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还在坚守传统风味? 一汽大众探岳

作者 —— 咖加用户:Davo_

时间退回到五年当时正值国内城市SUV风潮盛行之时,国内的众多合资品牌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双车战略去进一步瓜分市场份额。大众应该是较早开始布局细分市场走双车战略的厂家之一,正所谓“多生孩子好打架”。过于相似的命名也让不少不了解车系的消费者一头雾水,探影途铠途岳探歌探岳.....总而言之SVW这边的命名是以“途”子辈,FAW-VW那边是以“探”字辈,但这个规则在B-SUV中不适用。那么这样一款定位A-SUV plus的产品,是否有人们设想中的味道呢?

外观与内饰设计

新款在外观上的改动幅度并不是很大,前脸部分如果是此前熟悉本车的人会一眼看出进气格栅发生了改变,并加上了目前十分热衷的贯穿灯组和发光logo。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显然不会在侧围板做出变化,车身侧面和老款别无二致。重点在于车尾,最大变化是用上了贯穿尾灯配合发光logo,美丑与否还是交给消费者去评判吧,笔者在此不做表述。展厅展车是一辆280TSI的车型,作为全系做最低配车型,并没有因为配置级的原因在外观上与高配置及车型拉开差距,与330低配版仅能从尾标做出区分。展车的外饰颜色是湖境蓝,笔者主观上给予好评。

在B柱外饰板上也能见到这样的小彩蛋设计,Volkswagen清晰倒映在门框压条上,十分高级。

内饰设计上的变动显然要不外观大不少,在新款车型上更改了仪表板上体结构设计,下体结构依然延续老款车型,毕竟只是中期改款。目前全系搭载液晶仪表+中控大屏设计,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液晶仪表样式都是这种形式了,水温和油量分列仪表两侧,笔者个人更喜欢早年匹配5带防盗系统的791系列仪表。仪表盘上体通过增加层次和配色的搭配相较于老款车型主观上会有不错的提升,但如果上手去触摸的话就会露馅,依然还是传统的PVC搪塑工艺加发泡工艺。车机方面笔者简单操作了以下,并没有出现卡顿现象但响应速度也谈不上很快,菜单逻辑比较清晰,易上手。

前门门板窗沿相较于老款也有提升并加以缝线辅助,如果消费者同时对比新老款会得出门板变成软性材料的结论。后排门板相较于前排略有差异,总体而言比老款要好,并且需要指出前后门板储物槽部分都做了植绒处理,这点予以好评。

方向盘也更换成最新的盘幅样式,普通版是按键式而全系顶配R-Line版本是触控力反馈的。两种方向盘盘幅粗细适中,握感上乘。转向柱可四向调节的范围比较大,可以对应不同驾驶者的需求。但有一点需要批评就是顶配的触控方向盘在试驾过程中,有很大概率会误触方向盘加热按钮。还有一点令笔者十分不解的是在4、8点位置这个凸起的设计。

目前绝大部分车型都换装了这款触控的空调面板,操作便利性相较于实体按键的版本大幅下降,同时也变成了指纹收集器。另外需指出得是下方储物柜中的两个USB接口均为TYPE-C。

前排中央扶手功能相对单一,盖板只支持高度分级调节,不支持前后滑动,内部也没有照明和通风设置,好在空间规整。

主、副驾驶席遮阳板都配有化妆镜和照明灯,并且设置了票据夹,这一点予以好评,但遮阳板表面没有做包覆处理。

静态乘坐

展车的280TSI和试驾车的380TSI车型座椅本身没有差异,仅在表面绗缝工艺和打孔上有区分,这里需指出即使是全系最低配的280TSI车型副驾驶席也支持坐垫倾角调节。前排座椅本身没有什么问题,相对而言软硬区分布合理,承托感足够,但如果是追求一定的下陷感,那确实无法给予。坐垫两侧侧翼比较高且硬,笔者下车时会有割大腿的感觉。另外多说一句座椅加热的速度相较于笔者之前试驾的某款美系竞品来说要慢。

后排座椅首先是坐垫相对较平且坐垫长度在笔者看来稍微有些短,但对大部分消费者而言这个长度应该是适中的,座椅本身软硬区分布合理,靠背对腰部和肩部支撑到位,但是头枕稍微有些前凸。后排座椅靠背本身支持4/6比例分割和靠背倾角调节,且后排座椅放倒后和后备箱地台几乎可以形成纯平空间,这点给予好评。在笔者看来后排座椅横向宽度有所不足,途观L坐垫在左右靠近门板区域处设计了储物盒。此设计是否因为共用设计而本身为了7座设计在此做了避让设计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这个储物盒并没有影响后排上下车的便利性。后排以笔者身高来看,腿部空间十分富裕,头部空间在座椅靠背处于最躺状态时头发刚好触碰到顶棚,这样的表现也是没有什么问题。

后备箱容积是区别静态区别最大的点之一,本身形状十分规整,左右两侧均有储物盒,并且设置了后背座椅靠背一键放倒拉手、锚点、挂钩及衣帽架都有,后备箱隔板也支持分级调节,这些基本的设置一样都不少。

动态驾驶

试驾车型为380TSI四驱版本,为全系顶配车型。笔者本次其实更希望试驾到330TSI的前驱版,希望后续有机会可以体验到。PA目前在售的380TSI车型依然搭载的是代号DKX的EA888 GEN 3,后续会切换为符合RDE的DTJ,而330TSI目前已经从老款的DPL切换为DTH(取消歧管喷射 提高喷油压力等)。

高功率发动机的绝对动力在现在看来依然称得上优秀,但是涡轮迟滞现象是有的,只是在日常平稳驾驶过程中很难以被察觉,低扭相对也偏弱配合D档模式下变速箱过于积极的升档策略,会给人一种中低转速动力偏弱的感觉。

搭载的DQ381变速箱表现相对是敬职的,D档模式下变速箱升档十分积极,且换挡相对较慢以追求平顺性。起步阶段抖动抑制的相对到位,1档换2档、2档换3档会偶发出现顿挫,但是十分轻微可以忽略,低速蠕行时震动仍然存在。D档模式下中小负荷起步,变速箱会优先保证平顺性,起步加速体感是两段的,这点与早年DSG和进口调教风格差别巨大,S档模式下该现象就不复存在了。中途加速过程中如果不是突然地板油加速,变速箱并不会直接将档位降低至目前允许的最低档位,好在降档相应令人满意,手动模式下升降档动作都可以迅速执行驾驶员意图,这点给予好评。

的底盘是以舒适性取向的,首先前后轴滤震一致性较高,前轴初段会给予一种比较硬的感觉。在遇到小振动的处理上基本可以做到完全化解,在面对中等振动时压缩阻尼会在占据上峰,会有一点余震。后轴应该是考虑到满载等应用场景,在后排仅做一人的情况下在面对中小振动时会有一定的余震。较高车速下遇到上下坡时会有明显的起伏感,对大振动的化解不是很好。

的转向手感给予好评,在中心区内随着车速的增加力矩死区对应减少,中心区内有“groove feel”的感觉,这会使人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有较强的安定感。在非中心区方向盘的随速随角度的力矩增加也较为线性,没有阶跃感。在parking工况下,停车力矩在笔者看来也是恰到好处十分轻盈,可以降低驾驶者的疲劳感。总会到来说的转向手感就是低速轻盈线性,高速沉稳。

的隔音静谧性表现比较一般,有可能是因为试驾车配备了235 45 R20的轮胎导致,胎噪抑制上稍显不足,对于风燥的抑制能力因为是在市区行驶,没有太多体会。另一大噪音源来自发动机,防火墙没有很有效的隔绝来自发动机舱的噪音,但总体而言发动机噪音并不恼人。

总结

总体给人的感觉十分平淡,是这一款出品的SUV,但行驶质感又不是我们熟悉的“德味”,是懂中国消费者的。就好像德国香肠一样,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可能会在风味上有所调整以获取更多人认可,但如果你想品尝的原版风味,那还是选择进口的吧。目前终端有着3W+的优惠,配合基础配置相对完善、不错的空间表现,的品牌背书,销量还是客观的。这里可能会有人提到GPF问题,确实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饱受330TSI车型GPF困扰,这也导致其终端优惠一步步加大,销量波动也很大,厂家在新款上更换了新发动机并且提高了基础配置后,配合较大的终端优惠,希望重拾消费者信心以挽回市场。这个方法是否奏效,还要看接下来的市场反馈。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