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25万中高级车你选谁?大马力全新天籁对比自吸雷克萨斯ES

  • 作者: 驾仕派
  • 2023-05-04 13:27
  • 2.64万

当你成家立业后,想从紧凑型家轿升级到更舒适的中型轿车,雷克萨斯ES是绕不开的名字。虽然ES 200动力表现争议不断,但依靠不到30万的起售价,这家口碑不错的二线豪华品牌还是拥有不少忠实粉丝。

不过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买车总是件需要精打细算的事情。抛开品牌加持,如果有比雷克萨斯ES 200卓越版的产品力更全面的车型,我想你应该不会拒绝——东风日产全新天籁顶配的2.0T XV尊享版。

为了验证东风日产全新天籁是否有挑战雷克萨斯ES 200的能力,驾仕派驾驶两台车一起前往西昌邛海,在考验它们的续航能力之余,也能在数百公里旅途中,感受全新天籁和ES 200在高速、城区、山路等不同路况下的行驶表现。

一、东方文化的不同解读

虽然全新天籁和雷克萨斯ES价格差异不小,但全新天籁这次的挑战并不算僭越,因为它和ES 200的车身宽度、高度基本一致,只是车长和轴距略少69mm、45mm,大概也就是一根手指的距离。

而且经过改款的全新天籁,在传承NISSAN V-Motion设计概念的基础上有了突破与创新,除了粗壮的C柱、舒展的轮廓和分段式腰线,在设计层面也找到新的灵感。


把回旋镖LED大灯嵌入展翼式前脸的做法,不是日产首创,但熏黑中网上的多横条镀铬格栅取代V型饰条,是更让我喜欢的方案,配合车窗边框下沿的镀铬点缀,衬得隐藏式车顶更显精致。把这些细节和星耀式LED灯光、19英寸多辐条轮毂放一起,让全新天籁有种刚做了热玛吉的感觉,更显高级。

当然,作为2018年推出的第七代产品,雷克萨斯ES的设计在五年后也没有完全落伍,体现了东方美学的长尾效应。

它和全新天籁一样,都有修长的前机盖和倾斜的A柱,营造出激进的一面。至于纺锤形格栅则是先锋派的手笔,结合错落的灯组,让最低配的ES 200也仿到LS的七分神韵。至于雷克萨斯扁平化的车尾,则少了俯冲的运动感,回归ES主推的优雅气质。


仅从外形来看,全新天籁和雷克萨斯ES有异曲同工的细节打磨,但整体设计方向还是有所区分。雷克萨斯ES更趋于平和,清心寡欲,而全新天籁则保留了进阶姿态,更能体现出时代特征。

二、智能化体验分高下

当我们在成雅高速的新津服务区加满油,沿着雅西高速向西昌进发的途中,足够智能化的体验,成为数小时连续行驶时安全与舒适的分水岭。

尤其是在新能源车型纷纷把智能辅助驾驶放在宣传主页上时,不少消费者都下意识把燃油车和落后画上等号,事实并不是这样,比如全新天籁和雷克萨斯ES都提供了L2级别的驾驶辅助功能。

从2000年开始,雷克萨斯就全系标配了LSS+主动驾驶辅助系统,而ES 200上搭载的则是LSS+ 2.5。在实际体验中,它在封闭道路上的可靠性还是值得肯定,升级后的智能车道循迹系统,在基础的跟车加减速、车道居中保持上做得不错,对加塞车辆的识别也算及时。不过在相对复杂的道路环境下,尤其是中低速的拥堵时,雷克萨斯ES的使用条件就更苛刻一些。

而且对比日产ProPILOT超智驾,雷克萨斯ES的LSS+功能开启要复杂许多,全新天籁只需按下方向盘右侧功能键即可一键启动,根据仪表盘中央图标显示,自适应巡航、车距保持到车道居中行驶的工作状态都很直白,阅读起来比ES更清晰。

更重要的是,日产自研的ProPILOT超智驾“完整”搭载在全新天籁上,拥有可以支持0-144km/h的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系统,也就是说在城市拥堵时也完全适用,尤其在堵车时可以自动跟随前车启停来降低疲劳感。

不过我们在高速上,更多体验到的还是全新天籁车道居中的稳定性,尤其是面对弯道的时候,方向盘的转动渐进,没有来回摆动的不确定性,给人很强的信心。此外,全新天籁在加减速时的动作也更为柔和,有比较强的防御性驾驶思维,更像是成熟的老司机。

当我们可以放心把驾驶安全分担给智能辅助系统之后,自然多出一些精力可以放在车载智能交互系统的体验上。

雷克萨斯ES 200卓越版作为入门款车型,在这方面并没有偷工减料。带有触控功能的12.3英寸触控屏放在同级产品中也达成及格线,之前的G-BOOK被智行互联系统替代。实际使用时,雷克萨斯这套新系统的基础功能和之前差不多,覆盖了大多用户需求,主要优势是UI界面更简约、语音交互能力有所强化,而且ES现在有CarPlay、CarLife的手机映射,弥补了车机本身缺乏科技属性的问题。

仅从触控屏幕来看,全新天籁12.3英寸的尺寸和雷克萨斯ES保持一致,但Nissan Connect超智联的使用体验却有明显优势。比如在手机APP上,日产就比雷克萨斯多提供了远程启动、闪灯/鸣笛、座椅通风/加热等功能,而在我们常用的语音交互上,全新天籁也可以支持近1000种日常语句的识别,控制范围比ES 200更广。

日产这套有10年免费基础流量的超智联系统,除了一些车载在线服务,还支持OTA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也许全新天籁也能达到新能源车“常用常新”的体验。

三、舒适是中型车的宿命

智能化对汽车而言,是锦上添花的补充,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本质需求还是想要实现舒适的驾乘体验。

很明显,日系车在这方面有丰富的成功经验。雷克萨斯能在北美逆袭德国豪华品牌,离不开它对于舒适氛围的营造,而日产更是早在快20年前,就用第四代天籁进一步夯实它在中型轿车市场舒适之王的地位。

把这个标准放到雷克萨斯ES和全新天籁上,两款车型有不尽相同的表现。

雷克萨斯的思路更为传统,首先ES 200的座椅足够柔软,泄压感强,只是优科豪马BluEarth GT轮胎比较廉价,没有什么运动性,但厚实的胎壁还是能辅助ES 200具备更好的舒适性。

至于TNGA架构下,雷克萨斯ES使用的前麦弗逊、后刀锋臂多连杆的结构,也只是行业主流水平,包括全框式副车架、前下摆臂等主要底盘件都是钢制,不过机脚的橡胶衬套、半主动悬置,还是能进一步改善舒适性。

所以你也能看出来,雷克萨斯ES 200就是要乘客能坐得开心,所以在长距离驾驶后,我能感觉它努力的成效。在高速的长波路段,车身抛离感并不强烈,悬架拉伸和压缩把姿态控制得不错,而在减速带、破损路之类的颠簸下,ES 200也可以相对柔和的综合处理,只是后轴的抖动明显比前排剧烈。相对来说,雷克萨斯在粗糙路面上的体验还可以优化,方向盘和座椅都容易传递更多的高频振幅,主观感受不是那么优秀。

全新天籁的前悬架也是麦弗逊结构,但用上了铝制下摆臂,还用穿孔的方式进行轻量化,它与前、后副车架的连接处同样用了大号的橡胶衬套,具备减震效果。后悬架部分,全新天籁采用梯形控制臂多连杆,下摆臂和横杆固定后形成了类似H型的结构,滤震效果更好。值得一提的是,全新天籁在左后悬放置了悬挂位置传感器,可以通过感知车身动态来进行适度的电子辅助调整。

坐在全新天籁的人体工学座椅上高级舒适感进一步体现,日产使用的三层缓冲材质不像ES 200那么一味求软,尤其坐垫和靠背都有更高密度的发泡材料填充,前排配备的8向调节、4向腰托(主驾驶位配备)配合加热/通风/按摩功能,长时间使用下来,反而没有2向腰托调节的雷克萨斯车型那种腰酸背痛。


至于行驶路感上,日产也延续了座椅的设计理念,不似ES 200那样彻底舒适,尤其是在低速时,全新天籁的路感会更清晰一些,这一方面和2.0T XV尊享版用上低扁平比的19英寸邓禄普高性能轮胎有关,另外也契合它更为高级的设计语言。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全新天籁就是那种硬桥硬马的中型车,它细碎的动作并不多。当遇到减速带、窨井盖这类相对尖锐的冲击,日产的阻尼设定显示出宽容度,缓冲是充分的,车身感知不到车轮的撞击。这种把声音和动作都压在底盘下的状态,很有高级感。

随着车速提升,全新天籁在巡航时的动态会更显平稳,尤其是在碾压路面接缝或波段起伏时,车轮黏住地面的紧实度更高。这时,日产给全新天籁提供的前排双层隔音玻璃能大幅隔绝风噪侵入,更重要的是它除了拥有音质出彩的BOSE音响外,同时也在主动降噪减低环境噪音和发动机噪音上下足功夫,使得全新天籁高速时也有不错的静谧性。

ES 200当然在这方面也是个中翘楚,除了同样适用前排双层玻璃,它的整车隔音材料也堆料充足,只是雷克萨斯引以为傲的马克莱文森音响需要加价选装,没有出现在这台试驾车上。

总结来看,雷克萨斯ES 200是传统的舒适大车,给人柔软的感觉。而全新天籁则更贴近当下都市精英心目中的舒适,保留路感的同时又能缓解冲击,带来更多的驾驶欲望。

四、快就是好,好就要快

驶出雅西高速西昌站,我们选择去博石洼黑幽静的山路,感受一下两台车的驾驶表现。

虽然ES 200身价更高,但作为雷克萨斯入门级动力,虽算不上“移动路障”,可我实测最快也只能跑出10.85秒的0-100km/h成绩。同场竞技,使用VC-Turbo发动机的全新天籁不仅参数指标高出一级,7.93秒的0-100km/h表现也和ES 200不在相同段位。更重要的是在中段提速的测试中,全新天籁从60km/h加速到120km/h只需6.54秒,而ES 200则用了9.57秒,所以在无论是高速道路还是拥堵的国道,当想要超车时,日产动力更能给我信心。

面对不同的动力却同样选择CVT变速箱,技术和匹配就更为重要。雷克萨斯的动力总成以顺为主题,绝对动力不足让它在加速时更容易拉高转速,好在这时变速箱可以连续变矩,把转速锁定最大功率点,除了引擎噪音稍显干瘪、踏板有高频共振,提速渐进感还是很畅快的反馈。

可以模拟8速的日产CVT变速箱相对表现更积极,深踩油门时可以看到转速真有换挡一样的起伏变化,给人更强的沉浸体验,手动模式下加减档的服从性也很机敏,实际应该是锥轮卡在固定位置,提升了传动效率。如果换用更轻柔的方式对待油门,全新天籁加速时的转速则可以稳定在2000转内,通过不断无级变速调节齿比来输出动力,相当顺滑。


可以说日产现在CVT变速箱技术已经是行业顶尖水平,匹配2.0T动力的时候,让我有开着V6发动机的从容感和流畅度,这是全新天籁最值得夸耀的本钱。

五、慢下来很惬意,跑快后有乐趣

沿着山路前行,雷克萨斯ES 200在驾驶性上被全新天籁甩开差距。

其实ES 200本身极限不低,粗壮的稳定杆给它提供了不错的车身侧倾抑制,转弯时的姿态变化也算线性,会随着侧向加速度的变化逐渐增加。而且雷克萨斯把转向响应调到这个级别应有的水平,虽然手感有点偏沉,启动力矩较大,随速变化小,但中位相对灵敏,横摆匹配到位,所以变道超车的动作没有明显迟滞,跟随性优秀。

不过在更极端的操作下,ES 200还是力不从心。加大侧向加速度时,215规格的轮胎抓地力走弱,横向支撑开始消失,进入非线性区域后,转向得不到车头的回应,让人逐渐失去耐心。

全新天籁选择站在了雷克萨斯的对面。同样使用有力的稳定杆,全新天籁的侧倾控制更细腻一些,尤其60km/h以下表现的控制力很足,只是弯中如果遇到起伏时干扰会多一些。

日产方向盘手感高级且精细,握持体验比ES 200更有战斗气息,全新天籁在升级到电子助力转向后,比例很小的特点得到保留,虽然启动力矩依然有电子液压助力的粘滞感,但随速变化会比雷克萨斯车型更明显,低速U型弯变道和掉头都显得很轻盈,不过全新天籁的转向过渡有些生硬,阶跃性变重,前轮悬架几何设计的回正能力也还可以再加强。

全新天籁不仅转向快,车头响应也快,在山区驾驶想要紧急变道得心应手,侧倾抑制得很充分,施加侧向加速力后的横向支撑力变化渐进。面对连续弯道时,全新天籁先快后慢的特性明显,车头猛地一下切入会特别快,但是侧倾后段又比较模糊。好在它的车尾跟随性不错,仅从操控角度来说比ES 200有优势,新司机也能感觉好上手,路感和信心感都不错。

日产设定的刹车力度线性,整个过程没有出现突兀变化,CVT变速箱在整个减速过程没有出现拉扯感,这和雷克萨斯车型表现很相似。全新天籁的刹车踩下初始阶段有足够的减速感,继续踩下的过程中制动力度没有明显增大,需要继续踩到底才恢复继而开始增长,而ES 200的制动中后段显得制动力更轻一些,需要深踩来找回自信。我们也测试了两款车型的100-0km/h,相同场地条件下,全新天籁的最短制动距离是39.88米,比ES 200的40.02米成绩稍好一些。

总之,从驾驶乐趣来看,新天籁在日常保持足够的从容,达到和ES 200相当的驾乘舒适性。但真要推高车速,把新天籁放到更多弯的场景当中,它在操纵时的可控性明显优于雷克萨斯车型,这不仅是因为新天籁本身动力总成的强悍,更得益于在工程团队底盘调试上的平衡拿捏,才能让它给驾驶者带来更得心应手的感觉。

驾仕总结

当油量警示灯亮起时,我们已经驾驶两台车行驶了670公里。在菩萨岗服务区,全新天籁和雷克萨斯ES都重新加油到跳枪,最终全新天籁的实测百公里油耗是7.9升,而ES 200以7.7L的成绩稍胜一筹。不过考虑到两者在动力表现上的差距,我自己是愿意每公里多花5分钱,换回更爽快的驾驶体验。


在这次长距离的连续驾驶后,雷克萨斯ES的表现符合我的预期,是细节到位、很舒服的车,不疾不徐、经济实惠,作为成熟的中年人,可以闭眼买。尤其在同价位充满纯电、PHEV车型的时候,雷克萨斯还能带来产品力不俗的燃油车,值得钦佩。

不过社会对“中年”的定义已经延迟,不管80后、90后,都应该保持青年的心态。都市精英可以有冲动和坚持,全新天籁也可以有这种劲头,在动力、操控、舒适上都不妥协,每一件事都做到高分。而且日产技术在这台全新天籁2.0T XV尊享版上被发挥到极致,不管是发动机、驾驶辅助、人机交互,都不糊弄消费者,直接拿出压箱底的好货。

尤其考虑到全新天籁和雷克萨斯ES 200终端的价格差异,全新天籁看起来就更显眉清目秀。想在满足家庭用车之余,保留一些独自开车时的快乐,全新天籁应该能做到。

文|Louis

拍摄|驾仕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