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自主品牌高端化提速 加速撬动豪华市场

2月23日,吉利正式发布了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1月5日,比亚迪的高端品牌仰望正式推出;前段时间,奇瑞的高端品牌星途也上市了一款号称可以“以一打七”的遥光……不得不说,自主品牌车企又掀起了一波高端浪潮。

与以往冲高端不同,单从这一次品牌命名银河、深蓝、猛士、追光等名字来看,自主品牌的这一波冲高端格调就已经显现,这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自主品牌对高端品牌的理解和态度。那么,这一次自主品牌冲高端又该如何全面高效发展,走出一条新的路径,打出一片新天地?

传统车企冲高端“野心”不小

事实上,中国品牌车企在冲高端的路上从未停歇,可以说一波接着一波。如果将魏牌领克、星途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第一次冲高端,那么蔚来、理想、新红旗、岚图等就是中国品牌的第二波向高端化市场进发的浪潮。

这还不算完,传统车企继续释放能量,紧接着长安阿维塔长城的沙龙以及上汽的飞凡等新品牌继续开启冲高之路。进入2023年,比亚迪的仰望、吉利的银河也开始发动攻势,中国品牌高端之路不断提速,无形中给众多豪华品牌车企带来不小的压力。

在汽车行业,关于“高端”二字并没有准确的定义,既可以从价格范畴来讲,也可以从品牌调性来规范。目前不少国外汽车品牌进入国内就主打豪华定位,价格较高,品牌调性也很有逼格,如今在国内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像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就很受国人欢迎。

事实也正是如此,国内豪华市场大部分份额都被合资和外资车企占据,而这部分细分市场的利润空间更丰厚,是很多企业都垂涎欲滴的一块肥肉,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也一样有着吸引力。

在过去,中国品牌推出的车型从价格上很难突破15万元天花板,但是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品牌车企通过智能化、电动化等方面的突破,已经开始弯道超车,成为引领全球新能源赛道的领跑者,所以进入高端市场也是必然趋势。

从2022年的数据来看,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达到567万辆,同比增长90%,保持上升趋势,其中豪华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攀升,超过主流合资品牌。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从2022年以来,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高端市场的优势开始显现,对合资品牌形成了竞争压力。像小鹏G9蔚来ET5理想L9等车型都给BBA(奔驰、宝马、奥迪)所在的细分市场带来不小冲击。

行业专家分析认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普及阶段放缓,拉动车市增长的动力就落在增换购消费群体上,而高端电动汽车有着天然优势,尤其是自主品牌高端市场势头很旺。

所以,国内消费者自然会对自主高端的信任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未来也会有更多消费者选购自主品牌高端电动汽车,这是一个向好趋势。

在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国内中高端新能源车市场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自主品牌借助智能电动化潮流高举高打,扎堆推出一系列高端品牌来争夺这块蛋糕,加速撬动豪华车市场份额。

比如今年1月,比亚迪正式发布了全新高端汽车品牌“仰望”和核心技术“易四方”,同时百万级新能源硬派越野U8和百万级纯电动性能超跑U9也相继亮相,正式开启百万级新能源市场征程。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会上表示,“中国人的高端品牌,绝不仅仅是买料堆料。在电动化时代,中国车企已经掌握了技术的主动权,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成熟的产业链配套,支撑着我们向技术深水区继续前行。”

2月吉利银河高端新能源序列正式发布,冲击15-30万中高端新能源市场的主力军,将产品分为大里程PHEV的L系列和智能纯电的E系列。

同时,吉利汽车发布的还有吉利银河首款车型L7,搭载吉利汽车全新操作系统“银河N OS”,作为新一代车企将彻底改变过去用户对吉利车企卡顿印象。

与其他车企价格高端不同的是,吉利银河就是冲着颠覆主流家用市场来的,虽然定位中高端,目标其实是给到用户超乎想象的价值体验,是心理上的高端,而非价格上的高端。

比亚迪的仰望品牌与吉利汽车的银河系列相比,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覆盖的市场与迎合的需求痛点存在差别,但相同之处则在于均跳脱出现有的技术框架,从根本上引领时代正向发展。

当然,吉利在高端新能源市场也有部署,旗下极星和路特斯两大品牌都推出了豪华纯电车型,极星3的起售价为88万元,而路特斯Hyper SUV Eletre价格区间在82.8-102.8万元。

除了比亚迪和吉利外,2022年9月广汽埃安发布了全新品牌标志“AI神箭”,并推出全新品牌Hyper昊铂以及旗下首款车型HyperSSR。其中,HyperSSR预售价格为128.6万元,HyperSSR Ultimate赛道版预售价格为168.8万元,号称“中国第一超跑”。

在2022广州车展,昊铂品牌第二款车型Hyper GT正式亮相,新车是首款搭载星灵架构和AEP3.0平台两大新技术的车型,定位四门GT轿跑。

广汽埃安方面还表示,2023年昊铂将完成4款产品的市场投放,除了已经发布的Hyper超跑SSR、Hyper GT,还有大五座SUV及MPV两款车型,并将为昊铂设立全新独立的销售渠道。

此外,2022年8月东风集团也推出了自主开发的猛士智能越野架构M TECH的“猛士”品牌,并完成猛士M-Terrain、M-Terrain S 两款纯电概念车的全球首秀。据此前披露的信息,猛士品牌将作为独立公司运作,首款车型预售价约60-70万元。

由于汽车市场需求的快速升级,以及中国品牌众车企冲高端的一波又一波刺激,这也让车企看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市场需求在变,谁能抓住行业和消费者痛点,谁就会脱颖而出,2023年将会是这些高端品牌集中展开较量的重要节点。

走高端化路线要有硬实力

不得不承认,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车企之间的竞争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内卷,已经从拼续航、拼性能,转变到比拼综合素质和价格,这也加剧了新能源市场的竞争,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来破局。

目前,传统高端巨头在电动化方面转型的保守,也给自主品牌向高端市场进攻腾出了空间。行业人士分析称,作为传统燃油车市场的既得利益者,豪华巨头仅靠卖汽车配件也可以盈利。于是我们看到,传统豪华品牌口头上喊加快电动化转型,但实际行动进展迟缓。

从中国品牌一波又一波冲高端来看,想要拿下中国高端市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进入汽车存量时代,必须要拿出真本事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来,所以自主品牌要正确认识品牌冲高端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要想树立高端形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目前发展情形来看,各车企已经将高端品牌独立,也是与传统车型区隔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树立品牌形象的一个有效路径。新的品牌要想在高端道路越走越顺畅,产品差异化和品牌影响力是两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首先,高端车要想被大众接受需要有自主可控的技术,比如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掌握核心技术等,当然企业如果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盈利能力就更好了,毕竟长期的亏损很难得到用户的认可。

目前,中国自主品牌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有些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高端化发展的条件,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已经获得市场的初步认可,车企再推高端产品也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部分企业仅靠一两款高端车型就想打开高端市场很难,因为缺乏产品体系支撑。

其实特斯拉在高端化的过程中也算是一个成功案例,凭借有效整合高端产业链,形成稳定的高端产业链体系,同时积累了自主可控的技术,产品技术含量非常高,很快在消费者中间建立了高端汽车产品形象,并且形成了较好的盈利能力,值得更多车企借鉴和学习。

其次,高端车并不代表单纯追求高价格,而是将产品竞争力、品牌文化和企业发展等多方面的积累呈现给消费者,这样才算是高端,不然仅靠定价高,品牌很难得到更好的发展。

比如车企还可将产品和服务同时做好,当下的消费者除了重视产品本身性能外,更关注售后服务,BBA等一线豪华品牌之所以称之为豪华,相信不少人是冲着服务去的,企业与用户有了互动,有文化交流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另外,高端品牌还可以围绕品牌推出周边各类产品,有助于构建更好的高端品牌文化认知,一个更受消费者喜爱的高端品牌,往往都会有很多周边产品,不只是新车,还有衣服、香水、户外出行等,形成品牌生态,更容易被消费者认可。

还有一点要注意,高端化产品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只是发展的一部分,并不是走量的产品,主要作用是提升品牌影响力,高端化产品也会保持一定的比例,不会是企业的全部。

所以,企业想要发展高端化产品,需要具备汽车制造、研发实力,在产品力、质量、科技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才能制造出高端产品。一个企业是否要做高端,何时推出高端产品要取决于企业自身情况,不能盲目跟风。

以比亚迪为例,最早推出的车型是低端产品,当市场慢慢打开后,企业的技术和市场推广也达到一定程度后,才推出了王朝系列等中高端产品,以及更高端的新品牌仰望。

当然,做高端品牌对企业各方面都有严苛的要求,比如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座舱、车辆平台、动力技术、电池技术等方面,企业实力不够或准备不足都很难取得成功,需要企业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

如此看来,打造高端品牌,汽车企业不能只局限于“造好车”,提升品牌形象同样重要,2023年高端汽车品牌之争也会更加激烈。

在高端道路上要有不断探索精神

如今,布局高端市场已经成为自主品牌绕不开的话题,不管成败与否都必须要尽力一试,参与就有可能突破瓶颈,如果不试就注定会碌碌无为,甚至在未来消费升级大背景下掉队。

当然,打造高端品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任何一个成功的高端汽车品牌,从塑造到被大众认可,都至少经历了二、三十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种种前车之鉴表明,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短时间内不仅很难形成销售规模、做到盈利,甚至有面临巨大亏损的可能。

更关键的是,高端化产品需要有持久性,需要长期的市场信誉积累,在用户心中建立可信赖的品牌形象,才能支撑企业的高端化发展。

毋庸置疑,无论自主品牌车企一次又一次冲高端战绩如何,都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国汽车品牌逐步成长起来的品牌自信,伴随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市场化竞争阶段,技术底蕴和品牌文化也会成为一家企业能否走下去的核心支撑。

时代在快速更迭,如果自主品牌车企无法跳出现有的业务圈,将高端产品真正推向市场,必然无法在更高的价格层面站稳脚,也就谈不上与国外豪华品牌一较高下了。

同时,自主品牌车企也要警惕市场产品过剩,目前造车新势力推出的高端车型不在少数,都是冲着高收入人群而来,但在真正愿意拿出50-100万元买车的人毕竟是少数,可谓是“僧多肉少”。

此外还有BBA和二线豪华品牌车企的围追堵截,让这个为数不多的市场份额有更多竞争者前来瓜分,如果单凭国内消费者恐怕也很难完全消化这些产品,车企要趁早调研海外市场的消费需求,尽早布局。

此前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表示,企业的品牌定位一定要清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自主品牌不能一味追求“别人有的我都有,而我更便宜”的产品性价比最优,而是要努力思考如何面向目标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差异化产品,从而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小结:过去十年,中国品牌汽车实现了品牌向上的突破,不断扩大的市场份额背后是消费者对中国品牌认可度的提高。随着中国品牌不断向高端化进发,豪华车市场也有了中国品牌的身影,合资时代的价格天花板正在被打破,未来中国品牌车企将会以过硬的产品品质和创新技术走向全球市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