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车市“炮火连天”,价格战的背后有何利弊?

车企价格战打得正火热,现在的车市可谓是“炮火连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至少40个汽车品牌加入这场价格厮杀战,政府、车企与经销商齐齐上阵,并且各个企业之间在这场价格战中短兵相接,甚至出现了一个比一个更狠的迹象,给整个汽车市场带来巨大的震动。

无疑,在竞争激烈的车市环境下,车企想要获得更多的销量份额,价格战是最为直接的方式,只要产品的价格无限度下降,就会成为主要的竞争优势。但是,这种“贱卖式”的价格战,真的好吗?于消费者和汽车行业而言,今年的价格战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下面看喵哥的详细分析。

价格战的背后,折射出什么?

早前,由东风系在湖北打响新车降价的第一枪之后,连带效应愈演愈烈,浩浩荡荡的价格战序幕正式拉开,通用、宝马奔驰日产等合资车企紧跟加入,随后自主车企的长安奇瑞、也纷纷跟进,并且降价幅度是一个比一个大。可以说,2023年是近十年来消费市场价格战打得最狠的一年。

其实价格战在汽车市场上并不罕见,而它们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以价换量,这也是最简单粗暴提升品牌销量的方式,这不,一向滞销的法系车雪铁龙C6降价9万元就卖断货了,由此可见价格战的魔力。

不过喵哥想告诉大家的是,今年的价格战不同于往常,参与企业之多,降价幅度之大都是历年没有出现过的,车企的用意也不只是简单地拔高销量数据。

众所周知,今年车市开局不利,乘联会数据统计,1-2月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量为267.9万辆,同比下降19.8%,整体市场环境还比较低迷,消费者的购车热情不高。这种情况下会造成两种比较明显的影响,一个是经销商的库存车越来越多,另一个是车企会遭受生存威胁。

库存车增多带来的后果不用喵哥多说了,主要是经销商的资金难以流动,同时车企给任务指标难以达成,影响年底收益。

喵哥想重点聊聊车企生存问题,这要从整个汽车产业链说起,因为低销量会导致企业的产能过剩,诸多生产线就处于停工状态,长此以往,车企的供应链便会慢慢断裂,倒闭只是时间问题。这种情况下,车企为了活下来,情愿牺牲利润也有把新车卖出去,从而让自己的供应链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可以看到,今年车企价格战的背后比往年更复杂,除了提升销量,还是有来自库存、生存等方面的压力,如此种种,可以归结为车市环境过于低迷,需要降价让利这支强心剂来提振汽车消费,并且这支强心剂的用量比以前更多。

无底线”降价,利弊如何?

当然,我们作为消费者,最喜欢就是看到今天的场景,车企的价格战打得越激烈,新车降价幅度越大,那么消费者就能用更少的费用购买更高级的车型,所以喵哥觉得从购车角度来看,今年车企的价格战是利大于弊。

但是从整个市场的维度来看,喵哥认为价格战的利弊都是非常明显的。先说利的一面,比较明显的一点如上文所述,能让车企的新车走量,提振车市消费。不过这种消费也有弊的一面,会提前透支市场消费力,那么当汽车的降价优惠幅度收窄后,车市销量依然会停滞,甚至出现严重的下跌,以前燃油车购置税免征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很好的佐证。

对于车企来说,价格战也严重削减了车型的利润,即使新车销量再多,也无法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然而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只有利润有保证,才有条件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否则,车企唯有通过削减成本、减人力、换原材料、不重视质检等方式来削减成本,长此以往便会失去市场竞争力。

看到这里,估计细心的人已经发现减人力三个字。是的,价格战打得越长久,失业的人员也将会更多。因为车企的利润无法保障,又无力招架对手的价格打压,最后实力孱弱的车企便会被市场淘汰。与此同时,车企的零部件供应商、渠道服务店都会受波及,这也意味着,就职于相应企业的职员都会面临失业的风险。

因此,价格战就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促进车企的销量,但也会遭到价格战的反噬,有能力接招的车企会获得可观的成绩,而不能抗住冲击的企业,结果就是在市场残酷洗牌中被踢出局。

结语:

在喵哥看来,车企卷入价格战,短期来看能更好地促销,但长期来看,车企的损失会更多,甚至普通消费者也会面临失业的风险,所以,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否则,现在有多风光,未来就会有多悲催。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