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别让汽车行业的“许家印”跑了

近期,有关于某造车新势力创始人疑似“远遁”海外的消息再度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引发了外界的诸多解读。昨日,该造车新势力对外发表了声明,委婉的回应了外界的猜测,表示其创始人只是“最近工作重心在海外”,并不是舆论猜测的“出逃”。

很显然,相较于威马现在面临的困局,沈晖在哪并不重要。

图片

身处国内还是国外区别仅仅在于大家对于威马最终结局以及沈晖个人的价值判断上。国门之内,舆论视为一次创业失败,操作好的话甚至有可能上演直播卖艺的“真还传”;国门之外,外界则难免将其和为梦想窒息的贾跃亭相联系,成为“下周回国”的翻版。关于沈晖到底身处何处想必债权人们比记者朋友们更为关注。但需要点出的一条隐秘信息是早在N年前,沈晖已不是中国籍人士,而是加入了加拿大籍。

但无论沈晖本人身处国内还是国外,都无力让威马回天。相较于之前造车新势力的暴雷,沈晖此次的行踪之谜以及威马即将而来的终局对行业内外的触动显然更为巨大,也让无数人士开始重新审视新汽车。

图片

而在不久前,另外一位谣传转移资产准备跑路的汽车产业大佬许家印也被采取强制措施。只不过,相较于其在汽车产业的涉足和布局,这位大佬更多的隐秘故事或许发生在房地产领域。因此外界冠以的名字更多的是房地产大佬,而不是汽车制造业大佬。

人类的悲欢常常相通。如果翻看过去20年的房地产造富运动和当前5、6年的新能源造车运动在逻辑上似乎并不违和。

概念取胜、理念先行

相较于实业企业,一些造车新新企业用概念取胜,以概念先行,前几年的PPT造车就是此类,和恒大以及恒大汽车过去的操作并无二异。部分的中国造车新企业在市场上往往强调概念,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他们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宣传和市场营销中,以吸引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眼球。这种现象导致了市场的过度炒作,有时远远超出了企业实际的生产和运营能力。这一趋势不仅让市场变得不稳定,还可能导致虚假宣传和欺骗性行为。

造梦造势、杠杆撬动

中国的一些新造车公司通过使用极少的自有资金,依赖银行贷款和其他杠杆工具,实现了企业的迅猛扩张。大大大、买买买、合合合的操作需要大量资金,一旦资金撤出,就是一地鸡毛。这种高度杠杆的经营模式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一旦市场状况发生变化,这些企业可能会面临巨大的财务困境,甚至导致破产。这种情况不仅对企业自身构成威胁,也可能对金融体系和整体经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捆绑ZF,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类似于中国房地产行业,新造车势力往往与地方政府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地方政府提供资金、土地和政策支持,企业则为地方政府创造就业机会和地方经济增长。这种合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可能导致不正当竞争和资源分配不公。

汽车和房产,一直是中国消费经济的两大支柱性产业,积累了庞大的产业基础。但国家选择在此时此刻解决恒大问题,对许家印采取强制措施,释放的信号在明显不过:

中国对于逾越法律框架之外的经营行动的态度一直是谨慎且严厉,负债跑路是不可能的,中国不允许出现贾跃亭第二

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许家印的行为不仅仅是一个孤立事件。事实上,债务风险不仅仅困扰着恒大,还影响到了融创、碧桂园等多家房地产企业,它们也面临类似的问题。简而言之,对许家印的追究责任实际上也是对其他企业发出的明确警告:

引以为戒,不可效仿,否则后果自负。

这种警告何尝不是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呢?

图片

过去五六年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相比过去燃油车时代的内燃机、变速箱技术壁垒,新能源汽车领域产业链丰富,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但这种现象常常忽视了客户的实际需求和利益。结果是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能源汽车产品,它们的质量堪忧,服务水平不尽如人意,品牌知名度较低,企业经营永续性存在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问题和不确定性。

就像今天威马的结局一样。数十万车主将来的维修、OTA升级、服务体验谁来保障?

图片

新能源汽车产业非市场驱动的行为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还给整个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和潜在后果。一方面,它扭曲了市场竞争,排挤了那些有实力的企业和优质产品。另一方面,它削弱了市场信心,对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接受产生了不利影响。

许家印事件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回归产业健康发展的视角中,回到法律规则的框架中。

汽车和房地产一样,是中国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只不过相对于房地产当前泡沫破灭期,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在奋力的爬坡过坎当中。尽管有一些成绩,但远未到歇歇脚、喘口气的时候。因此有关部门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始终是鼓励发展的态度。但是这种鼓励和支持,被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曲解成了大水漫灌。

举个例子,江苏过去五六年间,上上下下投资了几十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耗费资金千亿,除了留下一个又一个破旧的无用遗产外,没有一个企业在新能源的浪潮中杀出来;江西省内新能源产业项目多次被国家有关部门点名批评……

威马今天不是个例。不客气的说,如果按照今天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还有一些企业会步向威马后尘。谁来收拾这一地鸡毛尚且是小事,关键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新能源汽车时代,错失了时间和机遇。新能源汽车讲求效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图片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也处于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中国汽车产业需要的不是一家新的企业、一个新的品牌、一款新的产品、一个新的概念,而是要从市场出发,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先进汽车产品的需求。同时,主管部门和企业也应该自觉营造、维护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强化支持先进制造业的政策导向,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先进制造业流动,形成有利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是:

“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即: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

如果按照这个目标来讲,中国造车新企业还没有一家合格。

中国的新造车势力在崛起,为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需要谨慎应对概念炒作、高杠杆运营和与政府的强力捆绑等风险。只有通过监管、风险防范和政策规范,才能确保这一朝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避免更多的“许家印”一样的人逃离。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公平,回到法律的框架下有序经营将有助于中国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增长。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