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汉兰达 新款上市

广汽丰田新汉兰达:通过性尚可,爬坡很弱鸡|真野实测

  

车型:第四代汉兰达2.5L混动四驱尊贵版

越野指数:60%

  

第四代混动四驱系统测试结论——通过性稍高的城市SUV,别轻易尝试极限挑战。

  

整套四驱动力系统:电动助推,很好用;底盘高,但下凸较多,普通烂路通过能力尚可;没有前后传动、锁止、限滑机构,独立的后电机动力有限,极限越野路况,如好汉坡、大俯仰角等,不要轻易尝试。

  

这里先说极限越野测试,连我们平时也难有机会做一下。

  

我们自购的混动版已经跑了几次318国道,但即便像鱼子西等地方,也没什么越野挑战难度。正好近期成都天府国际越野赛道对外开放,我们就去对第四代的混动四驱系统进行了极限越野测试。

  

场地项目包含:侧坡、颠簸路、泥泞路、三驼峰、好汉坡、滚木路、沙地等。天气晴,大部分路面干燥。

  

颠簸路、碎石路等低难度路况:离地间隙较高,原厂胎相较普通家轿更耐扎

广汽丰田新汉兰达:通过性尚可,爬坡很弱鸡|真野实测

  

广汽丰田新汉兰达:通过性尚可,爬坡很弱鸡|真野实测

  

之前去鱼子西,以及这次在越野赛道中,有:风化带尖角的碎石路,普通凹坑颠簸路面,建渣铺设的碎石路等路况。混动版一方面是不太用担心擦挂底盘,在坑洼路选择线路时余地更大,二是轮胎耐扎性还可以,稍慢匀速即可放心通过尖石头路面。比如在鱼子西我们从好几辆轮胎被扎的车旁边经过。

  

这次我们通过碎石路,发现混动版底盘封闭得还挺不错的。碎石敲击,底盘推烂泥时,也不用太担心。之前我们试过一辆其他品牌的SUV,通过烂泥路后,发动机舱内满是泥巴。混动版这次测试完,发动机舱内仅有一些浮土灰。

  

但值得注意的是:混动版的底盘高度,其实比你看起来的要低一些。蹲下去看底盘,即可看到明显的凸出。为包裹好这种凸出,从头到中间的底盘护板的位置都比较低。这回越野完才看到,底盘护板已经有个凹坑了,不知道是这次还是之前弄出来的,还好发动机舱内没啥影响。

  

普通凹坑、缓坡、三驼峰等中等难度路况:越野模式+后电机助推,具备60分的脱困能力

  

发动机

最大功率:141kW/6000rpm

最大扭矩:238/4200-4600N·m

  

电动机

峰值功率:前134/后40 kW

峰值扭矩:前270/后121 N·m

电池容量:6Ah

  

  

  

  

第四代混动版的E-FOUR电子四驱系统,前后驱动扭矩分配比可以从100:0调整到20:80。跟燃油车不同的是,没有普通的前后传动和锁止机构。自带TRAIL越野脱困模式,作用有限。

  

前轮一打滑,上坡需要较强的后轮推力时,后电机就有点力不从心。不过好处是,后轮是电机,动力秒输出。这就是“能行马上就行,不行就真是不行”。

  

在普通凹坑和缓坡时,因为后轮电机的加持,过坑和上坡显得比普通燃油车更轻松,没有那种发动机嘶吼一下的感觉,感觉毫不费力。其实后轮已经用了很大的力……仪表上可以看到四轮的动力输出量,以及轮胎是否空转,这点一般的燃油SUV倒是没有。

  

三驼峰路段,挺让人捏把汗。混动这种SUV的接近角和离地角毫无优势。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无论是官网,还是各大汽车网站,都没有第四代接近角、离去角的信息。

  

  

  

作为真实车主,我翻了一下的《车辆一致性证书》,上面的接近角是18°,离去角是22°。离地间隙没有官方数据,实际量了一下,车体边缘约325mm。但底部凸出后,实际约200mm。列个对比,途达的接近角为32°、离去角27°,官方最小离地间隙225mm,媒体实测最小离地间隙218mm。

  

这次我们也是同事在车外指挥下登坡、再下坡到底。特别是到坡底,前后相夹,非常幸运的通过了。

  

在下坡快到底的时候,速度要是稍快,防碰撞预警系统就会启动,然后自动来个点刹,这个比较要命,因为车会因为惯性往前冲一下。如果有水滑一下,角度再大一些,估计前唇就得亲到地面了。建议极限越野时关掉这个功能。

  

在我们实测的这个坡度上,两个前轮都空转,仪表上看着显示前轮空转变红,后轮电机满格输出,就也足以支撑爬坡登顶。湿滑路面待测。

  

好汉坡的第一个坡面,略有角度,干硬泥地附着力好,混动版可缓缓的上。仪表显示后轮还没全力输出。

  

另外,在到达坡顶的情况下,这次我们也比较小心,怕出现托底的情况,毕竟轴距达到了2850mm。再加上上文说所的底盘凸出,所以建议大家实用时,还是像我们一样,车外有一个人观察指挥。

  

以上几种路况,普通用户都比较难遇到。经过我们的测试,混动版出去郊游,走走非铺装路面,还是可以的。通过路中间的坎坷,要蹲下去看看底盘高度,而不是看车外观的底盘高度。稍微有点坡,需要有人车外指挥通过。整体水平,就是常规的SUV。

  

大角度好汉坡:附着力不够,动力不足

  

此次越野场地第二阶的大角度好汉坡,混动正向上坡尝试了多次,包含略带速度冲坡,都没法登上。

  

一是角度太大,连人都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

  

二是原厂轮胎抓地力有限,在硬泥地表面被刨成灰后,附着力大幅降低,再加上仰角大,前轮到中后段就完全失去了附着力。甚至在中后段踩住刹车后,车自己都在往下滑。若是遇到湿滑路面,则会非常危险。

  

三是后电机动力有限,前轮打滑,后轮推不动就真是完全推不动。后电机输出来得快,认输也快,大家不用“多试几次”。

  

不过这次我们并未尝试倒车上坡,因为考虑到电池在车后座下方,倒车则意味着重心上移,怕因重心波动导致车辆出现险情。

  

所以,看着硬派越野车去冲坡、玩泥坑什么的,甚至带大交叉轴的路段,混动版的车主们,就不要去起哄了。川西一些穿越路段,我们也不会用去尝试,高原本就动力不足,爬坡估计更痛苦。

  

使用:助推加速快,车身灵巧

  

这里再简单说两句路况中这套混动四驱系统的优点,也是电机的优势:中低速加速,前后电机动力秒到。这么大一个车,一点都不笨重,反而给人感觉很灵巧、轻盈、敏捷,起伏感抑制得很好。

  

后轮电机动力秒输出的特点,非常适合北方冰雪路面。遇到雨雪冰面湿滑,打滑的瞬间,肯定是越快启动四驱越好。响应速度方面的优势,电机的优势碾压机械传动。

  

丰田的四轮动力输出调校也很好,即便全力加速,也基本没有轮胎打滑嘶鸣的情况。

  

有这套混动四驱的加持,混动在使用可谓如鱼得水。再加上超低的油耗,油价上涨前,400元左右的油,可以续航800+km,简直像个两厢小车的胃口。说一句混动版是“SUV之王”也未尝不可。(看在低油耗的份上,发动机振动勉强可以忍)

  

驾仕总结:

广汽丰田新汉兰达:通过性尚可,爬坡很弱鸡|真野实测

  

最终给到混动四驱在极限越野方面60分及格的分数,是因为复杂通过能力较为一般,主要优势还是在

  

相对同价位现有的其他车型,如探险者开拓者途昂,或者更低价位的车型,如坦克300等,混动的越野能力只能说是还行、能用,所以没有给到大家更高的期望,也劝大家不要有更多的想法。

  

翻看各个网站对历代越野能力的测试,相对困难的越野路况就很难通过了。结论基本跟我们的一致——用,别越野。

  

如果你看到这里,都还存在幻想,那么我们借用广汽官网第四代车型页面的原话,来给你终极定论吧:

  

“车辆加速时,以及在雨雪天气湿滑路面行驶时,能够顺畅地切换至四驱状态,提升后轮的驱动扭矩分配比……降雪以及特大降雪天气中爬坡时,也能提升驾驶者的安心感……”

  

看看,哪里有越野之说?

  

文|吴剑

拍摄|驾仕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