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电气化转型的悲哀:燃油时代均价10万的国产车,如今已经卖到20万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国产车的价格越来越高了。以往我们常见的燃油车均价大约在10万元左右,但是一旦迎来电气化转型,国产车的价位就直线上升,站稳了中高端市场的脚跟。

新兴的造车势力们推出的新能源车型,一个比一个价格昂贵,30万、40万、50万甚至上百万的国产车售价已经屡见不鲜。而且不仅是这些新势力,国产汽车品牌只要搭载新能源技术,售价也会迅速飙升,20万、30万的国产车已经是数量众多。

电气化转型的悲哀:燃油时代均价10万的国产车,如今已经卖到20万

国人有人会说,国产车涨价是好事情啊,为何只能贱卖,而外国汽车品牌却能高价售卖?究竟是什么道理?这就是有钱人和普通人的命运差距吗?确实,我们很高兴看到国产汽车品牌的崛起,但是转向新能源真的就意味着国产车的崛起吗?

均价达到20万元的国产新能源车型,相比起之前10万元的燃油车,到底提升了什么呢?除了动力性能和行驶经济性的升级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智能化配置的提升。

然而,这些才是国产车涨价的根本原因。我们不禁要问,这些配置真的符合国人的需求吗?换句话说,以实用工具的角度来看,这些2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真的比之前10万元的燃油车更好吗?

答案也许不尽相同,因为现如今的新能源车更多地将成本投入在与驾驶无关的功能和配置上,相比起燃油车而言,它们在用车便利性方面并不占优势。让我们举一个例子,燃油车只需3分钟就能补充燃料,而纯电动车是否能在一小时内完全充满呢?

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辅助驾驶系统,有哪一个真正好用?有哪一个可以替代人类驾驶者,应对复杂的道路状况?实际上,这些系统在真实驾驶中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便利。

宏光MINI EV则成为了一个正面典范。同样是电气化转型,为何它的价格能压到4万元甚至比之前的燃油车还便宜?这是因为宏光MINI EV并未采用花哨的配置,反而以极低的行驶成本吸引消费者。

它成为了一款经济实惠的代步神车,真正代表了电气化转型的理念,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购车成本和用车成本的降低。

归根结底,之所以许多造车新势力的车型定价如此高昂,并不是因为它们的技术更为先进、配置更高级,而是因为缺乏规模化优势,成本很难压下来。因此,不得不依靠智能化、科技感等包装来掩盖他们在成本压制方面的无力。

当然,我们对国产车冲击高端市场表示欢迎,电气化转型也确实是国产车超越的机会,但是我们仍然希望国产品牌能够更多地推出价格亲民、务实可靠的产品。

毕竟,在国内,至少还有9亿人的月收入低于3000元,他们应该是国产车消费的主力军啊。有关部门应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国产车的全面发展,让更多中国人能够拥有一台对他们来说真正合适的车。

小龙观点:

作为一名车迷,关注到国产车涨价的同时,我也感到了一丝无奈和失望。电气化转型本应是国产车崛起的机会,但如今却似乎变成了涨价的借口。作为消费者,我们希望购买到性价比更高的车辆,而不仅仅是华而不实的配置。

我相信,大部分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实用性和经济性,而不是一些花里胡哨的智能化配置。毕竟,对于那些每月工资并不高的人来说,购车是一个重要的决策,他们更关心的是能否满足日常出行的需求,而非车内彩电或冰箱这些看似高大上的功能。

宏光MINI EV所展示的例子也让人深思。它没有过多追求花哨的外观或配置,而是专注于降低购车成本和用车成本。正因如此,它成为了一款备受消费者青睐的车型。我希望更多的国产车可以借鉴这种理念,推出更多价格亲民、实用可靠的产品,真正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当然,作为电气化转型的代言人,我们也不能否认新能源车所带来的环保和节能效益。这是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的方向。但在追求环保的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价格合理、性能优越的新能源车真正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选择。

国家应该加大对国产车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品牌们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成本,让更多的普通人都能够购买到心仪的国产车。只有这样,国内汽车市场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消费者才能真正从电气化转型中受益。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