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电动BBA,冉冉升起?

文 |金融街老李


进入四季度,外资品牌陆续发布了最新销量,虽然车市不振,但在燃油车领域,宝马奔驰奥迪依然保持了豪华品牌的领跑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宝马的纯电动车销量接近7万辆,同比增长232%,表现远超大家的预期,很多人判断,宝马今年的交付量很可能突破10万大关,进入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第二梯队,奔驰和奥迪的销量虽然不及宝马,但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不管新势力如何火爆,但在大部分中国人的心中,BBA依然是豪华品牌的龙头,今天老李和大家一起聊聊,电动BBA为何销量暴增?后发者的策略是什么?电动BBA会有明天吗?


进击的销量


前段时间,老李去华南某头部地方政府交流,当地要开展电动汽车招商引资,很多人给地方的推荐是优先选择造车新势力入局,或者引进宁德时代等头部的电池企业,但地方政府给的思路很新奇,他们想引进外资豪华品牌——奔驰、宝马或者奥迪,这是一个令很多人无法理解的策略。


两天的深入交流后,老李还是很佩服地方领导的战略眼光:从总体汽车产业看,奔驰、宝马、奥迪依然是未来燃油车领域的基盘豪华品牌,这会带来大量的配套供应商,从新能源汽车的角度看,在当前行业持续洗牌的情况下,背靠大树(资本和品牌)的BBA电动车,后劲一定强于新势力,这对地方来说,是一体两翼的稳妥布局,芝麻绿豆都要。


图片


很快,宝马三季度的销量印证了地方政府的策略可行性,10月10日,宝马公布了最新销量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宝马的车型表现抢眼,销量同比增长超两倍,达到了69603辆,过去的2022 年,宝马车型销量仅为41886 辆,同比增长 91.6%。


虽然69603辆不是一个绝对出色的数字,但背后的意义重大:从豪华品牌格局看,宝马车销量超越了奔驰和奥迪,从新能源汽车销量格局看,宝马与小鹏极氪蔚来等车企的销量差距在逐步拉近,加上较高的增长率,这意味着未来宝马的车型还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要知道,当前造车新势力的交付已经进入瓶颈期,以蔚来为例,三季度累计交付55432辆,同比增长75.4%,而其1-9月份累计交付量为10.9万辆,大家很难脱离市场规律跑出“自己的速度”。


宝马的产品销量担当是宝马i3宝马iX3,今年前三季度,这两个“现象级”车型的销量分别为3.5万辆和3万辆,在同价位的豪华新能源车的单车销量排名中,可以双双进入前五,在BBA中更是领跑。


在电动BBA中,宝马也是唯一一家拥有“现象级”车型的品牌,根据数据显示,9月宝马i3销量是6074辆,在20万以上的车型中排名靠前,而奥迪和奔驰都没有月销量突破3000辆的电动车型。


图片


汽车行业虽然很大,但可以划分为多个细分阵营,比如豪华品牌的奔驰、宝马和奥迪是同一阵营,中国品牌的吉利、长城也算同一阵营,新势力中的小鹏、哪吒等企业也为同一阵营,原因是大家有着差不多的产品矩阵、差不多的产品定价甚至差不多的发展历程,从经营策略来说,他们也有相似之处。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说,明明是宝马的车型卖得不错,为何要把奔驰和奥迪也放到一起,在老李看来,看待BBA或者吉利、长城这种大体量的企业,我们要用发展和归类的视角来分析,所谓发展就是大家的脚步略有不同,所谓归类就是几家车企可以采用类似的发展策略,走到差不多的终点。


目前宝马的销量大幅领先奔驰和奥迪,但可以相信,奔驰和奥迪在接下来会学习宝马的发展策略,达到和现在差不多的水平,老李接下来和大家一起聊聊宝马的策略。


后发者的策略


把宝马称为后发者不完全准确,如果写一部新能源乘用车的编年史,宝马一定会在很靠前的位置,早在2013年,华晨宝马就发布了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之诺,在那个时候,绝对是领先的产品,在老李看来,之诺最大的意义不是销量,而是促进了宁德时代的发展。


老李这几年经常与宁德时代交流,每当接触到老员工,大家觉得最应该感激的客户有两家,一家是宝马,一家是宇通,宝马之诺的诞生给宁德时代建立了极高的产品标准,而宇通在最初则是出货量担当,虽然商业充满竞争,但这种早期的“帮一把”会建立长期的友谊。



图片


之诺诞生没多久,中国市场就开启了如火如荼的新造车运动,造车新势力的声浪不仅压过了中资传统燃油车企,也盖过了外资企业,从2014年到现在,造车新势力换道先跑,而宝马、奔驰和奥迪则在享受传统燃油车最后的红利,过去的十年,是BBA在华飞速发展的十年,销量逐年上涨,进入了年销50-100万辆的区间,营收也不断突破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也是这十年,中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快速迭代的大背景下,产品力与时俱进,逐步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近三年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加速发展,市场渗透率突破了30%,当BBA遇到了传统燃油车的增长瓶颈,蓦然回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然落后了半截。


作为后进入者,宝马比奔驰和奥迪更早地找到了电动车的“解决方案”,老李总结了下,宝马的策略有以下几个:


第一是全系产品布局,早在三年前,宝马的产品还仅仅局限于两三款车型,但三年后,宝马在主力燃油车基础上增加了车型,宝马的策略是在主销的3系基础上,分别向低级别和高级别延展产品,预计到明年,宝马的车型可以覆盖1系、3系和5系以及大部分SUV车型。


要知道,宝马燃油车的大体量乘以任何一个系数,都是一个较大的数字,老李认为宝马新能源车,突破10万乃至20万辆都不是困难的事情。


第二是低价策略,从去年开始,宝马全系新能源车型几乎都在降价,今年宝马又启动了新一轮价格体系变革。以宝马i3为例,厂商指导价35.39万起优惠后可以进入25-30万的价格带,这个落地价是宝马整个产品体系里除1系以外最便宜的车型,比燃油车3系购买成本更低,使用成本更低,用户会用人民币来投票。


图片


第三是充分发挥宝马的传统优势,具体来说是品牌、渠道和充电网络,宝马的品牌依然是其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武器,没有宝马的品牌,就不会有今天的销量,当新势力在建设商超的时候,宝马经销商的软硬件体系依然能保持较高的服务水平,依托于强大总部职能和经销商开发能力,宝马不断扩大充电网络布局,公共充电网络已覆盖全国320多个城市,老李的一个印象是,宝马的充电桩网络密度不比新势力差。


电动BBA的未来


透过宝马的策略,我们看到的是一家百年豪华品牌企业在电动化转型的大刀阔斧,宝马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开展的依托于品牌和产业链护城河的高销量和高毛利策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宝马没有护城河,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宝马牺牲了产品价格,丰富了产品线,这是企业战略和产品策略的重大调整。


对宝马来说,市场没有给予太多调整时间,过去几十年,宝马依靠品牌和供应链优势,但在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变革下,宝马的供应链优势已经不在,电动化让大家走到了同一个起跑线。


在品牌方面,新势力正在对中国汽车品牌格局进行重塑,无论是高合还是蔚来,无论是理想还是极氪,BBA们发现,在中国市场,一夜之间诞生了多个同价位的竞争对手,这些品牌虽然无法撼动宝马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品牌地位,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却备受煎熬,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正在不断蚕食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


BBA的调整也是迅速的,宝马通过低价策略、多元产品策略已经在第一轮发展中快速赶上,老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奔驰和奥迪也会沿用同样的方式,快速赶上,目前没有用是因为燃油车领域还不够“疼”。


面向未来,BBA们的策略会和中国新势力一样,建立一套全新的新能源汽车体系,我们来看看宝马的规划:


2025年是宝马集团电动化战略的重要节点,届时将推出“新世代”产品阵列。“新世代”车型将具备完全重新设计的IT和软件架构、高性能电力驱动系统和电池,以及贯穿整个车辆生命周期的全新可持续理念。到2025年底,宝马集团计划在全球交付200万辆车,预计到2030年,集团全球销量至少50%将来自于车型。


图片


从目前的情况看,完成这个销量有难度,但通过这个路径,宝马的产品会得到升级,到那个时候,宝马会和新势力们站在同一个赛道,市场会给出一个新的答案。


过去的三十年,中国传统燃油车沿着外资车企的路径不断前进,缩小差距,未来的十年,外资车企们会沿着中国电动车企业的发展路径不断前进,缩小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体系差距,我们可以判断,未来的中国电动汽车必然会和BBA的电动车正面交锋,不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到那时候,市场会给出自己的答案,这也将是未来数十年全球汽车产业的主旋律。

标签: 宝马I3 电动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