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四大疑问 特斯拉为什么 “一撞就燃” ?

特斯拉自称拥有最安全的电池热管理技术,却在近日被再次啪啪打脸。林志颖驾驶特斯拉正面碰撞自燃、杭州车主碰撞底盘后自燃,两起事故仅仅相隔一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特斯拉“一撞就燃”,特斯拉的电池热管理技术可不可靠?经过对事故的梳理后,我们发现其中存在4大疑点。

疑问一:为何主动安全系统并未生效?

从媒体曝光的事故现场视频来看,林志颖在驾驶特斯拉Model X掉头后,以并不快的速度撞上了匝道隔离带。众所周知,特斯拉全系车型均配备有主动安全系统,对于即将发生的碰撞,无论是处于开启驾驶辅助,还是未开启的情况下,都会采取主动紧急制动。而从视频来看,面对体型巨大的隔离带,车辆并未采取明显制动,以及变道避险等安全动作,这是否意味着特斯拉的主动安全系统在关键遇险时刻,并不能正常开启?

疑问二:气囊保护不了驾驶员?

据现场施救人员陈述,撞击发生后林志颖意识不清,无法说话。后经医院方面证实,林志颖颜面骨折、肩膀肱骨粉碎性骨折以及轻微的脑受伤。这就提出了一个疑问?特斯拉的安全气囊为什么没有保护住林志颖?

目前,有网友说当时的气囊没有打开;也有人从现场视频看到副驾驶的中控台有白色的物体散落,可能现场气囊打开了。显然如此猛烈地撞击,气囊未打开不合理,如果打开了,驾驶员却受伤严重,也不合理。

要知道,安全气囊的第一个专利始于1958年,是汽车被动安全技术中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经过数十年的技术积累、迭代,已经是汽车产品必备的安全配置,且需要近乎于100%的可靠性,因为它是发生安全事故时,驾驶员的第二道保护,第一道是安全带。

特斯拉整车配备了5个气囊,在驾驶位除了配备方向盘气囊,还配有前后排侧气帘,理论上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有效保护驾驶员安全。然而,从林志颖的伤情来看,显然结果没有达到气囊应起到的重要作用。

疑问三:为何林志颖无法主动逃生?

对于车辆碰撞安全,各大车企均以设置吸能溃缩区来增强车内人员安全性。但此次特斯拉在碰撞后却将林志颖卡在车内,无法逃生。要知道赛车手是要经过逃生培训的,如何以最快速度逃生是他们的必修课程,这对于有着丰富经验的赛车手林志颖来说亦是如此,如果换成一名普通的车主被关在特斯拉里呢?结果恐怕更惨。

据了解,出现事故的采用一体式铸造车身,并据特斯拉表示拥有高强度车身架构,理应在碰撞时能保证驾驶室不出现任何形变,确保车内人员能顺利逃生。但此次事故却在非高速碰撞下,导致驾驶室变形,若无路人救助,林志颖根本无法主动逃生。如此表现对于始终宣传安全出众的特斯拉来说,又是否属于一个正常水平?

疑问四:特斯拉为何“一撞就燃”?

最后,也是最险些危及林志颖性命的,便是碰撞后车辆发生起火燃烧。据救出林志颖父子的工人彭裕弘称:“听到‘砰’一声后,当时车头就有些微火势,火势也逐渐扩大,他赶紧将2人救出来,不到5秒,火势就蔓延到驾驶座了。”可见,火焰蔓延的速度之快是顷刻间的,这又如何让人不对特斯拉的安全性、电池热管理系统,以及电池本身安全产生质疑?

据了解,林志颖驾驶的发生正面碰撞,由于车辆前方为行李厢,并且本身就具有溃缩属性,理应对动力电池包的碰撞力相对较小,但却仍旧出现了迅速燃烧与蔓延,甚至在车辆被拖吊时还出现了二次起火。

对于新能源汽车碰撞起火,中汽中心有报告显示:“在交通碰撞事故中最考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的是车辆侧面与柱状结构发生碰撞的事故形态。因为汽车前后有发动机舱和后备箱,碰撞吸能溃缩的空间充裕,一般正面和尾部的碰撞很难伤及动力电池包,但是如果碰撞发生在侧面,车辆没有太多形变空间,而且相比于侧面壁障碰撞,侧面柱碰撞过程中车辆受力更集中、车身结构变形量更大,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的威胁更大,一旦碰撞力传递给动力电池包,导致挤压变形、内部短路,很容易引发动力电池着火爆炸。”

对于起火原因,截止目前特斯拉官方并未发布声明。特斯拉官方客服则表示:“车辆驾驶位附近并无易燃材质。”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竟让以安全著称的特斯拉如此快速地出现自燃。

排除外在可燃物的可能后,林志颖驾驶的很可能是由于电池受到撞击,造成起火。要知道,特斯拉为了让车辆拥有更长的续航,更强的能量密度,此前大部分车型采用的均为三元锂电池,更采用了号称“最安全”的电池管理系统,可却依然无法避免碰撞后燃烧的发生。

对于三元锂电池,其特性便是活性强且爆温较低,尤其是车辆发生碰撞、动力电池遭受撞击时,电池内部隔膜被破坏,便会导致电池内部瞬间短路,产生超过以往几倍甚至十几倍的电流,并产生大量的热量,进而发生爆燃,随即宛如鞭炮般进行蔓延。

并且,由于锂离子的活跃,燃烧中的锂电池很难扑灭,在常温状态下遇见水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而在点燃的情况下也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继续燃烧,因此新能源车一旦发生起火燃烧的情况,无论用水还是普通的灭火器都无法瞬间扑灭,通常只能等待电池自身燃烧完成后才能扑灭火焰。对应车辆起火时间、蔓延速度以及二次燃烧,是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佐证,事故中最大的易燃物本就是电池组?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三元锂电池的特性,其本身就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但其实对于新能源车来说,众所周知都会通过严苛的测试,并通过电池管理系统,来避免车辆碰撞后迅速燃烧。甚至国内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明确指出,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但却不知为何特斯拉却没做到,也让人质疑其“最安全”的电池热管理技术是如何体现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罪魁祸首”就是电池组,那么特斯拉“一碰就燃”是否意味着其“最安全电池管理系统”形同虚设?特斯拉是否要对此承担主要责任?

写到最后:

实际上,特斯拉的安全问题一直被广泛质疑,无论是“刹车失灵”、“自燃”,亦或是“驾驶辅助失灵”,都让公众和安全监管部门高度关注。随着林志颖撞车事件的细节被媒体逐一曝光,对于特斯拉是否真正安全的疑问也就越多。我们将持续关注该事件的进展,因为在关乎消费者生命安全的问题上,没有小事。

标签: 特斯拉 疑问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