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合资品牌,有的连80后都不认识

20世纪90年代,我国推出了一项“家用车推广计划”,虽然只存在短短一年就夭折了,但是它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的车企展开了合作,并出现了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广汽丰田东风本田等合资企业。

在国产汽车工业漫长的发展史中,有些合资品牌在国内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龙头企业,而有些汽车品牌却因为经营理念或其他原因,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走到了“散伙”的地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几个已经拆伙的汽车品牌,有一些合资品牌80后可能都没听过。

南京菲亚特

菲亚特是一家百年老牌车企,在欧洲市场很受欢迎。看到大众等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上混得风生水起,20世纪90年代也尝试着进军中国市场,并在初期展现出了极强的实力。

1999年,菲亚特和南京汽车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并率先推出了自己的主力车型派力奥西耶那。当时中国汽车市场还像现在这般百花齐放,只有上海大众等几家大厂,家用车市场的竞争相对较小。菲亚特凭借积累多年的制造技术,迅速在国内站稳了脚跟,每月销量也很可观。

然而后期菲亚特的态度变得不太“端正”,国内生产的汽车使用的平台和技术都是老旧技术,产品力自然无法比过其他竞争对手。最终菲亚特在国内的存在感越来越低,走到了退市的地步,和南京汽车也就散伙了。

三江雷诺

80后或90后的小伙伴对东风雷诺应该很熟悉,对于三江雷诺可能就比较陌生了。这家合资企业成立于1993年,三江集团占股55%,雷诺集团占股45%。三江雷诺投产的第一批汽车是塔菲克客车,组装方式和第一桑塔纳一样,也是CKD组装。

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汽车企业来说,一年的产能达到10万辆以上就已经很让人惊讶了,三江雷诺的产能却达到了15万辆,实力可见一斑。不过三江雷诺的优势只体现在了产能上,国产转化率却很低,导致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

90年代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很有限,高昂的价格导致三江雷诺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2004年,三江雷诺就陷入了停产,雷诺第一次进军中国市场也以失败告终。

海南马自达

在与一汽集团、长安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之前,马自达最先找到的合资伙伴其实是海南汽车制造厂。马自达拥有时尚运动的外观,还拥有转子技术,在与海南汽车合作期间,推出的福美来等车型在市场上也广受好评。

按道理说,海南马自达汽车应该拥有很美好的未来,但是现在市场上几乎再也见不到海南马自达的汽车了。马自达与一汽集团的合作也在2022年结束了,只剩下了长安马自达。

海南马自达为什么会消失?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后期的合作过程中,马自达的合作重心从海南汽车转向了更有实力的一汽集团和长安集团。海南汽车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最终只能与马自达分道扬镳。

天津大发

天津大发面包车也是火遍大江南北的一款车型,在国内市场上的地位和五菱宏光面包车相当,属于90年代的“神车”。日本大发集团非常擅长小微型汽车的制造,当时我国为了推广小型家用汽车,与日本大发汽车集团进行了合作。

大发集团诚意十足,直接将两款汽车的生产和技术转让给了天津汽车,于是1984年天津大发集团就成立了。天津大发集团成立后,投产了30万辆汽车,其中绝大部分作为出租车使用。在日本本土,大发汽车不仅可以用来拉货,还可以作为日常家庭用车,非常经济实惠。

然而国产后的大发汽车在质量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空调系统经常出故障,让很多老百姓对这款车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当时市场上还出现了其他小型家用代步车,大发汽车的竞争力日渐微弱,最终两家的合作也走到了尽头。

看了这些汽车品牌的浮沉史,大家应该也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一些合资品牌之所以最后分道扬镳,其实还是因为自身产品的质量问题。如果它们对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能够做到一视同仁,或许也会发展成像一汽大众、广汽本田一样的合资企业。

标签: 合资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