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全固态的美梦等不到了!日本采购比亚迪电池,金额2.9亿元

对比德系、韩系,日系车企的新能源转型慢了许多,也正是这个原因,它们近两年在中国市场频频失利,份额占比不断下降。要想把新能源汽车做好,最基本的“三电技术”要够硬才行,毕竟这能打消用户最根本的续航、补能焦虑。

说到续航焦虑,车圈里一直有种说法就是“全固态电池横扫一切焦虑”,可目前并没有哪款车型用上。倒是有个别车企,隔三差五地报道全固态电池进展,日前丰田汽车就对外声称,已与日本能源巨头出光兴达成协议,合作量产全固态电池,并打造供应链。

丰田汽车还表示,目前它们正在开发大规模生产固态电池的方法。而这一全固态电池能让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达到1200公里以上,且充电速度很快,10分钟就能充满。

无论是续航里程还是补能时间,丰田这块全固态电池的确很有诱惑力,可是这款电池多久能量产落地呢?据介绍,丰田与出光兴产双方计划,在2027-2028年实现下一代电池的商业化,然后才实现全面量产。目前,双方已共同组建了一支数十人的研发小组。换而言之即是,计划已敲定,合作也已经开始了。

不过,转过头来看,说不定咱们中国新能源车企先一步完成全固态电池装车。这倒不是我们盲目自信,因为宁德时代早在2021年就发布了全固态电池的样品。并且,宁德时代电池目前也已迭代到半固态,4月发布的凝聚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500Wh/kg,今年就能量产。

而除了电池厂商,中国车企们也在暗自发力,像蔚来、赛力斯、深蓝,以及岚图等多家新能源车企,都披露了半固态电池的装车进展。说不定再过两三年,全固态电池就已经搭载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身上了。

如果让日系车企等全固态电池量产后再发力,显然有点晚了,毕竟目前全球市场中的新能源渗透率在不断上涨,特别是欧洲市场,堪称新的蓝海市场。很多中国新能源车企已经在布局,日系车企也不想放过这次机会。

所以,便有了最近刚发生的一件大事:日本向比亚迪采购动力电池。最新消息称,比亚迪台州弗迪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价值80.8万元人民币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顺利出口日本。据悉,台州弗迪有限公司出口日本的订单为6830台包体,总金额达到2.9369亿人民币。

显然,日本本土车企想要直接装上比亚迪“刀片电池”征战欧洲市场,而最有可能用上这一批电池的企业就是丰田汽车。毕竟,丰田与比亚迪有过合作先例,一汽丰田旗下特供车型bZ3就是双方的结晶。不过,话说回来,bZ3作为专供中国市场的车型,丰田不可能为它再开生产线,因此最有可能的就是,bZ4X用上比亚迪电池交付欧洲市场。

当然了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也有可能是丰田将搭载有刀片电池的新车交付北美市场,毕竟该市场也是丰田的核心市场之一。话说回来,若要问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为何如此受欢迎?国内消费者可能看中了它宣称的“安全”,而车企则是看重了它的结构。比如刀片电池版Model Y就已在德国市场下线,且用官方的表述来说就是,该电池包结构简单、重量更轻,成本也更低。

总的来说,来势汹汹的新能源浪潮,已经让日系车企们在中国市场栽了个跟头,所以它们也不得不重视这还未兴起新能源风潮的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毕竟,若是再慢人一步,它们的结局显然不会太好。所以,这次日本采购比亚迪电池一事,也算合情合理,但让我们想不明白的是,丰田一直强调它在电气化领域的功勋,为何推出的产品却大庭相径呢?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