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什么是左、什么是右,汽车圈里谁左谁右?

从来没有想到会被加上“车圈右派”的标签,可是在早上浏览留言的时候却看到了。

在学史的时候对左派和右派这两个词还是印象深刻的,只不过一般都是在讨论大问题或意识形态的时候才会用到这两个词;然而在汽车评论圈里竟然也出现了,这确实是有些出乎意料的,但想到汽车工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也许早晚都会出现这么一幕。

然而强加给我的标签并不能接受,您知道什么是左和右吗?

这不是单纯立场的概念,而是一种观念的差异。

  • 左派指主张积极改革,革除旧形态和制度,建立新形态和制度。
  • 右派指主张保守发展,委托、渐进、缓慢和秩序性的发展,更强调维护传统。

如果一定要强加给我标签的话,充其量是“车左”,然而个人认为应当是中和的。

在汽车技术领域里一定需要不断的技术革新,因为只有技术不断的进步才能让车辆的操作更简化,让车辆的耗能更低,让车辆的使用成本下降,让司机们体验到更愉快的驾驶感受;所以技术需要不断的进步,可是在“蓝星西边”的汽车厂商的观念里,技术一定是不变才好!这是典型的“车右”。

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任何一项技术想要成为企业的“利润奶牛”,前提一定是有完善的供应链配套,而且一定要上规模;建设完善这条供应链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资金,这是需要资本先期大量投入的,重点是想要让用户认可这种技术也还需要大量的营销投入。不过最终在模式化之后,车辆的制造成本则会变得很低,低到让单车利润率高到离谱,这是企业家耐心等来且最期望看到的结果。

反之,任何一项新的技术想要替代旧的技术都需要重演一次。

这需要重新的、很大的、漫长的资金和精力的投入,可是现在已经能通过旧的技术赚他个盆满钵满,为什么还要推动新技术呢?只要大家形成默契,都不去触碰新技术,那大家就都能维持现有的平衡。至于常规能源的压力,普通车主是否需要品质的提升,关资本家什么事呢?你不说的话他也不知道嘛。

“右”的基础其实就是一个稳定的利益链条和结构,体现出的是资本的天性,可是西方世界里的国家却也无可奈何,因其体制就是资本实控国家;所以这样长久的走下去势必会带来行业乃至于经济与国家实力的衰弱,可是资本仍旧不关心,因为西方世界即便改朝换代还是以资本为基础。

那么想要长远的发展,变革就是必须的。

可是现在正常的或必须的技术变革也被视为“左”,其实这都是“右”强加给技术变革者的帽子而已;现在各个领域都充满着“右”,这些“右”无非是西方世界或外资企业豢养的“文字打手”,妄图以强加“左”的标签将其妖魔化,以此帮助其维持现有的格局不变,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右”,因为“右”可以是温和的变革,而它们却是坚持传统不变的遗老思想。

当然其中也不乏很多被外国文化和品牌洗脑的媚外者,而这些人往往又是各自行业或工作范围内的失败者。人嘛,都是有点骨气的,不混到混不下去的份上,谁愿意去端那碗饭呢?看清了这些的时候,又为什么要听这些失败者的高谈阔论呢?这并不难理解。

自主汽车工业的技术变革就是汽车电动化, 只有汽车电动化才能克服常规能源的诸多压力,缩减排放治理的开支,重塑能源和汽车工业格局;所以说如果“左”就等于变革的话,那现在可以左一些,然而从汽车使用政策来看,中国汽车行业并不左。比如欧盟已经制定出燃油车停产时间表,可是中国却没有;而且从来都是讲“停产禁售”,没有讲过“禁用”,家用车没有报废周期,禁售之后的燃油车依旧可以使用数十年。

所以中国汽车工业并不左,反倒是西方汽车工业普遍偏右。

总结一下:

  • 日本,极右
  • 法国,较右
  • 德国,偏右
  • 韩国,偏左
  • 美国,偏左

这点从各自车系的燃油车占比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即可得到印证,在西方世界的汽车工业里,现在主要是美国偏左一些,几大头部汽车厂商都开始了加速汽车电动化;剩下的几大车系都偏慢一些,所以才会被自主品牌在新赛道上远远甩开。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标签: 车圈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