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新能源用户总被割,车企却喊冤,问题到底出在哪?

  • 作者: 懂车
  • 2023-08-12 11:23
  • 511

新车刚买没多久

突然某天就降价

少则几千

多则几万

你是否也有看过关于这样的新闻,或者自己也遇上过这类情况,某天起床之后,就看到新闻xx车企或者xx车又降价了!而且有时候降价幅度还挺高,昨天刚提车,现在就整这出,一下子降了2万元,对比自己只有5000块的工资,相当于白打4个月工了,想想还真挺来气的。

图片

不过汽车市场价格变动也很正常,像以前2000年的时候买个雅阁帕萨特也得30多万,现在这些合资B级车起售价都砍半了,价格变动也很大。但为何这几年,特别是在新能源市场中,价格变动会如此频繁呢?而且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也越来越多。

图片

你以为价格下跌是因为车企良心发现,不想赚你这么多钱了吗?似乎也不是,放眼看去目前大部分新能源车企都处于巨额亏损状态,甚至有些车企是卖一台亏一台。五菱品牌事业部副总就曾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观点:现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中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是赚钱的,其它厂家都是在亏钱,即便是理想现在销量这么高,它也不赚钱。

图片

还有其它车企高管也说,自己造新能源车,就像是给电池供应商打工。既然是赔本买卖,为何还会有这么多企业入局造车行列呢?为何赔本买卖,还要降价销售呢?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图片

新能源车的出现,所伴随着最终要的问题就是充电速度和续航能力,从原先最普通的直流充电技术到现在的800V高压平台,充电速度确实是比之前提高了不少。而续航能力方面,从八九年前的第一代普及的新能源车,实际200-300公里左右的续航能力,到现在基本上达到500-700+公里,甚至有些车型已经有突破1000km公里以上的续航能力,这些变化都是在最近短短几年之间发生。

图片

除了补能与续航之外,科技配置和高阶自动驾驶辅助等配置也是新能源车出圈的主要原因,而且相比传统燃油车,在使用成本、使用场景、行驶质感等方面都更有优势。现在的汽车市场变革与10多年前,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之间的变化还是很相似的,并且产品更新周期更快,研发效率和进程都在不断缩短,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就越发地激烈。

图片

以前在传统燃油车的年代,一款汽车一般在2-3年会进行一次小改款,比如换个包围、换个灯组啥的,在5-7年之间就会推出一款换代更新车型,整体内外的设计、配置标准、动力总成等,都会有较大的变动。一般来说欧洲车在动力系统上更新会更快一些,而日系车则比较“守旧”,他们更愿意在一款动力上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进,让它更加完善、更经久耐用。

图片

再看看新能源车,每年都会推出新款车型,2-3年直接换代更新,更新速度简直跟现在的手机一样,每年定时开发布会,发布新款产品。除了单一车型产品以外,为了让自己品牌旗下的产品获得消费者青睐,新产品更是一个接一个地发布、推出,可能以前一个品牌下就那么五六款车,现在一个品牌旗下多则数十款车,且还衍生出多个子品牌,主打一个“多生孩子好打架”。

图片

就我身边的朋友来说,不管是新购、换购还是增购新能源车的都越来越多,今年的上海车展展出的新能源车数量也已经超过燃油车了。巨大的市场前景摆在眼前,这就是造车行业吸引着其它行业巨头进入的主要原因。不管原本是做家电的、做手机的、做相机的、做两轮电动车的,都纷纷宣布入局。


图片

最早一批冲着补贴而造车的车企已经陆续出局了,现在市场中能够存活下来的,都是产品受众,获得市场认可的品牌,但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稍有不慎就很容易被边缘化,最终就是出局。而继续入局到造车行列中来的,都希望推出几款能够获得市场认可,继而让自己在汽车界站稳脚跟的产品。此时,除了产品本身以外,更重要的就是价格了。

图片

诚然,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头部位置,正是比亚迪和特斯拉稳坐榜首,理想推出了L系列之后销量暴涨,而广汽埃安最近也跃至头部。因此,头部选手的价格出现变动之时,便会影响着整个行业的价格波动。早前,特斯拉涨价,国内一众车企纷纷宣布因原材料供应价格上涨,因此调价。而当特斯拉降价的时候,不少车企也都开始下调价格。

图片

为什么明明是在亏损,但依旧要下调价格硬抗呢?为的就是行业地位,为的就是保住销量,为的就是要让产品保持竞争力,其实这说起来也挺无奈的。

图片

同样的原理,为何新势力造车总是有人进入而有人退出?成熟的车企有着雄厚的技术储备,有着较强的行业前瞻性,因此每年都能拿出一定的更新,不管是技术更新还是设计更新。而后来入局的车企同样也需要适应这样的快节奏更新,可实际上可能供应链都还没能优化好,功能也还没调试完,就只能匆匆忙忙赶鸭子上架,然后用户就等着OTA升级吧。

头部产品通过不断优化生产效率、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有降价的空间,便做出价格的调整。而其它厂家,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竞争力,烧着钱也只能跟着队伍走,如此反复每一年,每一年都会有新能源用户被割“韭菜”,而厂家却也无奈地表示冤枉。说到底,不是冤枉,而是自己的实力还不够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