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从东风本田双线失速,看潘建新和郑纯楷的无奈与归宿(上)

对于东风本田来说,下滑27%其实只是噩梦的开始。人事的变动、渠道的信心丧失以及电动化的频频失利,才是对东风本田最大的挑战,而这些挑战,也只是刚刚开始。

今年1-8月份, 东风本田累计销量34万台,同比下滑幅度高达27%,成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销量下滑最严重的品牌。

东风本田和东风日产属于典型的利润奶牛,长期为东风股份提供巨大的推动力,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动力引擎, 但因为东风本田的销量失速,连带着东风股份销量也有明显的震荡,同比下滑幅度高达23%。

01 销量失速

6年前,东风本田4S店内挂出了让国人震惊的一句话:“不要问有没有优惠,先问有没有车”。

高傲的销售方式是东风本田最辉煌的见证语,那一年,东风本田销量73万台,同比增幅达到22%,成为了国内乘用车市场中躺着都能盈利的品牌。

与当年辉煌时期不降价、销量陡增的局面相比,东风本田今年的销量成绩并不算出色。按照推导,今年东风本田只能够完成50万左右的新车销量。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多款车型在配置、动力大幅度提升之后,价格相比于2017年下调了20%甚至还多。

这意味着在过去的一个发展周期内,东风本田的核心竞争力是呈现直线下滑状态的。

02 电动化成绩

东风本田的电动化产品来的并不晚,但成绩并不突出。

其早在两年前就推出了CR-V新能源车型,同时还推出了纯电动车e:NS1,依靠着还算不错的i-MMD混合动力系统,东风本田的电气化成绩却并不突出。

销量数据显示,CR-V新能源单月销量只有数百台,而e:NS1的单月销量更低,在终端售价“打骨折”的基础上,东风本田依然没有在新能源赛道中跳舞的机会。

一方面,东风本田没有良性的电动化生产供应链,同时技术储备不够强势,芯片风波中展现出来的脆弱防御能力,暴露出来的是盛世之下的危机,这种危机伴随着电动化的转型,越来越明显。

电动化产品需要新的技术,新的产业链,新的芯片以及新的科技,这些点东风本田一个都无法掌控,体现在产品端则非常尴尬。

比如说WLTC续航能力只有65km的CR-V PHEV车型,2021年的定价是27.38万,拉垮的成本整合能力背后,暴露出来的还有东风本田羸弱的市场观察、分析能力。

另一方面,电动化的技术逻辑,本田坚持的是i-MMD技术路线,在国内市场无法迎合中国消费者,新能源号牌只会发放给WLTC标准下纯电续航50km+以上的车型,i-MMD的技术逻辑是不插电混动,只有1.3kWh的电池包注定了其依然是典型的以内燃机为主的混合动力系统。

从逻辑上来看,将一套以内燃机为主的i-MMD混合动力技术路线变为以电池为主的PHEV技术路线,涉及的不仅仅是动力架构重塑问题,还有整车平台重塑的问题。

对于东风本田来说,电动化本身就是一个潜在思维的“伪命题”,本田作为技术输入方,提供的电动化产品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但东风本田生产之后又注入了极高的溢价属性。

但电动化又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乘联会数据预期,电动化的渗透率达到35%左右,这意味着在电动化领域没有巨大成绩的东风本田,只能单纯意义上依附剩下的65%燃油车市场生存。

在下滑35%的燃油车市场中,做出了整体销量27%的下滑成绩,虽然下滑幅度慢于行业整体,但这也意味着东风本田距离百万目标,越来越远。

03 高层变动

东风本田是中国市场中,高层最稳定的企业。

一个月前,东风本田内部召开会议,宣布郑纯楷不再担任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一职,副总经理潘建新主持工作。

2018年走马上任的郑纯楷,已经走过了5年半的时间。

2018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从增量转为存量争夺,但摆在郑纯楷面前的发展之路,却宽广无比,因为2018年之后,本田开启了和大众相同的姊妹车型战略。

先后在市场中发布了享域、英诗派、LIFE等车型,让东风本田从典型的1+1+2产品矩阵,升级到了9款车型。

车型数量翻了一倍,郑纯楷遇到的是陈斌波做梦也想不到的产品大年,自此以后东风本田销量一路小跑,成为了中国乘用车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品牌。

但也就是这个增速最快的品牌,在这几年也遇到了多重质量问题。

2018年年初,郑纯楷走马上任的第二个月,东风本田爆发了乘用车历史上最大的污点“机油门”事件,给本田品牌蒙上了巨大的阴影,同年,中保研碰撞测试中,东风本田的主力车型思域因为车身用料强度不够,导致B柱在侧面碰撞测试时发生断裂。

次年,INSPIRE又遇到了A柱弯折的问题。

在一次次的污点事件中,暴露出来的其实是东风本田高层疏于管理、运营的问题,但凭借着本田的品牌号召力和姊妹车型战略的成功,顺境的推动下,依然让本田经销商狂妄的喊出了那句让中国品牌有些耻辱的标语。

“不要问有没有优惠,先问有没有车”。

那一刻,郑纯楷的目标是将东风本田推向100万销量大关,因为陈斌波在2017年的时候就立下了2023年销量100万的宏伟目标。

中国乘用车市场不仅仅没有给陈斌波圆梦的机会,郑纯楷也没有能力掌舵东风本田向100万销量冲锋,让人唏嘘的是,其在离开之时,东风本田今年可能只会完成50万的销量。

回顾郑纯楷的5年多时间,虽然有过辉煌,但在其掌舵下,东风本田的销量也从一开始接手时的70万量级,下滑到了50万量级。

辉煌是本田的姊妹车型战略,通过填充销售车型带来的,但过去5年东风本田频频站在不利的舆论风口,这个已经离开东风本田的执行副总裁,功过自有评说。

只是对于潘建新来说,东风本田的这个摊子压下来,其依然有着巨大的惆怅和迷茫。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