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东风本田滑落二线,潘建新和他的灵悉品牌压力有多大?(中)

用壮年迟暮来形容潘建新,我觉得相比临危受命更合适一些。

两个月前,东风本田内部人事大变动,中方“一把手” 郑纯楷调往发动机公司出任董事长一职,退居二线。

东风本田执行副总这一职位由潘建新担任。

对于1970年出生的潘建新来说,在其53岁时出任东风本田执行副总一职可以说是喜忧参半,欢喜的是,在知命之年被委以重任,掌舵东风本田这个曾经的一线合资品牌。

忧郁的是,按照东风公司在2020年制定的规划,高管团队58岁就要退居二线,在幕后帮扶企业,原执行副总郑纯楷就是到了年纪退居二线。

这个规则,潘建新同样无法打破。

和郑纯楷的大好时代不同,潘建新遇到的是东风本田最坏的时代,数据显示,东风本田8月份销量5.9万台,1-8月累计销量34万台,同比下滑幅度超27%。

这也意味着,53岁的潘建新掌舵时间最多只有5年,而其要用这短短五年时间,为东风本田做出自己的努力。

但东风本田已经过了自己的强势期,2023年可以说是最坏的一年,相比于2019年同期49万台、2020年同期44万台、2021年同期51万台、22年同期46万台销量。

今年1-8月的34万台销量,可以说是断崖式的崩盘。

01 换防,千斤重担给到潘建新

东风本田一直都是东风公司巨大的利润奶牛,和远在广州花都的东风日产不同,虽然都是东风公司的巨大利润来源。

但东风日产带动的是广州花都的发展,而东风本田带动的则是大本营武汉的发展,所以对于潘建新来说,拯救东风本田下滑的销量尤为重要。

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份电动化渗透率已经超过37%, 而东风本田体系内只有一台纯电动车e:NS1车型,CR-V、INSPIRE 两台PHEV车型。

从产品占比上来说,燃油车数量占比依然高达75%,并且在销量上占到90%以上。

电动化产品数量不够多、竞争力不够强,是东风本田今年失策的核心关键,而为了拯救下滑的销量,东风本田放弃了丰厚的利润,多款车型开启8折卖车模式。

比如说全新上市的INSPIRE、HR-V、CR-V折扣基本上都在8折左右,放弃利润空间拯救市场销量,的确是一种应对策略。

但想要盘活整个东风本田,需要有更强势的电动化产品切入,才能在渗透率已经超过37%的电动化市场中抢夺。

根据规划,东风本田第四工厂正在武汉经开区建设,预期将在2024年投产。

但在2023年的新产品规划中,新能源车型只有一款,其它均为燃油车型,这也意味着大刀阔斧建设的“第一座新能源标杆工厂”,启用后依然没有足够出色的电动化产品可以生产。

从竞争力来看,e:NS1的销量让人感到唏嘘,自去年4月上市以来,过去一年累计销量不足7000台,8月份销量只有611台,且这是建立在终端降价幅度高达6万的基础上。

降价,仍然换不来销量。

另外,东风本田规划的“e:HEV强电智混”车系销量同样不乐观,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不足7000台,足够优秀的i-MMD动力架构没人买单。

东风本田目前正在快速筹建的“第一座新能源标杆工厂”,在2024年投产怎样的车型才能够将其从深渊中拉回来。

的确,潘建新履新之后成为了中方一把手,但是从整个本田的体系中来看,东风本田只是本田在中国市场规划的一家合资企业,东风本田的高层无法决定未来本田在国内投放车型、技术的方向。

给到潘建新时代的资源越多,那么这位执行副总的压力就会越大,东风本田的成本可以说是燃油车时代造就的,但是在电动化时代,从未有出色产品出现的本田,已经无法给东风本田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02 三把火烧出的灵悉品牌,能量多大?

9月21日,潘建新迎来了自己的首秀,东风本田推出了全新的“灵悉品牌”,在其看来,这是独立于东风本田的电动化品牌,是东风本田未来发展的核心希望。

根据规划,灵悉每年会推出一台新车,也就是说在2025年时,灵悉品牌将会有两台新车登场。而在2025年,东风本田的电动化产品比例将会超过50%,截止到2030年将会推出10台以上的EV车型。

从规划上来说,灵悉品牌来的太晚了。

按照行业预期,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将会超过60%,而东风本田规划的是电动化渗透率超过50%,在东风本田内部看来,i-MMD同样属于电动化产品,但遗憾的是在国内市场被归类为燃油车。

也就是说,东风本田截止到2025年的电动化产品,依然不会太多。

而另一个让东风本田难以逾越的鸿沟是,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会随着电动化的推进在2025年达到70%,那么东风本田所处的市场总额将会被迅速压缩到30%。

真正开始于2017年的中国电动化市场,在2023年迎来了井喷期,但东风本田的电动化品牌在2025年才会迎来自己的第二台车。

这也意味着,仍然以燃油车为主的东风本田生存空间还会继续恶化,想要拯救恶化的环境,降价是一种最好的手段,另一个则是快速推出符合中国市场需要的电动化品牌。

但从9月21日的转型大会上来看,东风本田的电动化产品想要落地,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东风本田在电动化时代显然是压力满满,执行副总潘建新也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大考,在最高的位置却需要面对最坏的环境,按照本田的全球规划,电动化产品竞争力并不突出,同样并不多,刚刚发布的灵悉品牌,还没有在产品型号、技术、价格上有所曝光。

而中国品牌的蚕食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去年1-8月还能销售46万台新车的东风本田,今年只能卖34万台,按照销量预期,东风本田今年的销量大概率在55万量级。

和主流赛道越来越远,如何拯救一夜滑落至二线的东风本田,是摆在潘建新面前最大的难题。而这个难题想要解决,一方面是让燃油车降价,另一方面是让EV、PHEV崛起,但这两条路似乎都不好走。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