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马自达CX-50不彻底的本土化 “马粉”不爱 市场不疼

图片

长安马自达的CX-50行也(以下简称CX-50)自上海车展正式发布以来,引发的争论应该说比关注还要多。按说这款车颜值在线、尺寸空间宽大,价格貌似也有惊喜,为何那么多人吐槽呢?一个争论最多的焦点:扭力梁(后悬挂)。

CX-50车长接近4.8米,轴距超过了2.8米,不仅远比CX-5大一号,同时也超过了拥有七座配备、尺寸较之前明显扩张的新一代CR-V。更关键的是,马自达品牌一直以来是以“人马合一”著称的,讲求的就是驾控感。当年的马自达3就曾经因为属于少数配备多连杆悬挂的紧凑级轿车而广受好评。

以上这些,都毫无悬念地给人以“CX-50配备多连杆(后悬挂)是最起码、理所当然的”预期。说实话,当我们第一次了解到“CX-50配‘板悬’”这样的信息时,也一度不信,可见这种组合对于“马粉”来说有多“毁三观”。

那么,对这件事儿,咱到底该怎么看?


扭力梁到底是不是硬伤:不是,也是!


平心而论,从工程学、技术结构,甚至实际体验的角度来看,单纯的扭力梁并不能算硬伤。原因很简单:90%的人几乎开不出它与多连杆悬挂之间的区别。即便剩下那10%的“高手”,在90%以上的工况下也感觉不出区别来。

什么意思?意思是扭力梁如果说与多连杆真有区别,第一需要真正懂驾驶、懂测试且非常敏感的人才能体会到,第二是要在一些极限状态下,例如山路极限过弯、紧急避让等等,才能感受出来。至于一些评测里常说的,“因为后悬挂不是独立悬挂,所以能感受到后排更多的跳动”之类,99%属于“想当然”——真要是盲测,常规试驾能判断出后悬挂是扭力梁还是多连杆的人,全世界恐怕都没多少个。

图片

那为何高级别的车都上多连杆呢?第一,极限状态下确实有区别,所以会影响测试成绩,最终影响营销;第二,多连杆的兼顾性更好,可以在一个平台下既开发出擅长运动的车,又开发出注重舒适的车——甚至,同一款车调教出不同的版本。第三,其实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到什么级别用什么东西,这已经形成一种惯例。就好比劳斯莱斯配8缸行不行?100%行。以现在的涡增技术,6缸都没问题,但为何非得12缸?

而恰恰是最后这一点,成为了扭力梁(在国内市场)的硬伤。即常规认识,这个级别、这个价格的车,就应该是多连杆,配扭力梁就“违和”。对于车主而言,不会管“我用不用得上”——我可以用不上,但不能没有。这样的例子生活中还少吗?而且何止于车?例如,你确定你花到5000+的手机,芯片的性能、摄像头的像素是你必须用到的吗?

关键是,这种想法没道理可讲。就好比三缸发动机。无论你进行多少实验、测试,甚至是盲测,证明三缸哪儿哪儿都不输给四缸,但买车人不管——明明有四缸的,为何要买三缸的?

同样的道理,马自达可以用各种手段告诉人们,CX-50的底盘表现不差(事实上很多人试驾过以后也认同这一点),但买车人仍不会买账——明明有那么多多连杆的,为何要买你扭力梁的。除非,你CX-50有独一无二之处(有没有?我们在后面会讲)。


CX-50配扭力梁是为了偷工减料?长马:我比窦娥还冤


对于配扭力梁,最常见的诟病声就是:偷工减料、省成本,矛头也会自然而然地指向CX-50的生产者:长安马自达。而面对这样的诟病,估计长安马自达会感觉比窦娥还冤。

大胆猜测:当长安马自达了解到海外CX-50配备的扭力梁后悬挂时,它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完了完了”;而它最想做的事情则很可能是“有没有可能换装多连杆后悬挂”。也就是说,相比买车人,长安马自达更不愿意看到CX-50配备扭力梁悬挂;如果真有多连杆的选择,让它每辆车放弃5000元以上的利润估计都愿意。

图片

结果当然是令人沮丧的:所有这些“如果”答案都是NO。因为CX-50虽然是全球车,但主要针对的是北美市场。而这款车在北美市场,哪怕是2.5T的顶配版本,也只配扭力梁悬挂。至于原因,大概是北美市场的消费者没有那么“矫情”吧,而马自达则认为这样的组合可以让CX-50在北美市场获得更强的竞争力。通俗地说,就是把意义不大的多连杆换成扭力梁,由此省下的成本可以用来拓展尺寸和空间,让买车人获得更多的实惠。

那为何不在开发的时候,兼顾考虑一下中国市场的需求呢?也就是说,同步研发、测试,并配备上多连杆的组合?


合资车企与本土研发:后者已成为必要条件


这就到本文问题的核心了:当下的合资车企,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自研能力,即便不进行全新的本土化开发,但至少有能力将海外版做出必要的本土化改进。否则的话,其市场就只会越走越窄。

注意,这里所说的改进,已不再简单地只是优化一下选材、配置这么简单。例如CX-50的空间布局是针对中国市场有调整的,后排空间更大。但这些远远不够。当下市场需要的改进,是要涉及“伤筋动骨”的改进。例如本文提到的悬挂,乃至动力总成的配备,甚至扩充到车身结构和内饰布局上。

图片

针对扭力梁的讨论,更多是“技术控”们注重的。其实在我们看来,CX-50更大的硬伤不是扭力梁,而是内饰——太“复古”了。注意,我们想说的并不是说它没有配备全液晶仪表,也不是说它中控屏太小。CX-50内饰最大的问题,是在整个设计思路、架构搭建上,已经与目前国内内饰的潮流脱节。如果不是因为有个10寸屏,其内饰给人的第一印象像是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产品,和斯巴鲁有一拼。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同理:它是针对北美市场的车,而全世界最不注重内饰的市场应该就是北美市场了。

那为什么马自达不像其他品牌那样,开发时更多考虑到中国市场的需求呢?两点。第一,马自达的主要市场在美国。很多人没想到,2021年马自达在美国市场销量有33万辆+,厂商排名11,仅次于宝马,比奔驰还卖的多。2022年马自达虽有下滑,但美国市场销量仍有30万辆左右。但在中国市场呢?22年销量仅10万出头,排名40名开外了。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丰田、本田、大众、通用在中国市场的研发投入很大:它们在中国市场卖的多啊。

第二个理由则有点“伤人”:马自达的整体规模太小,所以只能“顾此失彼”。然而这第二个理由更像是恶性循环:以当下的中国市场,合资厂越顾不上,就越容易丢失份额。如果给海外的产品能刚好与国内市场共振,即像丰田的RAV4荣放、凯美瑞、赛那那样,那还好;如果无法共振,那就只好“一滑再滑”,最后有可能就只能是“退出”一条路了。

最后:CX-50“共振”概率不大,或成合资车企的“教训车型”

就以上的分析,很显然CX-50能“刚好形成共振”的可能性不大。除了扭力梁和内饰“复古”这两个硬伤以外,它也缺乏足够的卖点或亮点。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