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余承东再放“嘴炮”试图挽救问界低迷销量

3月23日,华为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如期而至,尽管没有新车亮相,但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还是把华为的汽车业务推上了流量高峰。

“很多车不停着火,几乎天天在烧,他们烧了以后就自己处理掉了。华为有严苛的质量标准,很多车企的车在华为根本不能出厂,他们还大量的发货。”

实际上,除了自燃,问界曾出现的问题不在少数。余承东说出此话,从背后可以看出问界如今的焦虑。

好像除了问界其他都是垃圾

众所周知,余承东的“嘴炮”能力总是有着惊人的战斗力,只要他愿意,每一次公开讲话都能变成一场舆论的热点开始。

就如此前问界M5车型发布时,余承东表示这是可以媲美百万豪车的体验。问界M7上市时,余承东又称其将带来超越百万豪车的舒适智能体验。还有我们所熟知的“遥遥领先”,不管问界是否真有这能力,至少在口头上,已经将问界的热度拉满。

这是他的风格,所以能看到即使在3月23日华为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问界并没有新品发布,但余承东还是把问界的质量方面又拿出来强调了一遍。

“很多车不停着火,几乎天天在烧,他们烧了以后就自己处理掉了。华为有严苛的质量标准,很多车企的车在华为根本不能出厂,他们还大量海量的发货。”余承东说。

都是谁在自燃,余承东并没有指明,这里各位可以自行脑补。问界没有自燃,这是的确存在的,但这也并不能就证明问界是没有任何质量问题的。

去年11月份,中保研公布了问界M7的碰撞测试结果,显示这款车在25%偏置碰撞项目中,A柱出现了明显的弯折。随后,跟问界M7一起参与碰撞测试的理想L9小鹏G9的A柱都没有发生明显形变。

事后,认证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工程师”的博主在社交媒体上,针对M7的碰撞表现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正面25%偏置碰撞A柱变形≠安全性差,还有A柱变形≠A柱断裂的观点。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A柱变形意味着车身刚性不足,而中保研目前的测试速度为64.4km/h,实际发生事故时,车速可能要更快,这时如果大幅挤压乘员舱,很难保障乘员安全。

实际上问界的问题也不少

还有2022年某平台在新疆举行的新能源车高温测试活动,问界M5趴窝不动成为焦点。

我们可以从当时测试的视频中看到,问界M5在还有电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切换档位,也没有办法进入拖车模式,只有等待板车过来把车拖走。后来经检测,发现是保险丝熔断,导致了问界M5出现了问题。

此外,在品控方面还有许多车主抱怨过问界的其他问题。

如前电机行驶时严重异响、空调存在异响、车门异响、B柱异响、电机异响、车内电流声严重等等。总之在产品品控方面,问界并没有呈现出一款相当成熟产品该有的水准。

而余承东之所以要在语不惊人誓不休,更大的原因在于,其背负着华为汽车业务的压力。

可以说,在当前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暗流涌动的大背景下,汽车行业的内卷也正在加剧,此前势头喜人的问界车型,近来的市场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问界销量为4475辆,环比下降55.88%,2月份问界销量又进一步环比下降21.86%至3535辆,其中问界M5单月仅卖出了2298辆,销量创出一年来的新低。

竞争对手理想则是稳中有升。今年前两个月累计交付量超过3万辆,两者相差非常大。

而且,这还是在年初特斯拉大降三万,问界也跟着进行了调价的前提下,最多降幅高达3万元,但实际上也没能迎来销量反弹。

看到这个数据,余承东是压力非常大的。毕竟在去年12月份华为内部会议上,余承东表示车BU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如今时间还仅剩不到三年。

如今也只能继续造势

为进一步提升问界产品的销量和产品力,一方面华为正在加大对于华为智选车模式的投入;另一方面,华为在宣传上进一步加强了对问界品牌的介入。

最近三年,在汽车零部件研发上,华为累计投入了人民币超217亿元,招募了7000多名研发人员。

这仅是汽车零部件研发,华为还有智能驾驶产品部、智能座舱产品部、智能网联产品部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的研发投入也不容小觑。

在品牌宣传方面,3月8日AITO汽车微信公众号发布“HUAWEI 问界,自由掌握方向盘吧!”的文案。第一次“HUAWEI 问界”正式露出,这也意味着华为构建生态汽车品牌“HUAWEI 问界”正式走向前台。

而在此次发布会上,余承东也直接使用了“华为问界”这样的表述。问界宣传口径的变化,本质上是华为内部战略转变的结果。虽然仍在坚持“不造车”的承诺,但问界与华为的绑定进一步加深。

在笔者看来,赛力斯仍不能视作“华为汽车”,但华为打造出的问界模式发展到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视作华为正式下场了。

有意思的是,关于此变动是否意味着华为将拿走利润大头的疑问。赛力斯方面还回应称,问界系列车型产品销售全部计入赛力斯营业收入。

所以就是,华为为了让问界更多的受到华为品牌光环的加持,即使不改变问界方面的收入策略,依然要奋不顾身的让问界带上华为的名号。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问界是华为打造的第一个样本,通过这个样本,华为要向其他车企证明华为赋能的效果,进而吸引更多的车企合作。

但显然,最深度赋能也是第一个带有华为标识光环的问界,如今已经漏出品牌溢价能力不足和产品销量后劲不足的问题。

在再度起势之前,余承东能做的,也只能是提高更多的声浪罢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