等分量的乘用车都还要优秀,例如理想L8的成绩也要将近40米。

(吉利雷达RD6发挥了纯电平台的优势,打造出异于传统皮卡的储物空间。)


3、张韶涵有隐形的翅膀,雷达RD6有隐形的大梁

雷达RD6还有一点和很多皮卡车不太一样的是,采用了和很多乘用车一样的承载式车身,也就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大梁。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减重。毕竟对于一台纯电车来说,车重不仅影响加速、制动等操控能力,还是续航的杀手。

但这也会可能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整车的车身刚性不行。

因为特殊的车体结构,皮卡对于车身刚性的要求还蛮高的:不同于轿车和SUV整体的厢式结构,皮卡后半段是开放式的货斗,遇到高低不平的路面时——例如炮弹坑之类的,极易发生车体扭曲,会导致一系列的故障。

雷达RD6的M.A.P纯电皮卡平台的厉害之处就在于,采用了“内骨骼一体化车身设计”,达到减重的同时,也能确保极强的车身刚性。

从它的白车身图可以看到,你可以清晰看到它的隐形大梁:两路主梁+笼式车体设计具有立体多维分力结构,可以更有效地承接路面冲击。同时,使用货厢上部骨架设计来增加侧面强度,这可以有效预防货物对内部侧面撞击造成的变形。

再加上雷达RD6采用了大量的高强度钢——占比高达66%——来打造其车身,所以其车身的扭转刚度达到了30300 Nm/°,是传统皮卡的将近10倍,顶部抗压的能力也达到了8吨以上,几乎是整车重量的4倍,即便以乘用车的标准来衡量也已经是行业内比较领先的水平。

也正因为有如此设计,所以雷达RD6的装载能力一点也不比传统的燃油皮卡差:后厢额定承载达到了450kg,只比汽油版的长城炮少了30kg而已;拖拽能力也达到了2500kg,也丝毫不输汽油版的长城炮。

针对用户最经常经历的路面冲击工况,雷达RD6也做了详细的测试——在满载状态下经受住了60km/h冲击120mm高凸台、50km/h冲击100mm深凹坑的测试,测试强度甚至要高于传统燃油皮卡。

可以说,没有传统大梁的雷达RD6,凭借着内骨骼一体化车身设计,隐形大梁与传统的大梁的相比,性能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4、皮卡技术已于国际领先技术接轨

不可否认,咱们国内的皮卡市场确实要落后于很多国家。且不说北美这种全球皮卡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即便是东盟、中南美、中东、非洲、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以远小于中国汽车市场的体量,实现了巨额的皮卡销量。

2022年,全球皮卡销量达到528万,而我国皮卡销量为57万,占全球份额仅为9.3%,远小于我国汽车市场整体33%的全球占比。

老实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市场的发达程度往往会决定技术的先进程度,例如最先进的汽车技术往往掌握在了几个汽车市场比较发达的地方,例如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所以,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中国皮卡的技术会不咋地,更别说什么先进性。

但这一次,可能就有例外发生了。因为有吉利雷达汽车这种颇具市场前瞻性的皮卡品牌存在,所以,你在中国也能看到国际领先的皮卡技术。

就如刚刚提到的“内骨骼一体化车身设计”,这其实不只是雷达在用,就连特斯拉的特斯拉Cybertruck、通用HUMMER EV也都采用了相类似的一体化车身结构。这两款皮卡在国外已经获得了数以百万计的订单量。

很显然,这种皮卡的一体化车身,是新能源时代新的解决方案,吉利雷达和特斯拉等,代表了皮卡未来的发展趋势。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特斯拉Cybertruck,还是通用HUMMER EV,虽然手握着海量的订单,但是发布至今已有数年,但依旧没能实现大规模量产。可是,雷达RD6在中国早早已经上市,并在市场上已经获得不错的反响——

11月1日,吉利雷达公布10月销量,以818台成绩成为新能源皮卡销量冠军,1-9月新能源皮卡市占率第一。

是的,虽然中国的皮卡市场还没崛起,但是皮卡的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只需要一个身份的认可——把皮卡定性为乘用车,中国皮卡就会有足够的力量迎接市场爆发,让国内的用户也能享受到世界前沿的皮卡技术。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