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智能汽车如何换代,才不会「背刺」车主?

「早买早享受,晚买有折扣。」被消费主义包围的今天,这句话几乎成了每次新产品发布时的口头禅,就在前几天,我还在用这句话劝身边纠结是否下手 iPhone 14 pro 的朋友。

最近,一部分智能汽车的车主慌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只是「晚买有折扣」,这句话直接换成了「早买早享受,晚买开新款」

起源就是前段时间理想 ONE 的停产降价。9 月初,理想汽车官方正式宣布理想 ONE 将在 10 月停产,降价 2 万;取而代之的是即将亮相的新车理想 L8。那些刚刚提车的车主们,不仅瞬间亏了 2 万块优惠,刚到手的新车也落地成旧款。

不只是这次,去年 2021 款理想 ONE 发布时,也出现过类似的「维权纠纷」;小鹏 G3 改款时,也曾因电池续航大幅增加而引发车主维权。智能汽车的换代改款,似乎都难逃用户的不满。

我们先来看看这次几位理想 ONE 车主的看法:

「我的反应没网友那么激烈,毕竟买车的时候经过深思熟虑考虑了,看中的就是这款车。」

一位去年购买2021款理想 ONE 的车主平静地说:「但是吧,多少还是觉得自己有点韭菜 ,当初直营店是承诺了从不降价的 。」

在这位车主看来,产品新老交替很正常,但是冲着直营店全国统一价去买的,如今降价优惠了,觉得自己对直营模式的信任被打破了,这个落差让人接受不了。

类似的还有一位 8 月刚提车的车主:

「之前反复问过会不会出新车,销售顾问说今年不会再出新车了,才在催促下提了车。」

在他看来,销售顾问的回答让自己产生了「被欺骗」的感觉,才是不满的源头。

「买车的初心是智能化 ,有升级有期待 。停产后理想 ONE 的硬件配置再怎么升级 ,天花板也就在那了 ,电子硬件换代太快了 。」

对于更看重智能化属性的另一位车主来说,现款有限的硬件能否支撑未来软件的 OTA 升级,更重要。

如果类似的担心自己使用体验受影响,对于有的车主来说,「面子」更重要:

「改款可以,总要延续原本的命名体系吧,叫 2022 款理想 ONE 也好啊。」

「人家轩逸新款上市后,现款改成了『经典』,为什么不能叫理想 ONE 经典呢?」

本质上,延续现在的名字,还是更换新的命名序列,下一代车上都将搭载最新的第二代增程平台,配备激光雷达等先进的智能化感知硬件。但是延续理想 ONE 的名字,自己的车似乎就不是「被抛弃的一代」,命名的延续成了一颗心理安慰剂。

在理想 ONE 这款交付了 20w 辆的爆款车型庞大的用户群体面前,能够发声的用户并不多。但这些温和、沉默的大多数,几乎涵盖了大家对理想ONE停产换代如此敏感的大部分原因:猝不及防的换代周期;从承诺的不降价到优惠 2 万;担心二手市场保值率下降了;未来能否持续OTA …… 

GeekCar 办公室里王土坡调侃说:「这就是陪伴智能汽车成长的代价。」

对于只是想买辆新车的消费者来说,这个代价未免有点儿大?

燃油车 vs 新能源汽车 

同样的换代 ,不同的「槽点」

改款、换代,对于成熟的汽车行业来说是司空见惯的操作。燃油车时代,一款车型 3 年中期改款,5~6 年换代停产,以及伴随着停产清库存的降价优惠,可以说是常规操作。

为什么大家对于燃油车的换代改款习以为常,对于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智能汽车的换代改款格外敏感呢?

有人调侃说,「被燃油车 PUA 习惯了。」

其实大可不必。前边几位理想 ONE 车主的话语中能看到,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人的看法,但涵盖了不同的角度:措不及防的换代时间,越级飞跃的智能化软硬件,抛弃原有命名体系的新产品序列,以及直营模式原本承诺不降价模式下的突然降价,成了让用户满腹苦水、觉得自己被「背刺」的原因。

而这些情况在燃油车时代是有很大不同的。

01

更新换代的节奏被打乱

对于燃油车换代改款周期,不仅车企自己心知肚明,就连消费者来说也早已了然于心:当你在一款车型推出的第 5 年买这款车时,大概率心里清楚自己再多等一年半载,就能等到新车型的推出或者老款车的降价优惠。至于为什么坚持买老款,是用户处于自己需求的考量。

新能源汽车时代,这种换代改款节奏被打乱了:推出至今 8 年的特斯拉 Model S,只经历过一次外观和续航的调整;作为理想汽车首款车型的理想 ONE,从 2019 年底开启交付以来,相继推出了 2020 款、2021 款,几乎是一年一改款。

对于熟悉了传统汽车节奏的消费者来说,电动汽车的换代周期似乎变长了,又似乎变短了。特别是对于一个品牌的首款车型来说,几乎没有换代周期的前例可循。这也是不少买了 2021 款理想 ONE 的用户坚信「去年刚改款,不会停产」的原因。

当然对于这点,不少网友表示:提前预告停产啊。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我们就能看到,参与投诉的理想 ONE 车主,不只有 7、8 月订车、提车的新车主,也有去年 10 月、11 月的车主来投诉。

当一款新车的改款周期缩短为一年时,真的很难把握提前多久算是足够提前告知呢?

02

从「微调」到「大改」 

智能化迫使用户升级

如果说燃油车的换代改款,通常只是设计的调整,或者性能的微小变化,那智能汽车的调整简直可以说翻天覆地。

一年前,理想 ONE 推出了 2021 款,相比于 20 款,21 款不仅改了尺寸,增加了外放电功能,还将原本的黑盒自动驾驶系统换成基于地平线征程 3 芯片自研的智能驾驶系统。而在即将推出的 L8 上,不仅将搭载第二代增程式平台,也将配备激光雷达、全套安全冗余系统等等,这也导致了尽管未来品牌会持续对老款车型 OTA,但是很多功能和体验注定是现有硬件无法支撑的。

从第一代增程式平台升级到第二代增程式平台,从毫米波雷达进化到激光雷达,这种架构和智能硬件的升级导致汽车的改款不只是「微调」,而是发生了「质变」。

这是理想 ONE,也是几乎每一款智能汽车未来难以避免的问题:数字化的加入,让汽车不只是机械载体;那些智驾智舱的智能化功能和体验,也会遵循摩尔定律,以一年、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周期飞速更迭。

关于这一点,前不久刚刚免费更换了 8155 芯片的极氪 001 车主们,也许比其他人更能体会这种智能硬件升级带来天差地别的体验。

这种数字化的加速迭代,也打乱了车主原本的换车节奏:如果你只是把汽车作为一个代步工具,那可以依然按照燃油车的节奏换车;如果你追求的是智能化技术带来的体验,并且希望这种体验持续进化升级,那就只能被动地加入到升级软件、硬件,甚至整台汽车的行列中来。

03

直营模式 ,缓冲带消失

如果说换代周期的缩短、智能化体验的飞跃是这个时代几乎所有智能汽车都难以避免的宿命,那直营店降价给车主带来的心里落差,是以新势力车企为代表的直营模式特有的。

在传统经销商模式下,经销商为了业绩或是清库存,降价优惠的情况并不少见。但不同点在于,以前降价优惠的责任在经销商,车企则始终坚守指导价一份不降。而直营模式下的降价优惠,降价的主体是车企自己。

前者颇有种「粉丝行为请勿上升偶像」的意味:「经销商降价,跟我买到手的车有什么关系?」

但是当车企主动优惠,似乎连自己已经买定离手的汽车价值都收到了牵连。

君不见,年年双十一天猫、京东,甚至拼多多都漫天飞着 iPhone 的满减优惠券和百亿补贴,但是苹果官方依然高冷地坚守着官方指导价,就是深谙类似的道理。

更何况,直营的订单制模式,让几乎每一个车主都经历了长达几个月的等待期。漫长的等待+承诺的不降价+突然降价,这种突如其来的落差,换我我也接受不了。

当经销商的缓冲带消失,不论是蔚小理这样的新势力车企,还是采用直营模式的传统车企,似乎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在产品生命周期末期,如何低调优雅不跌份儿的优惠清库存呢?

最后 :一个智能汽车车主的自我修养

面对这些行业共通的问题,我在办公室内问 GeekCar 的同事:那智能汽车怎么换代,用户才不会觉得自己被「背刺」了?

「无解。」对方干脆利落的回了我这句话。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 2020 年初就提车的理想 ONE「元老」车主,作为「过来人」,他显然看得开的多: 「无论怎么样结局都不会有改变 ,与其把自己心情搞得一团糟 ,不如心态平和心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买一辆智能汽车不只需要牌照、需要一笔不小的购车款,也需要足够心理预期。智能硬件和架构的迅速升级,注定了一款汽车在短短几年内就会摸到智能化的天花板;智能汽车的成长期,注定会快速的出现性能类似、甚至更强的产品。

那句怎么说来着:选择时代的产品, 就难逃为时代买单。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