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维修经济性:鲁莽的零整比与李想对中保研测评的“实事求是”

  • 作者: 连确
  • 2023-09-27 19:54
  • 428

上一篇文章《马斯克说的“碰撞时维修成本降到最低”,你读懂了?》我们提到了“碰撞维修成本”,进而提出了维修经济性、零整比等保险行业进行汽车车型评价的关注指标。文章发出后,一位朋友反馈说:“维修性价比”只是根据零整比这个因子来判断是不是太鲁莽了?


说的没错,零整比的确不能完整代表维修经济性。比如上文中,我们还关注到了碰撞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碰撞损失程度和修复渠道可替代性。


对于汽车厂商来讲,短期内粉饰“维修经济性”的最简单直接办法就是优化“零整比“了。


这不,4月24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 “ C-IASI ” )最新批车型测评结果发布。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他微博上转发并评论了上述消息,并且直言不讳的揭开了维修费用评价得A的“潜规则”。


维修经济性真的也是可以操作的吗?


如下,欢迎品鉴。


一战成名的汽车保险安全指数

与李想的微博


2017年,一个被称作“中国汽车保险安全指数”的测评被推出到汽车行业。彼时,无人问津。


2019年,汽车保险安全指数发布了曾经被称为“处级标配座驾”“帕萨特”的碰撞结果,其中正面25%偏置碰撞“P较差”让其一战成名。


图片


之后的岁月里,陆续发生了本田皓影碰撞成绩之谜和帕萨特全优成绩补考的插曲。但这都没有影响其每年计划中的强制性评测和自愿性评测。直到4月24日发布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2022年测评车型第二次结果”。


在其中,7款新能源车和7款燃油车的发布结果显示,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分指数,5款车型获得良好(A),6款车型获得一般(M),3款车型获得较差(P)的评价。理想汽车L8是其中获得M评价的之一。


就在发布结果当天,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他的个人微博上转发了相关消息并进行了评论,引发了关注。他写到:想要在维修费用上获得A的评价方法是,在这个期间内把碰撞对应的零部件价格下调。


一语中的,原来“对应的零部件价格”下调就可以影响评价结果,这是个开卷考试啊!


图片


这其实是一直以来,看破不说破的秘密。


车企为了优化所谓的零整比和维修经济性,根据“专业”机构的建议,调整优化对应的零部件价格,也就可以考出“理想”而不是“没问题”的成绩了。


碰撞维修成本因素并不是只有零整比,为什么零整比被简单画上等号了呢?


这就要说到另外一个词:光盘价。


光盘价、EPC与零整比


光盘价是对汽车配件价格目录的一个说法。


光盘价原本的意思是整车厂报给税务部门的配件目录和价格清单,俗称光盘价。当然实际的征税中会取实际开票价格和光盘价的较高者。


传统业务模式下,整车厂也会将一份目录清单在其售后系统中进行配置和更新维护,以方便其渠道经销商售后端进货和维修结算使用。


事故车维修链条中的另外一个重要“买单方”当然也需要这样一份清单,以方便确定事故损失的核定和赔付成本的测算。


保险公司自然也需要完整准确的“光盘价”,当然这并不代表它认可所有价格。


除了配件名称与价格,在特定的维修案例中,具体到需要更换哪些零部件,如何精准的定位和找到对应的零配件?这就涉及到另外的一个词:电子配件目录(EPC)。


听起来专业,其实也不复杂。就是组成每台车的所有零件分解图以及零件编号,通过零件编号就能在汽配商那里精准的寻找配件了。


有了EPC对保险公司有什么好处?想想所谓的远程定损、AI定损吧,如果把事故场景、部位对应的零件更换清单自动适配,那仍然需要人工在后台进行点选和核定。


所以保险公司对于直接拿到汽车品牌的EPC数据是有兴趣的。


那么车企的为什么关注光盘价呢?还不是因为利润。


马斯克说的“碰撞时维修成本降到最低”,你读懂了》一文中,我们引用了下面这一张图(额,它是来自于跟汽车保险安全指数同一家机构)


图片


其中汽车零整比系数和常用配件负担指数意味着什么?


对于买单方来说(客户自费或者保险公司理赔),意味着维修成本。


对于车企或者汽车经销商来说呢?车辆维修产值啊!


修车更贵同时意味着配件销售利润高。特别是对车企来讲,除了整车销售收入之外,配件销售是第二大业务了。关键还有,配件销售利润率远远高于新车。再回味下零整比的数字,就不难体会了。


左手光盘价右手零整比,

客户维修经济性还重要吗?


其实有答案,利润更重要。


一次车辆事故,零件是修是换,来源是原厂还是其他,服务方和买单方其实构成了零和博弈。


有人多赚钱,就有人多亏钱。


服务的人想法就是,你最好按照我的光盘价格,用我原厂的配件。而买单方的想法则是有更便宜的解决方案自然就去替换。


厂方或经销商集团拿保费要求保险公司的事故车资源和配件折扣,保险公司则反过来跟整车厂或者经销商谈“事故车好说,但你也得照顾下我保费吧”。


熟悉吧,这就是车险链条上鼎鼎大名的“保费换送修”了!


而花钱买了车,掏了保费的客户呢?


在车辆出险后,一方说我原厂配件原厂技术有保障,另外一方则说我们有合作的维修服务商,到哪里修都一样……


相信绝大多数客户和我一样,是看不懂、听不懂定损标准和维修技术的,遇到问题时只能不懂装懂的点头、签字然后等提车了。反正对于客户来说,要么自费掏腰包,要么是保险公司买单但是后续的保费上浮。


相比于现有的博弈双方,马斯克所说的“降低碰撞时维修成本”,的确是站在了客户的视角上降维思考了。


客户选择买了一辆车,购车成本是成本,使用成本当然也是。


过去的to B模式中,博弈双方关心更多的是我多赚点。


比如传统车企,一方面恨不得每月“更新”一次光盘价格,但是保司又不可能直接认,所以往往需要各种“总对总”去协商。而保险公司呢,也自然不是白吃亏的主儿,一方面价格不打折可以啊,要么你给我更多保费,要么就不打折扣减数量减少送修台次嘛!别急,还有另一方面,对于“零整比”高同时配件又不好找到替代的怎么办?涨保费或者干脆有个别品牌的在用车,直接“拒保”不做了!


马斯克并不是保险圈内人,也不是传统汽车人。


但不得不说,降低客户维修成本,这个点还是说到了客户心理上的。


只有客户真真实实感受到了品牌方的诚意和实际用车成本的高低,对于品牌才会更多的信赖。


有所为,有所为不为,是选择。


不要什么钱都赚,是战略。


对于车企来讲,还有什么比让客户感觉品牌和产品的信任和放心更重要的吗?


车都卖不好,配件零整比再高,也只是一时薅羊毛罢了!


同样,对于李想不去通过调整对应零件价格粉饰“维修经济性”,也值得点赞。


左手光盘价要利润,右手零整比调数据……


既要钱,又要脸,还要牌坊,真美!


然后呢?


……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