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夏天上车“烫屁股”的问题,吉利要彻底解决了!

《汽车神专利》是电车通团队推出的技术科普与价值挖掘栏目,旨在解读车企申请的最新专利的意义,以及该专利未来的可行性。欢迎广大读者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汽车最新黑科技的利与弊,以及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


夏天一到,作为南方人的我,购车的要求又多了一个:必须有座椅通风。


对于这件事我是很有态度的,不管卖多少钱,只要不配座椅通风或者电动遮阳帘,那么我就“拉黑”。


有人说我矫情,家里的汉兰达七个座椅硬是凑不出一个座椅通风,不还是开了好几年,年轻人不应该太过分,有得开就不错了。


时代变了,现在的国产车不就是“要啥有啥”嘛。


对于这件事,我爸也很不理解,问我为什么每次开完车,背后都是湿透的,然后吐槽我“身体虚”。但是花钱加装的价值也不大,本身自家的汉兰达“年事已高”,改装就得花不少钱,还不如物色新车。


那我有什么办法,夏天开车裤裆和后背真的很闷,热天上车还要烫屁股,哪怕你开着最冷的空调照样有地方热。


image.png

(图片来自广汽丰田)


真的,不信你去问问南方人,看看有多少人买车想要座椅通风的,说不需要的都是在硬撑罢了......


还有啊,每次开车出去玩,把车停到露天停车场半个小时,车内就是活脱脱的“煎焗两相宜”,一边汗蒸一边“煎鸡蛋”。不开玩笑,每次坐下去我都怕屁股要烫出点什么毛病。


不过说句实话,座椅通风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只是“聊胜于无”,通风只是让我们身体与座椅接触的部分不会被长时间闷着,实际上通风效果有限,更别提给裤裆降温。


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既然车企不为南方人的裤裆考虑,那么配件厂商必然会“重拳出击”,比如小通在网上看到的“蛋蛋冷却器”,只需要将其接到空调出风口上,就能够为裤裆输送强劲的凉风。这款看起来很怪的商品,近期变成了“网红爆款”。


这玩意我就不评测了啊,产品目的已经很明显了!


f9e53331e8dd4f760220b4c2c96d1ee.jpg

(图片来自淘宝)


你们别笑,这个真的很有用。这不是小通在制造焦虑,重要部位长期处于高温潮湿不透气的环境,也是会有不好影响的,适当的降温和干燥才是健康之道!


但是汽车配件只能是“远水解近渴”,关键还得靠官方一步到位。


这不,一家国产新能源品牌就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思路。


座椅制冷系统来了,汽车有望变成“避暑胜地”?


近日,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的“座椅降温系统、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专利公布。与传统的座椅通风不同,据说它可以实现快速的座椅降温。


具体来看,极氪公布的座椅降温方案,座椅组件包含降温气袋、制冷剂储存罐,以及制冷剂输送结构。


s_4792febd9bed4182a27e6eeeecae8062.jpg

(图片来自极氪)


根据公开专利的描述,制冷剂输送结构,第一端与所属制冷剂储存罐相连,第二端与降温气袋相连,用于将制冷剂从储存罐输送到降温气袋中。降温气袋与冷却剂发生反应,从而让用户与座椅接触的部分快速降温,避免温度过高带来的不良体验。


好家伙,简单点来说,就是极氪想到了将“冰袋”做进汽车座椅里面,除了没有吹风结构,和空调制冷已经很接近了。


别的不说,小通认为这套制冷系统大有作为,具体的使用场景就是,它能够让座椅与人体接触部分的温度与车内气温达到统一,做到“背后也凉快”的效果。


image.png

(图片来自极氪)


针对那些长时间在太阳底下暴晒的场景,座椅制冷还能快速降温,避免乘员坐进去“烫屁股”的情况发生。经常“有瓦遮头”的车主们可能不懂,但在广东的大夏天,无论是座椅通风还是制冷,只要随便有一样,效果形同“救命”。


上车被座椅烫过屁股的小伙伴,可能才懂我说的话......


额,不是我说,单独给座椅造一个独立的制冷系统未免有些“奢侈”,如果是针对高端豪华车型还好说,如果是面向大众消费者,成本控制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其实也有分“三六九等”,制冷只是极氪目前提供的一个解决思路,如果需求量够大,未来推出一个结构简易、成本更低的方案也是有可能的。


同时啊,制冷系统带来的冷凝水如何合理排放,并且在保留座椅通风、加热的前提下加入制冷系统,或许都是厂商需要考虑清楚的问题。


小通思考了一下,如果做个通风制冷结构,将汽车的空调导入到座椅中,是否也能实现相应的制冷效果,这样就不需要单独定制一套座椅制冷系统了,兴许还能省下不少成本。


image.png

(图片来自极氪)


当然,功能性较为强大的汽车座椅,往往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座椅与地台之间基本没有空隙,如果车身纵向空间欠缺,那么后排乘客的双脚肯定是施展不开的。当前吉利旗下还没有一款搭载类似座椅技术的车型,专利公开到量产仍然需要我们多花点时间等待。


像是这么复杂的座椅结构,其中必定存在一个高端属性——个性化设定,这就像当年的分区空调一样,针对的是不同乘客提供的温度调节设定,这个座椅制冷系统确实可以实实在在的做到“千人千面”,乘客有什么需求可以单独调节,不影响其他乘客使用。


想到这个属性,小通猜测这种座椅系统有机会在极氪旗下的豪华MPV车型上首发,或许是下一代极氪009?


image.png

(图片来自极氪)


专利不一定要高大上,接地气更有说服力


不管了,我认为现在的汽车厂商都很精明,调研消费群体需求,再通过技术将其变为现实,而非以前厂商给什么消费者买什么的模式,“对症下药”才是汽车行业健康前进的信号。


更接地气的专利或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使用场景中,如果只是因为车企的奇妙想法而申报,小通说难听一些,这不过是为了“刷专利数量”,提前占领专利高地,以后还有机会向友商收钱授权。


虽然这是商业竞争中常见的竞争手段,但产品和技术必须以人为本。


image.png

(图片来自极氪)


座椅制冷我认为就是在用户呼声中诞生的技术/专利,它有明显的适应人群和使用场景,能够切实解决一些使用上的痛点,而不是给你一个高大上的概念,让你对其具体的使用场景浮想联翩。


对于这项技术,小通的评价是希望极氪能够赶紧造出来,我真是受够没有座椅通风和制冷的车型了。注重驾驶乐趣的用车群体只能说少之又少,围绕舒适性打造的家用车更能在国内市场中“出圈”。


不是,特斯拉所有车型都没搭载座椅通风,想要还得去汽配城加装,怎么还会卖这么好啊,可恶!


这段时间不止吉利一家公开过新专利,有针对车机屏幕的,也有针对“省成本”和加强车机联动性的。这一系列专利诞生之初就是车企针对某一痛点提出的解决思路,但对于用户而言未必很有用。


interior-bg-2023 (1).png

(图片来自极氪)


包括现在汽车上五花八门的新功能,就跟智能手机一样,能将所有功能用个遍的人很少,将不同功能切入到对应使用场景的更少。


吉利的座椅制冷实际表现会如何,小通很期待,做得好且成本控制得当,影响到整个汽车行业也不是没有可能。总而言之,拯救南方人裤裆和后背这件事情,应当大力支持。


标签: 汉兰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