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奔驰E级 新款上市

在替代燃油车之前,纯电车们,请先占领电影市场

关于“燃油车何时停产”的肥皂剧还在继续,最新的剧情来自奔驰,近日有消息爆出,第十一代奔驰E级有望于2023年推出,而这也将是最后一代内燃机版的奔驰E。

从求知欲的角度,不管你是燃油车还是纯电车的粉丝,我们都想知道后者是如何终结前者的,就像科幻电影和漫画里的桥段那样,提前看看几十年后的未来世界。

电影往往是未来的前沿阵地,或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不少厂商选择在影视剧中植入产品是常见现象,比如去年孙俪主演的热播剧《理想之城》,剧中人物唯一座驾就是凯迪拉克系列。


有意思的是,《理想之城》的社会背景虽然是当代,但怀揣的商业理念却很“柏拉图”,按理说蛮对应纯电产品的先锋色彩,但配套座驾还是燃油产品。如果该剧今年播出,不知道凯迪拉克会不会选择将“锐歌”当作主角力捧。

不管是传统势力还是新势力们,纯电产品到目前为止出镜较少,也许因为后者们尚未形成气候,经费紧张所以没钱做影视剧投放;或是像马斯克那样本来就自带传播属性,根本用不上打广告,目前为止正儿八经在大片中露脸的车型,老编能记起来的只有两部——


一部是巨石强森和瑞安·雷诺兹主演的《红色通缉令》,保时捷Taycan在其中出镜,据说剧组花重金买其当作道具,但由于座舱狭小,强森根本坐不进去,那到底影片是怎么拍成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不过最重要的是,我并没有看过这部电影,而且豆瓣评分6.6,IMDb7.1,观看的动力也不足。

另一部则是与《银翼杀手》关系千丝万缕的Cybertruck,但从诞生的先后次序,其实是80年代的《银翼杀手》给了马斯克灵感,才诞生了这部产品,所以连植入营销都谈不上。


至于其他案例,就恕我阅片有限,无法推翻现有的判断了。

电车在影视作品当中出镜有限,与它们当下在车圈大张旗鼓的攻势不符,属于一种尚未开花的“文化窒息现象”,即便不说在美式大片中扮演以往在街头巷中追逐的座驾,在剧情类影片中,与主角的捆绑也非常少见。

在这方面,混动产品的出镜频次都要比纯电车型高。


比如罗素·克劳主演的《三日危情》当中,警察是如何判断出主角的教师职业的呢——“什么人才会开普锐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关怀心理的人”。

而当下你似乎很难把纯电车和社会关怀扯到一块,燃油和纯电两大阵营争论的焦点往往是成本——“你现在省钱,到谈保值率的时候就该哭了”,后者则用大势所趋来告诉守旧者们自己才是未来。


跟节能环保这种高尚却并不高大上的概念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购买电动车并不是为了那片蓝天白云。

就连美剧们也没能跟上“时代步伐”,比如的当下热播剧《风骚律师》,导演似乎根本没有想过给主角们配纯电车,主角索尔开的是一辆连标识涂层都掉光了的铃木,不给车头特写你根本辨认不出车标;其他几位主角拉罗,老麦,古斯开的都是典型的美式肌肉车,连一身精英装扮的女主KIM也开的是辆奥迪。

作为电影中的道具,车总是能反映出主角的一部分性格,而纯电车或连插电混动都算上,却并不容易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角色:环保谈不上——从制造过程到电力来源,没有纯电车敢说自己是绝对环保的,道德光环不够强;而底蕴又比较单薄,除了科幻片,戏路普遍还窄。

即便是作为都市剧中潮男潮女的先锋座驾,造型也是个问题,毕竟符合主流审美的纯电车型并不多,如特斯拉系列,Model 3是个合适的角色,但其他产品则有待市场转变观念。


特别是当这些产品千篇一律都采用了分体大灯,贯穿灯带,尤其是细长的灯带造型,和网络舆论的主流审美形成了对比,大家一边在抗议西方审美有意在丑化亚洲人,为何这些产品却在内部反水,难道这种审美本来就是东方人骨子里的?


很难想象这类有审美争议的产品会出现在国内的言情偶像都市剧当中。

从出发点和造型两个方面来说,新能源产品似乎有其被当下影视剧埋没的理由,而从智能方面的表现来看,自动驾驶其实早在很多影片中就出现过了,并不是个新鲜玩意儿,但诸如操作系统,终端设备无缝流转,还得想想怎么才能在影视剧中呈现才好,来为剧中人服务,毕竟一不留神,它们就容易显得特别“装”。


标签: 电车 燃油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