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与广汽「分手」后,华为 HI 模式将何去何从?

华为与广汽官宣「分手」了,但它们选择继续「做朋友」。

3 月 27 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由于各方资源的调配等原因,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H8 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但同时,在本次变更之后,华为将继续以重要供应商身份参与公司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及合作。

对于这一变更事项,广汽集团方面告诉 42 号车库,AH8 是属于广汽埃安旗下高端品牌昊铂旗下的一款 6 座车型;接下来,华为将会作为 AH8 的供应商在数字座舱方面与广汽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双方合作的这一变化,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也在 3 月 30 日的广汽集团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此前广汽集团计划与华为联合开发,2025 年推出新品牌,但目前广汽已有埃安、昊铂两个新品牌,没必要再推出一个品牌;双方在友好协商后,决定通过优势互补的方法,将华为转型为供应商;但华为仍然是战略级合作伙伴供应商。

而华为官方则回应称:

广汽与华为双方经过充分沟通,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判断,故调整为埃安自主开发,本次调整后华为将继续以重要供应商身份参与广汽集团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及合作。

从双方的公开声明来看,华为和广汽还在维持合作状态——但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是:通过这次调整,在与广汽的合作中,华为精心打造的的 HI 模式,已经无疾而终了。

不存在利益冲突的「蜜月期」

实际上,在华为 HI 模式诞生之前,华为与广汽就已经建立合作关系。

2017 年 6 月 21 日,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和华为轮值 CEO 徐直军的见证下,华为和广汽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在企业管理、云计算、大数据、车联网、智能驾驶、新能源和国际化业务拓展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当时双方在合作内容中也提到了车联网和智能驾驶,但重心其实是企业管理、云计算、大数据、国际化等外围层面——毕竟,当时华为还并没有公开涉足汽车智能化业务,希望借助广汽推广自身的云计算业务,而广汽更希望借重华为在企业管理、国际化方面的优势为自身赋能。

那时候的华为,对于广汽来说,完全是一个跨界赋能者的形象,双方不存在利益冲突。

然而,那时候,汽车行业正在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迈进,而华为也从自己在智能化层面的优势领域着手,持续布局智能电动汽车相关业务,并且在 2019 年 5 月成立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所以,到了 2020 年 9 月,当广汽与华为宣布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的时候,代表华为签约的是当时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副总裁何利扬(何利扬后来离开华为入职小鹏汽车,又在 2022 年离开),而见证者依旧是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

在这次协议中,双方明确了在汽车核心业务领域的合作——聚焦在计算与通信架构,迎接软件定义汽车发展的趋势,综合双方在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合作研究,共同打造可持续迭代升级的数字平台,真正实现软件定义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这次协议签署一个月后,才正式对外宣布 HI 这个品牌,其含义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Huawei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

2021 年 4 月,赶在上海车展开幕前夕,徐直军在华为分析师大会上正式宣布,华为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同时,徐直军透露,华为主要与 3 家汽车厂商合作,分别为北汽、长安和广汽,帮助它们打造汽车领域子品牌,并且「这种深度合作客户不会太多」。

徐直军表示:

我们用「Huawei Inside」的方式支持车企打造其子品牌,赋能一些车企,真正把面向未来的车做出来……我们为「Huawei Inside」模式设计了一个品牌 logo 叫「HI」,代表 Huawei Inside。未来看到 HI 这个 logo,就证明是华为跟这个伙伴一起打造的车。

徐直军也强调,并不是所有程度的合作都会印上 HI(Huawei Inside)的 logo,只有用了华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车辆才可以标上这个 logo。

当月,广汽集团总经理总经理冯庆亚在采访中表示,要和华为联合打造一款面向 L4 级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2024 年投产;这款车不是在现有产品上改造的,而是真正按照新的电子电气架构,面向无人驾驶 2024 年批量生产上市的一款车型,目前各项研发的工作都在有序推进当中。

这时候的华为和广汽,在 HI 模式的合作上仿佛正处于「蜜月期」。

在两份公告之间,不了了之

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华为敲定 HI 模式合作的三家车企中,广汽的节奏从一开始就是最慢的。

比如说赶在 2021 年上海车展前夕,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就已经发布,这是第一款打上华为 HI 品牌标识的汽车,也是首款全栈搭载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它搭载了华为 ADS 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而华为也通过这款车第一次对外展示了其自动驾驶技术的实际体验效果,引发行业关注。

再来看长安。在 2020 年 11 月宣布与华为合作打造一个新能源高端智能汽车品牌之后,长安在 2021 年上海车展期间宣布的信息是:它与华为合力打造的首款高端汽车品牌相关产品还在打磨中,品牌名称很快宣布,而该品牌的首款车型预计将于今年底发布——随后,长安在 2021 年 5 月份就将长安蔚来改名为阿维塔

反观广汽,一直到 2021 年 7 月,广汽集团才发布公告称,同意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与华为(AH8 车型)项目的实施。

公告称:根据公司与华为签署的协议,双方将基于广汽 GEP3.0 底盘平台、华为 CCA(计算与通信架构)构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联合定义、共同开发,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一系列智能汽车。

然而,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广汽与华为的合作基本上没有公开进展,而采用 HI 模式的极狐和阿维塔则动作频频。其中,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在 2022 年上半年才正式交付,尽管速度迟缓,但是一直在推进;而阿维塔则是一步步完成品牌发布、新车亮相、工信部申报等动作,并且在 2022 年 8 月正式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华为在汽车行业的角色却发生了重大改变。

具体来看,2021 年 4 月份上海车展期间,除了推出 HI 模式之外,华为还与赛力斯合作推出了赛力斯 SF5 华为智选版,并且在华为的广大消费者门店中展示与销售;这就是余承东主导的「智选车」模式。当时,华为的 HI 模式和智选车模式完全是两个方案,双方互不干涉。

随后,余承东担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并且在 2021 年底发布了 AITO 问界新品牌和问界 M5 新车,并且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之带货。2022 年,问界 M5 发售之后成为一匹销量黑马,甚至在 8 月份首次实现了月交付量过万的成绩。

非常凑巧的是,就在阿维塔上市和问界品牌交付量首次过万的当月,广汽与华为的合作却出现被外界所知的裂痕。

2022 年 8 月 13 日,在第十九届中国汽车营销首脑风暴 · 杭州峰会上,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回答关于电池问题的提问时忍不住公开吐槽华为称:华为是大牌的供应商,它的价格比较高,也不受控,广汽埃安想跟华为合作,会发觉基本上没有议价能力。

肖勇还在发言中表示:车企做产品,应该综合考虑科技创新与合理成本。

接着在 8 月下旬,网上出现传闻称,华为与广汽埃安深度合作项目已经中止,双方是零部件供应和采购关系。对此,埃安相关负责人的回应是:「不属实,我们和华为的合作项目还在正常推进。」

但问题是,2022 年 9 月,当广汽埃安发布旗下的全新高端品牌「Hyper 昊铂」时,现场并没有任何一个来自华为的人为之站台,也完全不见华为 HI 模式的身影。

此后半年,一直到 2023 年 3 月广汽集团宣布 AH8 项目调整,双方都没有进一步与合作相关的消息传出。

华为和广汽,可能都无心合作了

关于这次双方合作调整,广汽给出的说法是「由于各方资源的调配等原因」。

知情人士告诉 42 号车库,广汽的说法不无道理。毕竟,在以往华为与极狐和阿维塔合作的过程中,双方为了协同开发,华为方面往往要派大量的员工到整车厂去驻场工作,这对华为来说,无论是在人力层面还是财务层面,都是不小的资源投入,且成本与回报不匹配——在此前已经与极狐和阿维塔合作的情况下,华为可能已经不太愿意再做这样的投入。

根据内部知情人士的说法,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华为 HI 模式所基于的底层硬件 MDC 计算平台,正面临芯片短缺的问题

这其实不难理解,毕竟华为在 2020 年中遭到制裁后就失去了将自研芯片制造出来的途径,这就意味着 MDC 计算平台所能采用的芯片数量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采用 HI 模式的车型实际上在芯片层面也会受到影响。

除了「资源的调配」之外,广汽也有其他理由不与华为合作开发。

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告诉 42 号车库,华为在合作中确实有比较强势的一面,但对于广汽来说,它其实考虑的是 HI 模式是否能给自己带来足够的加成。从销量层面来看,由华为加持的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并没有成为备受追捧的产品,而阿维塔项目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软件和自动驾驶层面需要磨合的问题,上市四个月后才交付,而且目前的销量也不算好。

所以,「HI 模式并没有很好地证明它对车企的加成效果,相对来说,华为从中收益更大,而不是车企」

这位行业人士称,其实三家车企与华为深度合作的另外一个考虑因素是高端品牌的构建。但因为北汽极狐和长安阿维塔跑得比较快,它们已经在消费者心智中借用了华为的品牌优势;而这同时也意味着,对于广汽这样的后来者来说,华为的高端品牌光环已经被其他车企借用而并随时间有所淡化,品牌加成极为有限了。

另外,随着「HUAWEI 问界」这个品牌标识已经在今年 3 月亮相,广汽就更没有任何理由再去借用华为的品牌影响力了,毕竟「华为自己已经下场了」。

有趣的是,另外一位资深从业者告诉 42 号车库,不仅仅是广汽不愿意再合作,其实华为本身与广汽合作的意愿也比较低了。

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上文提到的资源有限,华为当然更乐意投入更多的资源到「HUAWEI 问界」车型中去,而且华为已经宣布新款的问界 M5 将搭载华为自动驾驶系统上市,像 MDC 这样总量有限的零部件,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另一方面,随着 2023 年年初的华为内部人事调整,余承东已经完全主导了华为终端 BU 和华为智能汽车方案 BU,并随着新款问界 M5(余承东已经宣布新款问界 M5 将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使二者打通——这意味着华为其实已经改变了之前的 HI 模式+智选车模式「两条腿」走路的策略,而是采用集中所有的优势力量来打销量的做法。

当然,在上述原因之外,余承东还需要面临另外一个挑战,那就是华为智能汽车业务也面临盈利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华为更有理由将大量的核心资源投入到能够带来销量和收入的问界车型,而与广汽这样追求独立自主和品牌向上的车企合作,自然就不在华为的最高优先级之列了。

所以,「广汽与华为分手,应该是双方都无心经营的必然结果,这是注定的」,这位从业者称。

华为 HI 模式,将何去何从?

按照广汽的说法,华为将继续以重要供应商身份参与公司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及合作。

从「联合定义」到「重要供应商」,在与广汽的合作关系中,华为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对于广汽来说,这意味着它成为这款 AH8 车型的绝对主导者,华为只是以供应商的身份参与其中,并没有在产品定义、功能开发等层面有什么话语权。

对于广汽这样强调自研自控并且「将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车企来说,这样的合作可能才是更加舒服的。

而对于华为来说,与广汽在 HI 模式合作上的分道扬镳,也是一个转折点。

毕竟,目前的华为,尽管还在汽车领域继续扮演供应商的角色,但它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整车市场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参与者,并且凭借「 HUAWEI 问界」品牌下的车型,华为其实已经与广汽等其他车企形成了直接竞争对手的关系——虽然华为没有自己的制造工厂,但从眼前的情况来看,与它亲自下场造车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

这种情况下,作为直接竞争对手的广汽,也实在没有什么理由继续选择华为 HI 模式,把智能驾驶的「灵魂」交给华为。

由此,一个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是:

广汽退出之后,除了北汽和长安这样的现有客户,华为通过 HI 模式来赋能其他车企的模式,还存在新的生存空间吗?


标签: AION Y 华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