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广汽三菱败走麦城,还有多少车企面临相似结局?

广汽三菱给全体员工写了一封信,核心意思是:由于销售远未达预期,经营陷入困境,广汽三菱6月份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优化。从这里也能看出两个信息:


第一、广汽三菱的销量出现了问题。今年6月份,广汽三菱旗下4款车型总计销量只有326辆,其中欧蓝德销售了300辆;近一年累计销售了31390辆,仅相当于一个优质汽车品牌4S店的年销量。

第二、广汽三菱要对人员进行调整。根据公示的信息,截止2022年底广汽三菱共计有员工2698人。同样根据我的经验,预计只有部分人员能够分流到广汽其他品牌,还有部分人员将面临被裁员的结局。


作为最早进入进入中国市场的车企,早在1973年国内就开始销售三菱卡车产品(FUSO)。到了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三菱帕杰罗更是一车难求,从公务用车的角度出发,三菱的风头之劲甚至超过了奥迪。同时,三菱也是很多自主车企的发动机供应商,比如早期的长城、陆风、东南汽车等,直至今天东风风行T5 EVO搭载的1.5T发动机也是由三菱提供。


原本一手好牌打成稀烂,而广汽三菱停产、裁员,暴露了部分车企的通病——技术更迭慢、产品布局窄。类似的问题早在雷诺、菲亚特、欧宝、铃木等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车企上出现过。此外,目前还继续留存的车企里,马自达、标致雪铁龙、起亚等车企,也由于存在类似问题导致销量跌入谷底。


事实上,在进入到新能源时代之后,大众、丰田、本田等合资品牌,虽然产品布局宽,但基本都存在技术更迭慢的问题,大众的EA系列发动机加七速双离合变速箱;丰田的M系列发动机加CVT变速箱等等,都是用了很多年的技术,早期确实有动力强或油耗低的优势,但这两大优势在新能源技术面前已经明显落伍。


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对汽车的认知变得更高,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消费者知道自己要什么,或者说买车已经从品牌崇拜,转变为从切身需求出发。由此引发了另外一个现实,自主汽车依靠产品带动销量,合资品牌依靠优惠带动销量,原因是自主汽车做到了技术更新快、产品布局广、车辆体验丰富、品质得以保证。


现在的大众、丰田、丰田等品牌汽车,冗长的技术平台期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步,甚至还因为降价销售引发了成本降低,最终导致品质降低。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深度挖掘,因为汽车本质上也是商品,就应该具备显性的、能够被第一时间感知到的产品优势,这一点,国产车确实做得更好。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