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东风本田二十载:永远拼搏在树立行业标杆的路上

当2003年7月16日,东风本田汽车(武汉)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时,或许谁都没想到,这个创立之初都没能搞定资质的“四无”品牌,能够在短短20年时间中,成长为一家750余万用户,对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品牌。

“2003年东风Honda刚成立时,是我加入Honda的第1年,20年来,东风Honda的发展历历在目。起初,我们都没有想到东风Honda能在中国市场做到这么大的规模、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今年上海车展期间,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山城望向媒体表示,他对东风本田20年的风雨历程深有感触。

从早期凭借CR-V一款车打天下,到如今品牌旗下涵盖MPV、SUV和轿车全品类的完善产品矩阵;从一条年产不到3万辆的生产线,到如今拥有三个工厂、设计产能76.8万辆/年;从2004年年度销量破万辆,到产销规模超85万辆……

近20年过去,如果说东风本田当年像个初出茅庐、敢闯敢拼的青葱少年,历经二十年的成长与磨砺后,如今的东风本田毫无疑问是个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而东风本田的成长史,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乃至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2003年,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年,在汽车工业改革指引下,一大批全球顶级汽车企业先后与中国企业联姻,开启了汽车工业的伟大蓝图,其中就包括东风和本田。

事实上,东风本田虽然成立于2003年,但东风与本田的双向奔赴的“美妙爱情”却可以追溯到更早的30年前。

1994年12月23日,东风和本田便联手成立了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从事汽车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到1998年7月1日,双方又再次联手,投资成立了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从事开发、生产、销售轿车用的发动机、变速器及其零部件。

虽然由于当时政策限制,东风和本田无法成立合资公司进军整车制造领域,但过去多次的通力协作,让双方对于探索更深入合作的可能性充满期待。

时间来到2001年,在经历艰难而持久的谈判后,中国正式加入WTO,而到了2002年,国家为了大力发展中国汽车工业,鼓励国外车企在中国合资建厂,挡在东风和本田两者之间的最大阻碍消失了,未来在中国车市叱咤风云20年的东风本田,在这一刻也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然而,成立后的东风本田也并非一帆风顺,在2003年7月公司成立之际,东风本田依旧是一个没有生产资质、没有销售网络、没上轿车目录和没有整车生产经验的“四无婴儿”。相比于那些成立于同期的其它合资品牌,无疑东风本田的起点要更低、压力要更大。

但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这些困难没能打垮东风本田追逐梦想的坚定毅力,反而靠着一股舍我其谁的拼搏狠劲,仅仅用了6个月时间,便完成了对武汉万通汽车的技术改造,成功建设了一条年产3万辆的生产线,并取得了相关资质,让东风本田旗下首款车型CR-V顺利下线。

创新和技术,铸就20年辉煌

回顾东风本田20年发展史,不难发现这家企业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不仅是它强大的营销和体系能力,更是冠绝行业的创新和技术,两者构成也贯穿了东风本田发展的始终,屡屡创造奇迹,终铸就了东风本田过去20年的辉煌。

2004年4月24日,当第一辆CR-V从总装线缓缓驶下时,外界对东风本田推出的首款车型居然是“越野车”而充满争议。在那个乘用车等于轿车,SUV只是越野车、工具车的年代,东风本田CR-V并不被市场看好。

然而,恰恰是CR-V,这款不被所有人看好的产品,一上市便开创了国内城市SUV先河,更推动了国内SUV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与繁荣,与轿车分庭抗礼,成为了当时乃至今后20年时间内现象级的SUV产品。哪怕时至今日,在去年,CR-V全年销量依旧超过22万台,是合资品牌中最热销的SUV车型。

与 CR-V 一样,思域的成功同样源于刻于品牌基因的创新。

2006年第八代思域上市,彼时的国内轿车市场大多主打实用型,运动型轿车又都是两厢轿车,而思域的到来,凭借极具运动风格的外形设计,以及强横的动力操控,给毫无特色的中国轿车市场,带来了更多可能,让“思想逐渐解放”的消费者有了更丰富的选择。

至此,东风Honda也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第30万辆车下线;2011年,第100万辆车下线;2013年在品牌成立10周年之际,其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50万辆大关。这十年间,东风本田秉持滚动式发展方针,稳扎稳打,毫不冒进。

在城市SUV开创者CR-V和运动家轿奠基者思域之后,于2009年上市的高端运动旗舰轿车思铂睿,将运动带入到了高端轿车领域,并为如今的英仕派热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2年上市的艾力绅,成为了高端家用MPV市场的不二之选;2014年上市的XR-V,则席卷小型SUV市场,成为该细分市场的“无冕之王”……

特别是2016年上市的第十代思域,凭借1.5T地球梦发动机,将运动特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经上市备受追捧,一时之间供不应求。而由于其运动的外型和强劲的动力,“法拉域”“秒天秒地”的称号不胫而走。2021年,思域更是创下了年销30万辆的惊人成绩,创造了运动型轿车的历史记录。

上市同年,第十代思域作为东风本田车队赛车登上赛道舞台,那一年,思域在赛场上一路高奏凯歌,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2016赛季共夺得17座冠军奖杯,并首次夺得年度车手总冠军。

第十代思域的诞生,再次引领运动家轿细分市场的变革。借此,2015年到2017年间,东风本田也顺利完成从40万辆到70万辆的跨越式发展。

东风本田虽然不是挂牌最早、成长最快、产品最多的合资品牌,但纵观东风本田过去20年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将创新和技术融入品牌基因的东风本田,推出的每一款产品无不成为了各自细分市场的龙头产品。

而正是这种以创新和技术为核心滚动式发展的战略,才有了一款又一款足以载入汽车工业史的经典车型,才有了在“技术本田”品牌光环下的众多忠实粉丝,才有了2020年创下85万辆全年销量,至今累计用户超750万的骄人成绩。

电动化,东风本田迈向下一个20年

在很多人看来,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转型是缓慢的、不坚定的,但这种观念显然存在误解,或者说,将这种观点放在东风本田上其实并不准确。

“电动化是汽车行业的大势所趋,它不可逆转。”上海车展期间,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郑纯楷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今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在东风本田的展台上,我们没有展出一台纯燃油车,这展现了东风本田全面向电动化转型的决心和底气。”

事实上,东风本田的电动化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推出的“放眼未来Seeing the future”新能源品牌战略,并以HEV为基底,快速向PHEV、EV市场推进,保证燃油车市场基盘的同时,寻找更多新的市场增量,并逐步完成从燃油到混动,再到插混和纯电的全覆盖。

“东风本田的全面电动化之路将保持混动、插混以及纯电三种模式。其中CR-V和英仕派是未来我们在插混领域持续布局的主要车型。在纯电领域,我们将以1年2款纯电车型的速度进行投放。目前,东风本田七成在售车型均已搭载电动化动力模式”,在2023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东风本田副总经理潘建新向媒体表示。

2019年,东风本田推出首款纯电车型X-NV,2020年,又接着推出第二款纯电车型M-NV;2021年,CR-V 锐·混动e+的上市,让其迈入了油电混动+插电混动并举的混动2.0时代;然后到2022年,东风本田推出Honda在华首款纯电动车e:NS1。

至今,东风Honda已经形成了“混动+插电+纯电”三位一体的新能源产品矩阵,在电动化布局上稳步前进。

据介绍,东风本田计划在未来5年内连续推出多款全新纯电动车品牌e:NS车型,率先构筑起极富魅力的产品矩阵。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产品的销量占比将在2030年达到40%,到2035年达到80%,到2040年达到100%。2030年后本田在中国不再投放新的燃油车,所有新车型均为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等电动化车型。

为了稳步推进新能源战略转型,在现有的共76.8万辆/年产能的三个工厂之外,还专门为未来新能源产品专门新建了第四工厂。

正在建设中的第四工厂,占地面积为63万㎡,计划于2024年正式投产,该项目是本田在全球的第一个新能源标杆工厂,东风本田拟将其打造成为具备行业领先自动化水平的高效、数字化智能工厂,用以生产全新的电动化车型。

如果回顾东风本田的造车历史,就会感受到如今东风本田在电动化转型上大刀阔斧推进的勇气,这是一个在内燃机时代的“大人物”,却敢于突破自我,积极向另一全新领域探索,只因这是用户所需要的。在智电时代勇毅前行,东风本田给合资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